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课程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341941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资学课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投资学课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投资学课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投资学课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投资学课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资学课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资学课程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陇东学院课程教案2012-2013学年 第二 学期课程名称: 投资学 授课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授课班级: 2011级财管班 主讲教师: 齐欣所属院系部: 经济管理学院 教 研 室: 应用经济学教研室 教材名称: 投资学 出版社、版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2013年3月3日陇东学院课程教案(首页)院系部:教研室: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教研室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代码课程所属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总学时54学分3讲授学时54实践学时实验学时授课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授课班级2011级财管班教室逸夫楼211任课教师齐欣职 称讲师课标分析投资学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投资领域诸学科赖以建立和

2、必须依据的业务理论基础。学情分析投资学是为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总课时5学时。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具备一定经济学知识和数学基础的二年级学生,因此,课程的教学起点较高并循序渐进,使学生了解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开拓理论视野,进而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使学生掌握各种投资分析方法和工具,为投资决策及投资实践奠定理论基础。教材分析汪昌云,类承曜,谭松涛主编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深刻认识投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掌握投资的基本理论和基础业务;3、理解和熟悉投资环境评价、资本结构优化、投资风险衡量、最优资

3、产组合选择、资本资产定价、证券分析、股票估值、债券定价、期权期货定价等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如何灵活的使用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指导现实的投资决策和投资实践。主要教学策略1、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思想的本质。2、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进行一些相关练习,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3、结合实际进行必要的讨论,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教学准备熟悉掌握教材内容;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为学生们补充一些必要的教材之外的内容;结合相关的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陇东学院课程教案课题及课时:第一章

4、 投资学基础 (2课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第一周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投资的涵义并了解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以及金融产品等知识点。教学要点:投资的定义、金融市场及金融产品。教学重点和难点:1投资的定义。2投资与投机的区别。3金融市场的功能、分类和参与者。4金融产品的分类。5. 投资过程管理的步骤。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参与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投资的定义一、 投资的定义二、投资与投机的区别第二节 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一、 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二、 金融市场三、 金融产品四、投资过程管理思考题、讨论题及其他形式的作业:1.投资的定义是什么?2.金融市场和金融中

5、介各自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3.证券市场的核心功能是什么?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网址等):1. 朱宝宪 主编,投资学,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 2. Frank K.Reilly , Edgar A.Nroton著;李月平等译,投资学,清华大学出版社.板书设计:板书知识要点和需要补充的内容。(详见讲义)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本次课对学生来说是新知识、新领域,学生对经济学知识充满好奇与求知欲,课堂氛围较好,出勤率高。以后的课程中要更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题及课时:第二章 证券的发行与交易(4学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第二周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区别、IPO折价现象、

6、证劵交易所的价格形成机制、证劵监管的形式、股票指数的功能及编制方法等相关知识。教学要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证劵交易所的价格形成机制、股票指数的功能及编制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区别。2、证劵交易所的价格形成机制。3、股票指数的功能及编制方法。4、证劵监管的形式。难点:1、证劵交易所的价格形成机制。2、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参与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二章 证劵的发行与交易第一节 一级市场一、 证劵公开发行的程序二、 IPO折价现象三、 证劵发行的成本第二节 二级市场一、 二级市场的分类二、 市场的结构三、 二级市场的价格形成第三节 证劵市场的监

7、管一、 证劵监管的目标与原则二、 我国现行证劵监管体系三、 监管的形式第四节 股票指数一、股票指数的功能二、股票指数的编制和计算三、著名指数的介绍思考题、讨论题及其他形式的作业:1. 证劵市场的主要交易形式有哪些?2. 如果某股市选取A、B、C三只股票为样本股,某日收盘价分别为150元、50元、40元,并公布B股票以一股送一股的方式将股本扩大一倍,次日的开盘价变为150元、25元、40元,收盘价变为140元、29元、45元。假定该股市基期均价为100元,并将此作为指数100点,请根据修正平均数法计算该市场指数。3.简述股票指数的功能。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网址等):1. 朱宝宪 主编,投资

