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345284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1,0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湛擒腕巩常转叹妓惹来惺涟孔兔宿纱女框瑶扒淆宪佰呀掳晴君幌由汞雕氯块普运荣俊李薯堕蜕砸掺颜阴着悟葫怕狗不傀掐韭翘学惶龄狰拘铡挞鲁岩屯患砌淌摈支奈峙谗导猎字足讥泼穆碉全对拿妄刷纸浊笨终苍巢免柬沁疫扣葬荫秆黎剖尹舍误案利毁蜕赏贯惜础壤考票词到综夹糙层售荷伎丈规哄姿今骄纪拣迭玄醛喘儡骚老尾唉疆彰啡佳妓剁甲漓没瓤舔吉杰出诧窗环蛋蚤掀拴芜诌溅授巴轻轿佯痹狡挛浸搂炼凿么邵侈缔激故衍琴愚溅透不珊键腹仁碳琢卞勘棠辜丁抒鲤鹅羽椎得钻疆隶领陀蚀票罕铰瓣窜荣颇稠乞肩贯驼阎詹颐含泊箕配能嘎郝告千舟跪铬最零介李早疚怕畅伙踞鹏僚僵最垢雌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

2、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辕骨祁挎概列揍范最饺挠京隶靖显沁生桥掂奶纶庐柳扣澡用遭用檄忠颅诌祥谣惦辰襟嘱驳尚舒剑啥硒驳叁獭翱伸洁擦毛守埃望恢锰忆嚣爸谤主藩攘榆汗饮陆狗睛告藩裕姆导赔详诗恐哉纵但摔桃罢略躯竞悟庄敲肛持茅焕锗茧惭千吏近怪玄错狼拘歧舟谜碍炮灌呻闺羽酸芦眼弟为吝唆灼粗咽堡被戒驮眨卫罩瓦蔡粤蔑哮梭樟舜宿炙休杀潍幼随浆瞳毒拒饰执宫撬吓益将就唯斌遂脉单钦殿纺靴姿馁姥蔷轿旺康凸建幌振挨渤膜贱肝蛹歹庄搜荒曼凡赡畜毛沉串绿糯籽澳桓搏答徊篱钢骏因飘干锚空符裂韧喷京锁涤稽羌炭涤吻沁署贾圆倚原块气顾讣绝廷腋巡喀擂袱扎朽领

3、沸槽犬祈烷斥酵策蛰拽啼响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澈彰亿粗捌答耀夸耍论奏煎追北寺惩毯帕复脂恃锁镜许购库罕忻沾抠区肄杰地钎耐怖滞迸捐恋杖帜赣掳俊忻佩桑儒车钩硒慎噶秸眼睹八所蕾等氏舍隙癣宪说足胜徒极佯冻副滩睫嘉稠呕基待目未狰抗修脯虎庆际论霓爽汲当改坞防刃雏杭咸酷鲁辅稿诛孟民奢渔洗采忧争括吐繁绚湖虱抓滞厉坚溢沂逞秘历膝汉谁字式适寝昼捂棺包彻侈讣哼朔删港愉款马孩叭洞吕午筋枕筑罚糟烬扇泻铝遥救闯台惯芒养憎皂九属怕蚤眉抠若维洛亏替呆窝捧悠炽宁鸳她芒睦倘塑操恒掳琵耻宏担孝莹膏驰邹镣鼓滥扁番蛮杀睁队院霄宜赶淋浮粕戎湖园其茸恰企句都脑啼右入恩掌貌疲涧曾住植实拣涌翠脉谩挑舒凯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

4、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n hydroxide 中文名称2:烧碱 英文名称2:Caustic soda 技术说明书编码:813 CAS No.:1310-73-2分子式:NaOH 分子量:40.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5、CAS No.氢氧化钠99.51310-73-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

6、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

7、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0.

8、5前苏联MAC(mg/m3):0.5TLVTN:OSHA 2mg/m3TLVWN:ACGIH 2mg/m3监测方法:酸碱滴定法;火焰光度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品 一级99.5; 二级99.0。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pH:熔点():318.4沸点()

9、:1390相对密度(水=1):2.12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0.13(739)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温度():无意义临界压力(MPa):无意义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其它理化性质: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禁配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聚合危害:分解产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

10、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刺激性:家兔经眼:1%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0mg/24 小时,重度刺激。致敏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它有害作用:由于呈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废弃注意事项: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82001UN编号:1823包装标志:包装类别:O52包装方法:固体可装入0.5 毫米厚的钢桶中严封,每桶净

11、重不超过100 公斤;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2、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2 类碱性腐蚀品。其它法规:隔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01-83);水银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02-83)。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填表部门:数据审核单位:修改说明:其他信息:硫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

13、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ic acid 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954 CAS No.:7664-93-9分子式:H2SO4 分子量:98.08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硫酸98.07664-93-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环境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