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336871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渡中心学校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瞬间(shn)啜泣(chu)浑身解数(xi)肥硕(shu)B确凿(zo)归省(shng)亢奋(kng)吞噬(sh)C寒噤(jn)狼藉(ji)根深蒂固(d)阔绰(chu)D倒坍(tn)恻隐(c)禁锢(g)颔首(hn)(B归省xng,C狼藉j,D颔首hn)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巧妙绝伦全神贯注人声鼎沸忍俊不禁B深恶痛疾世外桃源谈笑风声叹为观止C完璧归赵万籁俱寂轩然大波悬梁刺股D言简意赅抑扬顿挫张灯结彩谆谆教诲(“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3. 句中加点的成语

2、使用不恰当的是 ()(2分) A. 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B. 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 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D. 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

3、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5、例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2分)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 B. C. D.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每空1分,若添字、漏字,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共10分)(1 ,似曾相识燕归

4、来。(晏殊浣溪沙)(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3)、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以景写情,含有不尽之意于言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也有相似的意境。(4)次北固山下写时序更替,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5)阅读诗词,就走进了古人的生活: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景;白居易的“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观刈麦),让我们仿佛身临古代劳动人民艰辛劳动的场面。(6)、我国把端午节定为法定假日,说明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请写出与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 .(写出连续的两句)二、

5、综合性学习(6分)7、请从下面提供的四个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2分)三顾茅庐黛玉葬花武松打虎大闹天宫序号 出自作品 ,作者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个情节 (不超过15字) 答案:三国演义罗贯中,如火烧赤壁、草船借箭、桃园三结义红楼梦曹雪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宝玉挨打、香菱学诗、木石前盟水浒传施耐庵,如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风雪山神庙西游记吴承恩,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8、在讨论“中学生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一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根据你的认识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来说服他们。(4分)摆出观点(1分),理由

6、(3分)。要言之有理,表达顺畅,语言得体。示例一:中学生需要课外阅读。因为课外阅读能扩大学生阅读面,拓展知识;可以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各科学习。示例二:中学生不需要课外阅读;课外读物鱼龙混杂,坏书会毒害我们的思想;中学生学习时间紧,所学科目多,不应把时间浪费在课外阅读上;痴迷于课外阅读,会影响学业。三、阅读(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9“故人”指谁?“烟花”指什么?(1分)“故人”指孟浩然;“烟花”指春天的景色。(3分)10你认为最能表现诗人深情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后两句(1分);写诗人

7、长久地望着远趋的朋友,直到他的船消失在天的尽头,景中含情,含蓄隽永(2分)。(二)醉翁亭记(16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

8、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1.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 居士,他是代 北宋或宋 著名文学家,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本题共

9、2分,前两个空每空0.5分,后一个空1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或“像鸟展翅的样子”) (2)佳木秀而繁阴(开花,这里指“滋长”或答“茂盛”)(3)山肴野蔌(“菜蔬”或答“蔬菜”) (4)觥筹交错(酒杯) 13.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D )。(2分)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14.翻译下列句子(3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

10、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15.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甲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答: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高霜浩,冬天水落石出。或者答“野花、树木、风霜、水石。”16.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2分)答:.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

11、文的“太守醉”、 或者答“引出后面的置幅图画”或答“为下文写太守 醉作铺垫。”(从任何一个角度答即呵)17、“太守醉”中的“醉”有两层意思,分别是那两层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太守醉”中的“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喝酒醉了”,另一层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之中了,表达了作者醉心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围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间乐,排遣抑郁”其中任何一点回答即可”) (三) 木棉花开(11分) 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

12、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 秋夜 里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

13、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故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

14、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的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 , 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