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分类模拟题7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344534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管护师分类模拟题7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主管护师分类模拟题7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主管护师分类模拟题7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主管护师分类模拟题7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主管护师分类模拟题7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管护师分类模拟题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管护师分类模拟题7(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管护师分类模拟题71. 中毒后洗胃的时间窗应是在A. 中毒后2小时内B. 中毒后6小时内C. 中毒后8小时内D. 中毒后10小时内E. 中毒后12小时内答案:B解答洗胃是迅速清除胃内毒物的有效方法。洗胃应尽早进行,一般在服毒后6 小时内洗胃有效。2. 中暑痉挛时最常见的发生肌肉痉挛的部位是A. 肱三头肌B. 肱二头肌C. 股四头肌D. 腹直肌E. 腓肠肌答案:E3. 传染病区别于其他疾病的最基本特征是A. 有病原体B. 有传染性C. 有地方性和季节性D. 有流行性E. 有免疫性答案:B4, 对于伤寒病人,为减轻其腹胀。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停食牛奶及糖类食物B. 补充钾盐C. 肛管排气D.

2、松节油腹部热敷E. 给予新斯的明,以促进肠蠕动答案:E解答伤寒患者由于内毒素的作用而致中毒性肠麻痹或低血钾等,多有腹胀发 生。为减轻其腹胀应停食牛奶及糖类食物等产气食物,适当补充钾盐,亦可采取 肛管排气、松节油腹部热效等。但应禁用新斯的明等促进肠蠕动的药物,以免诱 发肠出血或肠穿孔。5, 对于无症状HIV携带者进行免疫学检查的建议是A. 每3个月检查一次B. 每6个月检查一次C. 每年检查一次D. 每36个月检查一次E. 每612个月检查一次答案:D解答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治疗,对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应每36个月 做一次临床及免疫学检查。6, 感染过程的几种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A. 隐性感染

3、B. 病原体被清除(一过性感染)C. 显性感染D. 病原携带状态E. 潜伏性感染答案:C7. 患儿,8岁,因“突起高热3天,昏迷、抽搐1天于当年8月3日入院。查体:T 39.8园,P 120次/分,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下列做法中, 错误的是A. 酒精擦浴B. 冰帽降温C. 亚冬眠疗法D. 20%甘露醇静脉推注E. 立即腰穿,进行脑脊液的相关检查答案:E8. 患儿,男,13岁,因“高热2天于当年7月20日收治入院,入院后第3天确 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下列对病人的做法正确的是A. 严密隔离B. 呼吸道隔离C. 消化道隔离D. 接触隔离E. 虫媒隔离答案:E9. 患儿,男性,

4、10岁,3周前曾因体虚、易感冒而注射丙种球蛋白1支,3天前 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查:皮肤黄染,肝肋下2cm,质软,ALT 800U/L, 抗-HAV-IgM(+),抗-HAV-IgG(+)。对于该病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排除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可能B. 可考虑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甲型)C. 因注射丙种球蛋白而感染D. 正处于急性肝炎的恢复期E. 既往曾感染甲型肝炎病毒答案:B10. 患儿,男性,12岁,头痛、发热4小时,伴呕吐、抽搐,以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入院。查体:T39.2园,P 110次/分,查体过程中病人又连续抽搐两次。针对 病人目前的情况,下列各项措施中,不恰当的是A. 酒精擦浴

5、降温B. 仰卧位,头偏向一侧C. 清理呼吸道D. 保持环境安静E. 遵医嘱给予甘露醇答案:A11. 患者,男性,24岁,3天前出现发热,伴乏力、食欲减退、尿黄而入院,查: 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功能异常,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此时该病人最恰当 的饮食措施是A. 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B. 高热量、低脂饮食C. 高蛋白、低脂饮食D. 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E. 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答案:E解答本患者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正处于急性期,有食欲减退等症状,故宜进 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12. 患者,男性,24岁,8年前发现HIV抗体(+),4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波动在38.0园38.5

6、园,伴咳嗽、咳痰,入院诊断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目 前该病人的艾滋病分期最可能的是A. 潜伏期B. 急性感染期C. 无症状感染期D.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期E. 典型艾滋病期答案:E13. 患者,男性,28岁,因伤寒而住院治疗,住院的第2周开始体温逐渐下降, 食欲明显好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恢复至正常饮食量B. 可恢复普通饮食C. 可由软饭过渡到普食D. 应给予高热量、少渣、不易产气的流质饮食E. 应给予高糖、高纤维素饮食答案:D14. 患者,男性,30岁,经商,因“反复发热,伴消瘦、腹泻1个多月”入院。入 院诊断为艾滋病。护士在护理这位病人过程中不慎被该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

7、扎了一下,以下处理措施中正确的是A. 不用处理B. 立即去检测HIVC. 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进行伤口的清洁、消毒D. 上报医院,等待医院处理E. 立即检测病人的病毒载量答案:C解答血液途径是传播HIV的主要途径,传染效率高。若被疑已污染的器具扎伤 时,需要立即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并进行及时的清洗、消毒,然后再依据该患者 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预防性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当这 些处理完成后,再上报领导,寻求支持,并于暴露后随访HIV抗体,以判断是否 感染,一般不推荐用病毒载量来判断是否感染。15. 患者,男性,30岁,农民,主因“发热3天,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腰痛” 于当

