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336831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127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实测地质剖面的原始地质编录一、目的地质剖面又称地质断面,它是指沿某一个方向,显示在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或推断的切(断)面。地质剖面与地表或某一平面的交线,称地质剖面线。表示地质剖面的图件,称为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按与地层产状关系分为:垂直地层走向的地质剖面图称为横剖面图;平行岩层走向的剖面图称为纵剖面图;呈水平方向展布的剖面图称为水平断面图或中断地质图。地质剖面图按表示的内容分为地层剖面图、侵入岩剖面图、火山岩剖面图、第四纪地质剖面图、构造剖面图等。地质剖面图按精确程度分为实测剖面图,图切剖面图、随手剖面图等。矿区实测地质剖面包括实测地质剖面和实测勘查线地质剖面。下面着重介绍

2、实测地质剖面,简述勘查线剖面。 实测地质剖面地质剖面图是研究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产的基础资料,根据地质剖面的资料划分填图单元,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前提。研究与测制地质剖面,是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实测地质剖面一般是在地质填图的初始阶段进行。地质剖面一般是具综合性,表示各方面的地质内容,,有时由于需要,也只表示某一方面地质内容。矿区实测勘查线剖面布设,要照顾到矿区各地段或相邻矿区,剖面线要垂直矿体走向,剖面应与勘查网度一致。矿区勘查线剖面一般是一系列等间距、互相平行的直线,根据实际也可布置为放射状。勘查线的地形剖面用仪器法测制,对剖面上的探矿工程(槽、井、坑、钻)位置和各种地质界线(如矿体界线

3、、矿体顶底界线、重要断层线等)必须用仪器定位。勘查线的端点要埋设水泥桩,水泥桩要编号,要测量座标(X、Y、Z)。 实测勘查线剖面勘查线剖面主要反映矿区矿体与围岩之间的界线、矿体中各种自然类型矿石和各种工艺品级矿石之间的界线,各种构造界线;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分布、产状、厚度,构造对矿体的破坏和控制等。勘查线剖面图上还要标出探矿工程的种类、数量、位置及样品位置编号等,从而反映矿区勘查工程的控制程度、矿体圈定的合理性及各级储量的合理性。二、实测地质剖面的准备工作 实测地质剖面位置的选择及布置1、剖面位置选择1)选择地层相对较发育出露较齐全的地段。2)选择基岩露头较好的地段。3)选择构造(褶皱、

4、断裂等)较清楚或较简单的地段。4)选择岩石变质或蚀变较浅的地段。通过踏勘,若难以选择到理想的剖面时,对局部或部份不理想地段,可采用平移到附近测制辅助剖面进行补充。2、剖面布置1)剖面线方向原则上应垂直矿区地层走向。2)地质构造复杂区,剖面线方向可以与地层走向有一定夹角,但夹角一般不得小于60度。3)岩层倾角平缓时,剖面线最好布置在地形陡坡处,相反,剖面线最好布置在地形平缓地段。 剖面踏勘:剖面线的位置基本选定后,矿区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沿线进行踏勘。踏勘应了解以下内容:1、露头出露情况。2、构造种类及形态。3、地层组合及岩性特征。4、侵入岩种类、分布、岩性及岩相变化、接触关系等。通过踏勘应解

5、决和统一以下认识。第一,地层单位的出露位置、填图单元划分及位置、化石层位等。第二,主要构造性质、特征等。第三,矿化(体)层或蚀变特征及位置。第四,重要标本、样品采集位置。第五,确定剖面总体方位、确定需要平移地段,确定工程揭露地段等。 编制实测地质剖面设计书1、目的:剖面线位置、总体方向、比例尺、工作量(含地质工作量、工程工作量)、完成期限。2、实测地质剖面的比例尺及精度。1)实测地质剖面的比例尺是根据矿区地质填图比例尺确定的。见下表一般情况实测地质剖面比例尺为矿区填图比例尺的1020倍;实测勘查线剖面比例尺是矿区填图比例尺的12倍。实测地质剖面比例尺,可根据勘查矿种的实际情况,参照下表在设计中