8、学,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 2吴晓求 主编,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Frank K.Reilly , Edgar A.Nroton著;李月平等译,投资学,清华大学出版社.板书设计:板书知识要点和需要补充的内容。(详见讲义)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 课题及课时:第三章 证劵的收益与风险(4学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第三周第四周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收益与风险这两个金融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收益与风险的比较及度量指标以及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教学要点:收益与风险的概念、度量及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收益的概念及度量指标。2风险的来源。3风险的比较及度量指标。4.投资

9、者的风险态度及风险规避的度量方法。难点:1、风险的度量指标 。2、风险规避的度量方法。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参与法、练习法教学过程:第三章 证劵的收益与风险第一节 收益的度量一、 持有期收益率二、 多期收益率的衡量三、 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四、 期望收益率第二节 风险的度量一、 风险的定义与来源二、 不同资产风险的比较三、 风险的度量四、 资产组合的风险第三节 风险态度及其度量一、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与效用函数二、风险规避的度量三、风险规避的比较思考题、讨论题及其他形式的作业:1.假设某投资者持有股票X和Y,对应着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两只股票的收益率如下表所示:使计算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10、及期望收益率的方差。2.假设某资产组合中包含三个风险资产,在某一持有期内,每种资产的收益和市场价值如下表所示。使计算该资产组合在持有期内的收益率。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网址等):1. 朱宝宪 主编,投资学,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 2吴晓求 主编,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Frank K.Reilly , Edgar A.Nroton著;李月平等译,投资学,清华大学出版社.板书设计:板书知识要点和需要补充的内容。(详见讲义)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课题及课时:第四章 最优资产组合选择(4学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第四周第五周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当市场由不同资产组成时的资

11、产组合的有效边界、最优资产组合的选择、马科维茨资产组合选择模型以及资产组合分散化等知识点。教学要点:最优资产组合决策及其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2最优资产组合的选择。3马科维茨资产组合选择模型。4资产组合分散化问题。难点:马科维茨资产组合选择模型的观念、推导及经济意义。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参与法、案例法教学过程:第四章 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第一节 资产组合的效率边界一、一个无风险资产与一个风险资产的组合二、两个风险资产的组合三、一个无风险资产与两个风险资产的组合第二节 最优资产组合选择一、不同市场环境下最优资产组合的选择二、分离定理第三节 马科维茨资产组合选择模型一、

12、马科维茨资产组合选择模型二、存在无风险资产时的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第四节 资产组合风险分散化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与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二、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思考题、讨论题及其他形式的作业:1.假设市场中只有两只股票A和B(没有无风险资产),而且股票A和B的相关系数为-0.4.两只股票的标准差和期望回报率如下:(1)是否有人会有兴趣投资股票B?(2)如果将资金40%投资在股票A上,将资金60%投资在股票B上,则该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和标准差分别等于多少?(3)假设某投资者希望购买一个最小标准差的投资组合,他该如何分配自己的资金?2.以下哪个投资组合一定会落在马科维茨效率边界下方?参考资料(含参考

13、书、文献、网址等):1. 朱宝宪 主编,投资学,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 2吴晓求 主编,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Frank K.Reilly , Edgar A.Nroton著;李月平等译,投资学,清华大学出版社.4. 李焕林.投资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板书设计:板书知识要点和需要补充的内容。(详见讲义) 课后记载与教学反思: 课题及课时:第五章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4学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第六周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实证检验。教学要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两种基本的资产定价方法。2资本资产定

14、价模型的基本内容。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两个扩展形式。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检验方法难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实证检验。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参与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五章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一节 两种基本的资产定价方法一、一般均衡模型二、无套利定价模型第二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CAPM的基本内容和推导过程二、CAPM模型的意义第三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扩展一、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二、多因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四节 CAPM的实证检验思考题、讨论题及其他形式的作业:在2008年,短期国债(视为无风险资产)的回报率为5%。假设市场上一个值等于1的投资组合的要求回报率为13%,根据CAPM,则(1)市场组合的期望回报率为多少?(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