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解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350098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解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背景、目的意义1 .两个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与重要意义第一道防火墙:风险分级管控第二道防火墙: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建立两道防火墙(双重预防机制),来达到遏制事故发生的 目的创新理念:隐患排查对象就是风险管控措施是否失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确保控制措施持 续有效;(融合原则: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相互融合;四全原则:全员全过 程全方位全天候;48字方针:组织有力、制度保障。全员参与、 分级负责。自主建设、持续改进。系统规范、融合深化。注重 实际、强化过程。激励约束、重在落实。)2,出台验收标准的背景、目的意义通过制定验收评定标准,对两个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 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提

2、出进一步完善“两个体系”建设的计划和 措施,持续改进两个体系建设。通过企业的验收评定与政府的监督验收评定,不断深化两 个体系建设,使企业切实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企业 安全管理水平,避免走过场、形成“两张皮”,与执法检查相结 合,打一场攻坚战,使两个体系建设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治 本之策。二、验收评定标准(试行)解读1 .基本要求:a.组织机构b.全员培训C,体系文件d.责任考核;2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a.风险点排查、确定b.危险源辨识、分析 C.风险评价d.控制措施e.风险分级管控f.风险分级管控 清单 g.风险告知;3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a.编制隐患排查清单b.编制排查计划c.

3、隐患排查实施d.一般事故隐患治理e.重大事故隐患治理;4 .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5,持续改进:a.评审b.更新c.沟通。验收说明1、本评审标准适用于“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表中“两个体系” 指安全生产两个体系”及职业病危害“两个体系”,除特别注明外, 表中风险均包含安全生产风险和职业病危害风险,隐患均包含安 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2、总分共计IOOO分,累计得分/总分X100=实际得分, 其中缺项部分按O分计入累计得分,相应的考核要点按O分 计入总分。每一考核要点的分值扣完为止。标杆企业得分80 分合格,一般企业得分60分合格。考核记录应根据评审标准 逐项描述考核情况,并附带相

4、关审查记录,严禁仅简单填写不符 合项。以抽查形式进行询问或者检查的情况,应将总数、抽查数 目、不符合情况等描述清楚。(一)基本要求1组织机构标准条文1、企业应建立“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 组织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应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 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全面负责企业“两个体系”建设。2、企业应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 重要岗位人员“两个体系”建设应履行的职责,并在安全生产管理 制度中增加安委会、安全领导小组相关职责。【考核要点】以文件的形式明确组织领导机构 组织领导机构 人员组成应合理、全面 组织领导机构中各部门/

5、岗位职责【考核方法】查文件、查责任制;询问【标准条文】3、企业应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 确工作分工、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考核要点】制定实施方案,方案可操作性强【考核方法】查实施方案文本查阅实施的相关记录和询问有关人员【否决项】(1 )未建立“两个体系”组织机构,明确企业 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相关职 责的,评定验收不通过。2全员培训标准条文1、企业应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计划,明 确培训学时、培训内容、参加人员、考核方式、相关奖惩等。2、 应分层次、分阶段组织进行“两个体系”建设的培训,培训内容应 符合相关地方标准要求。3、培训结

6、束须进行闭卷考试,考核结 果应记入培训档案。【考核要点】计划必须是具体的,内容详实,包括: 培训应分层次进行:培训内容、参加人员、时间、考核方式 等均不同各层次的考试试卷【考核方法】查培训档案,询问相关人员掌握情况【否决项】(2 )抽查10%的相关岗位人员,5人及以 上未掌握企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内容,验收评定不予通过。3体系文件【标准条文】1、企业应制定符合“两个体系”建设标准要求 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 2、体系文件应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并传达至各部门 /岗位。【考核要点】体系文件包括:责任制、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或作业指导书,考核

7、制度、相关记录表格 等重点关注: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如何判断? 体系文件的传达、发放,方式包括:考核方法】1、查文件文本及传达、发放情况2、查制度的传达、发放、执行情况,询问有关人员的体系文件 的掌握情况4责任考核【标准条文】1、企业应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 或在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中涵盖相关内容,明确考核奖惩的标 准、频次、方式方法等,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相挂钩。2、应落实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根据“两个体系”考核结果 予以奖惩。【考核要点】制定考核奖惩制度,内容有可操作性。制度实施情况,考核奖惩标准的是否能够落实,奖惩记录是 否真实。【考核方法】查制度文本及实施情况查奖

8、惩记录【否决项】(3 )未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 或未有效落实的,评定验收不通过。(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1风险点排查、确定【标准条文】1、作业活动清单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各类作业活动。2、设备设施类清单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设备、设 施。3、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应覆盖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所有工 作地点或设施。【考核要点】风险点排查应全面:风险点的概念 形成风险点清单(作业活动、设备设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 素岗位清单)清单应涵盖主要作业活动及设备设施,清单应涵盖 接触粉尘、化学物浓度高、噪声超标的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地点/场所/岗位O【考核方法】查文件资料,即:风险点