6、确定。矿区地质图实测地质剖面图勘查线剖面图1:250001:20001:10001:50001:100001:100001:10001:5001:20001:50001:50001:5001:2001:20001:50001:20001:2001:1001:10001:20001:10001:1001:5001:10002)精度要求剖面图分层精度是根据剖面比例尺大小确定,凡在剖面图上宽度达1mm的地质体均应划分和表示。对于一些重要的或具特 殊意义的地质体,如标志层、化石层、矿化层、火山岩中的沉积岩夹层等,如果其厚度达不到图上1mm的也应放大为1mm表示,并在文字记录中说明。3、矿石、岩石、化石

7、标本及样品的采集位置、编号、规格、数量等。 工具、材料、表格1、工具:钉锤、罗盘、放大镜、测绳或皮尺、钢卷尺、测斜仪、气压计、计算器、照相机、三角板、量角器、图板、讲义夹、图包等。2、材料:矿区地形图、米厘纸、铅笔、小刀、橡皮擦、文具盒、照相胶卷、木桩、毛笔、油漆、样品袋、包装纸等。3、表格:1)剖面及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DZT007893表A4)2)剖面及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DZT007893表A5)3)剖面及坑探工程地质综合表(DZT007893 表A7)4)照相记录表(DZT007893表A2)5)地表及坑探工程标本样品采样记录表(DZT007893表A6)6)矿区地表及坑探工程

8、样品登记表(DZT007893表A19)7)矿区标本登记表(DZT007893表A18)8)样品签、标本签9)倾角换算表(自备)三、实测地质剖面的测制 地形剖面测量实测地质剖面的地形线测量用半仪器法,由地质人员测制。具体操作:以剖面的一个端点为起点,在起点处打入写有编号的木桩(如A0表示A剖面的0号点),后侧手站于0点处,前测手向剖面前进方向推进,在地形明显变化处或与0点有一定距离处设置导线点(A1点)并打入编号的木桩或用油漆编号。前后测手各自在导线的两端点上(A0和A1)用测绳或皮尺拉紧,丈量该导线斜长。然后,前后两侧手用罗盘互相照准对方,分别测量导线方位和坡度,两人测量数据相差不大时(一般

9、5,取平均值。坡度角记录时,上坡为正号、下坡为负号。随地形剖面测量进展,在导线布置同时要求作自然剖面图和导线平面图。自然剖面图的地形线,是在上述地形剖面导线图的基础上,将导线(直线)改为徒手勾绘、两导线的交点不能为两直线拐点,而应用较圆滑的曲线连接。并在每个导线端点上方标注导线方位角,如下图(自然剖面图一地形线部份)导线平面图是根据导线斜长、方向、坡度,在确定了正北方向的图纸上,按方位角及计算出的导线平距图(图12)。如:某剖面导线已知:A01斜长22米,方位角20,坡度15A12 斜长30米,方位角30,坡度20A23 斜长26米,方向25,坡度30根据公式:平距斜长坡度角余弦则:A0-1

10、平距22米cos1521.25米A12 平距30米cos2028.19米A23 平距26米cos3022.52米 地质观察:对每一条导线上出露的基岩进行仔细观察,完成以下项目:1、分层:层是最小的地层、岩石单位,是指岩性、成分、结构、构造、生物组合等具明显的特征,显著区别于相邻的单层或复层。分层就是根据剖面比例尺要求、矿区的实际,按野外标志将地层、岩体等划分为详略不同的岩性层、岩相带等,作为地质观察描述和剖面图反映地层特征的基本组成部分。2、投影:投影方法为铅直投影和产状投影。一般情况是剖面地形线和分层界线位置常用铅直投影或者直接读数法。如图13: 图中:A23导线坡度与地形坡度一致,地形线不