8、年1月23日以流行性出血热收入当地县医院。之后进行的处理措施正确 的是A. 就地诊治B. 立即转入当地传染病医院诊治C. 立即给予免疫抑制剂D. 立即转入当地条件较好的医院诊治E. 帮助病人积极寻找肾源换肾答案:A16. 患者,男性,35岁,主因发热、尿黄3天”,门诊以病毒性肝炎(甲型广收 治入院。对于该病人应采取的隔离是A. 严密隔离B. 消化道隔离C. 虫媒隔离D. 体液隔离E.接触隔离答案:B17. 患者,男性,49岁,2个月前因胃癌手术,术中输血400ml。近1周出现乏 力、纳差,查 ALT 300 U/L,总胆红素 20mmol/L,抗-HAV(-),HCV RNA(+),抗-HCV

9、(+)。 诊断为“急性丙型肝炎。该病人感染丙肝的最可能途径是A. 术中输血B. 粪-口途径C. 唾液传播D. 日常生活密切接触E. 垂直传播答案:A18. 患者,女性,18岁,在街边进食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以细菌性痢疾 收入院。下列各项饮食护理,不恰当的是A. 少纤维饮食B. 少量多餐C. 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补充能量D. 忌食生冷E. 忌食刺激性食物答案:C19. 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体:巩膜 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血常规示RBC 4.5x1012/L,WBC 6.5x109/L,肝功 能示ALT 760U/L,总胆红素54mol/L。该病人

10、的诊断首先应考虑为A. 急性食物中毒B. 伤寒C. 病毒性肝炎D. 肝硬化E. 钩体病答案:C20. 患者,女性,45岁,以“流行性乙型脑炎”入院。查体:T 39.6园,P 122次/分, BP 135/75mmHg,R35次/分,节律不整,对光反射迟钝,呼吸音粗,可闻及十、 湿啰音,颈强直(+),经救治无效死亡。该病人最可能的死亡原因是A. 脑水肿B. 高热C脑疝D. 中枢性呼吸衰竭E. 肺内感染答案:D21.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首选药物是A. 大环内酯类B. 青霉素C. 磺胺类D. 哇诺酮类E. 头孢类答案:D22.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A.23周B. 12周C. 1545天D. 3080

11、天E. 6周6个月答案:C23. 狂犬病病毒在体内主要侵犯A. 肌肉组织B. 神经组织C. 淋巴组织D. 上皮组织E. 结缔组织答案:B24. 流脑病人最常见的皮疹是A. 斑疹B. 丘疹C. 斑丘疹D. 玫瑰疹E. 瘀点和瘀斑答案:E解答脑膜炎双球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细胞,并释放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 毛细血管,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等,临床可出现皮肤黏膜瘀点和瘀斑。25. 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症状三红是指A. 面部、颈部及胸部皮肤潮红B. 面部、颈部皮肤发红及结膜充血C. 面部、颈部及腋下皮肤潮红D. 颈部、腋下及背部皮肤潮红E. 颈部、胸部及腰背部皮肤潮红答案:A26. 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症状三痛

12、是指A. 头痛、腰痛、四肢痛B. 头痛、腰痛、肌肉酸痛C. 头痛、腰痛、眼眶痛D. 头痛、腰痛、腓肠肌痛E. 腰痛、腓肠肌痛、眼眶痛答案:C解答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可出现头痛、腰痛及眼眶痛的典型表现,统称为“三 痛”。27. 流行性出血热继发感染易发生于A. 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B. 发热期和低血压休克期C. 少尿期和多尿期D. 多尿期和恢复期E. 恢复期答案:C28. 流行性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A. 家鼠B. 黑线姬鼠C. 猪D. 犬E. 病人答案:B29.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必有的症状是A. 高热B. 神经精神症状C. 循环衰竭D. 抽搐E. 呼吸衰竭答案:A30.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

13、染源是A. 蚊子B. 黑线姬鼠C. 猪D. 病人E.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答案:C31. 慢性细菌性痢疾是指病程超过A. 1周B. 2周C. 1个月D. 3周E. 2个月答案:B32. 目前认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的是A. 性传播B. 输血及血制品C. 静脉滥用毒品者D. 母婴垂直传播E. 昆虫叮咬传播答案:E33. 目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佳措施是A. 定期体检筛查慢性病毒携带者B. 隔离病人C. 做好饮食、饮水及粪便的管理D. 乙肝疫苗预防接种E. 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答案:D34. 确定某种传染病隔离期的根据是A. 潜伏期的长短B. 病程的长短C. 前驱期的长短D. 传染期的长短E. 病

14、情严重程度答案:D3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感染的细胞是A. 神经胶质细胞B. 单核细胞C. B淋巴细胞D.CD;T淋巴细胞D. NK细胞答案:D36. 伤寒病人的隔离期为A. 体温正常后5天B. 体温正常后5天,粪便培养阴性C. 体温正常后每5天粪便培养一次,连续2次阴性D. 体温正常后每5天粪便培养一次,连续3次阴性E. 自发病日起隔离4周答案:C解答伤寒患者的隔离期为体温正常后,每5天粪便培养一次,连续2次阴性 为止,或体温正常后15天。37. 伤寒的极期多出现于病程的A. 第12周B. 第1周C. 第23周D. 第34周E. 第45周答案:C38. 伤寒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 内毒素B. 外毒素C. 细胞毒素D. 肠毒素E. 神经毒素答案:A39. 熟悉不同传染病潜伏期的最主要意义是A. 预测疫情B. 有助于明确诊断C. 确定传染期D. 确定检疫期E. 判断传播途径答案:D40. 下列表现中,不符合急性细菌性痢疾特点的是A. 腹痛、腹泻B. 急性起病C. 里急后重D. 右下腹压痛E. 肠鸣音亢进答案:D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