9、清单查现场:风险点清单与现场的一致性2危险源辨识、分析标准条文1、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班组、岗位人员进 行危险源辨识、分析。2、针对作业活动清单,采用合理的辨 识方法对每个作业活动及作业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3、针对设备设施类清单,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分析。【考核要点】 危险源辨识、分析 记录应具体、全面;参与辨识分析的人员应充分体现全员参与。【考核方法】查危险源辨识、分析记录查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标准条文】4、通过调查和工程分析等方法识别各职业病危 害风险点存在的粉尘、化学物、高温、噪声、电离辐射等职业病 危害因素及其来源、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和 健康损害

10、等。【考核要点】 进行现场调查,形成调查记录。调查内容应详实。【考核方法】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识别检测、是否全面;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等等【否决项】(4 )根据相关记录文件,抽查10%相关岗 位人员进行询问,5人及以上未参与相关危险源辨识、分析的, 评定验收不通过。3风险评价【标准条文】1、风险评价准则应符合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 生产实际。2、参与评价人员应熟知企业评价准则,合理评价,评价级别正 确。3、重大风险的确定依据细则、实施指南进行判定。4、按照DB37/T 2973 2017中5.5.1进行作业岗位职业 病危害风险分级。考核要点】风险评价准则应符合实际;评价级

11、别 正确; 重大风险依据细则、指南判定,没有细则的行业按通则判定。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按照DB37/T 2973 2017中 5.5.1进行。【考核方法】查评价准则及风险级别的判定是否合理 询问各层级人员是否掌握重大风险的相关内容【否决项】(5 )应判定为重大风险而未判定为重大风险, 存在三项的,评定验收不通过。4控制措施标准条文岗位人员从工程技术、管理、培训教育、个体 防护、应急处置五个方面,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提出风险控制 措施,并经过企业相关程序评审确定,控制措施应与实际相符, 具有可操作性并得到有效落实。【考核要点】本条款是“两个体系”建设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性条款! ! 控制措

12、施的全面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控制措施是否经过审定o【考核方法】查分析评价记录(其中控制措施及审核、审定 情况);查现场:控制措施是否真实、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否决项】(6 )根据相关记录文件,核查控制措施,30% 及以上控制措施与实际不相符或不具有可操作性,或未有效落实, 评定验收不通过。5风险分级管控【标准条文】1、企业应结合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等 级风险的管控层级。2、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原则,确定风险点、危险源的管控层级, 落实管控责任。【考核要点】各风险点、危险源的管控按通则、细则要求 应合理分配层级。相应层级管控人员对本岗位管控风险及控制措施的掌握情 况。【考核

13、方法】查分析评价记录;查现场;询问有关管控人员。【否决项】(7 )根据相关记录文件,抽查10%相关岗 位人员,5人及以上未掌握本岗位应管控风险及相关控制措施 的,验收评定不予通过。6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标准条文1、企业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清单应由 企业组织相关部门、岗位人员按程序评审,并由企业主要负责人 审定发布。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形式、内容应符合相关地方标准要求。【考核要点】三个清单:作业活动类/设备设施类风险分 级管控清单;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清单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审定发布,审定发布的形式: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形式、内容应符合相关地方标准。【考核方法】查清单、查审定记录7风险告知

14、【标准条文】1、企业应通过有效方式告知企业主要风险相 关内容。2、对存在重大风险和重大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 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3、应组织各层级、各岗位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的告知培训。考核要点】 有效方式告知:培训告知,现场警示标志, 告知的内容有针对性。 警示标志:风险告知卡。【考核方法】查培训资料、询问;查现场告知卡的设置情况。(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编制隐患排查清单【标准条文】1、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内的排查内容及 标准应包含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各风险点、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应参照细则及相应行业实施指南中附录内 容编制。2、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内的排查项目及标

15、准应符合“两个 体系”相关地方标准要求。【考核要点】三个清单: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基 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及其内容。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与风险管控清单的关系;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的内容:各行业要求有所不同,执行 细则、指南的要求。 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现场类与基础类):参照细则及相 应行业实施指南;明确 排查类型、组织级别、排查周期。【考核方法】查清单【标准条文】2 (续)、职业卫生基础管理排查清单应包含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附录B检查内容及 标准。3、排查清单中应明确排查类型、组织级别、排查周期等内容。考核要点】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内的排查内容及标准 必须包括各风险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考核方法】查清单(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与风险管 控清单)【否决项】(8 ) 30%及以上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各风 险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未作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内的排 查内容及标准的,验收评定不予通过。2确定排查计划标准条文】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隐患排查计划, 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