11、需投影,J1与J2界线直接与导线相交,交点在导线上读数(5m、13.2m)即为界线位置。A3-4导线地形线形态变化较大,采用铅直投影法投影。J31与J41投影点为界线J3、J4投影点,D11、D21、D31点为地形变化点D1、D2、D3的投影点,上述投影点在导线上读数与相应的铅直距离为点的实际位置。在导线两侧测量的产状和采集的标本、样品等,应按岩层走向或倾向方向投影到导线上,并在导线相应的地形线上标注。3、描述1)岩石观察与描述:按分层位置进行描述,也可定地质点描述。描述内容一般有以下项目: 岩石名称:采用复合定名,如灰色中厚层状钙质细砂岩。 岩石特征:颜色(指岩石总体颜色);结构(指矿物粒度

12、、磨圆度、结晶程度、嵌布特征等);构造(原生构造,块状、层状、板状、流面状、流线状等);矿物成分(指肉眼或放大镜能观察到的矿物,包括主要矿物、次要矿物、付矿物、特征矿物、次生矿物等);如浅黄灰色中粒块状黑云母二长片岩。 风化:指岩石风化程度及风化特征。 其他特理特征:断面、光泽、硬度、比重等,例:贝壳状断口,珍珠光泽,中等硬度等。2)古生物及遗迹化石:描述其种类、分布、特征等。3)蚀变及矿化;描述蚀变岩石类型、圈定蚀变带范围和形态,观察蚀变带内矿物变更情况及蚀变带新矿物相的特征。蚀变带往往具矿化,不类型的蚀变带具有不同的矿化特征,观察蚀变带与矿化带或矿体的相互位置、空间关系及厚度等。4)岩(矿

13、)脉:观察描述岩(矿)脉的岩(矿)石种类、名称、特征及穿插关系、产状等。5)地质构造:主要指次生构造、包括褶皱、断层、节理、劈理以及沉积岩中后沉积作用构造如化学作用的结核、瘤块和裂隙充填形成的岩墙等特征、类型、规模、形态、产状等。4、标本、样品采集1)标本采集:系统采集有代表性的矿物、岩石、古生物标本。一般应有陈列标本、鉴定标本(薄片、光片、古生物、单矿物等),根据剖面设计,按划分的岩层位置、标本数量、规格采集,并编号包装、记录、登记。2)样品采集:按剖面设计需要,还可采集化学分析样,光谱分析样、岩石全分析样、古地磁测定样、同位素年龄测定样等。对采集的样品要编号、记录、登记、包装等。样品的鉴定

14、、测试成果在整理时,要补充到记录中,必要时还应对原始记录进行修改。 物化探工作:视需要开展物化探工作,物化探工作应与剖面测制同时进行,如岩石化学剖面测量。 地物地貌标注剖面通过的居民点、水系、地形制高点、重要地物及探矿工程等,可适当地选择部分标注在剖面图上或导线平面图上。 野外资料整理1、整理要求:在剖面测制过程中,要求资料当天整理,避免人为造成资料混乱甚至错误。2、整理内容:1)文字记录:格式层次清晰、数据无误、语句通顺、文图实物三者核对吻合,数据上墨。2)自然剖面图:核对、完善自然剖面图。3)标本、样品整理:清理标本、样品,检查编号、登记无丢失、无遗漏。填写标本、样品送样单,及时派专人送出

15、鉴定和化验。四、实测地质剖面图室内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常有展开法和投影法两种方法绘制。当导线方向变化不大时,用展开法;当导线方位多变,转折较多时宜用投影法。 展开法:将各次所测的不同方向的导线,根据其斜距和坡度角依次连接而成。在每一导线的起点均应标注导线方位角,分层等位置就是野外投影在导线上的斜距读数,导线上岩层倾角应换算成视倾角画分层界线和岩石花纹。但数字应写实测的真倾向、真倾角(图14)展开法剖面图下方的导线平面图,由于意义不大,成图时可以不要。图中:实测各导线A0-1,斜距20m,方向25,坡角+5。A1-2,斜距15m,方向30,坡角+10,A2-3,斜距25m,方向28,坡角+8,A3-4,斜距20m,方向26,坡角+10A2-37米为J12-1/J11-2界线,产状258/50(7米)作图:第一步作地形剖面,按导线顺序,用导线斜长和坡角依次连接而成。第二步,自界线位置(A2A37米处),按查表得视倾角的度数(3727),画出界线(视倾角线),在界线两侧按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