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335907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后感2021年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学校名称:XXXX班级: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观后感2021年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在怒江大峡谷里,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冒着危险去上学,渴望自己能有一本书,期待自己能快快长大,能去上学,这些孩子都对学习的求知欲望是非常强烈的,而在城里的小孩,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不懂珍惜;越是贫困的家庭的孩子,越懂得珍惜。这就是城里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最大的最大的区别之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19月18日上午9点钟,我和妈妈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一部名叫:走路上学的影片。它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伊娃和他姐姐娜美,在

2、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贫困山区生活。娜美每天上、下学,都要从急匆匆的河水上面滑索回家,那是非常危险的。之后,来了一位深圳的自愿者,她是老师,教山区的孩子们读书。同学们在冬天里没有鞋子穿,就穿拖鞋,老师发现后,将朋友们捐助的第一批货物鞋子、袜子和书包,便发给大家每人一件物品。看到伊娃那么羡慕,娜美非常想给伊娃买一双鞋子,但要16.5元,于是老师送给伊娃,娜美很开心,滑索回家了。中途鞋子掉出了一半,娜美想去救鞋子,可是滑索松了,娜美掉进河里摔死了政府为了能让孩子们走路上学,就修了一座桥,实现了伊娃和大家盼望已久的梦想走路上学。我觉得,他们虽然是贫困山区的孩子,但是他们的有着远大的理想,等待着被实现;

3、他们非常懂得珍惜,只要机会在面前他们就不会放弃;他们非常的聪明,当天学习的内容有些听几遍就记下来了;他们非常的勇敢,在寒冷的冬天里能忍受寒冷穿拖鞋来上课;他们非常的他们有着说不完的优点,虽然非常的贫穷,可是他们能坚持下来,说明他们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在此我呼吁大家:快快伸出援助之手,帮帮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吧!要像老师一样去亲身体验一下他们生活的艰难。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2这是一个从黄土里刨出来的故事,玲珑剔透的故事上闪烁着西海固特有的阳光。学校的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朗读一篇绿意盎然的小诗,但对于生活在一片光秃秃的黄土上的孩子们来说,绿色只是他们的一个梦。学校放暑假那天,王老师告诉大家,开学的时

4、候,每人要交二十四块八毛钱的学杂费。于是,王燕的故事开始了-为了能继续走在上学路上,王燕要在一个暑假里把这二十四块八毛钱挣出来。正象传说中一个鸡蛋的家当的故事一样,王燕从十个鸡蛋开始了她艰难而富有想象力的积累“财富”的过程。十个鸡蛋变成三块钱,三块变成五块,五块又花掉两块.追求梦想的路永远都是这么一波三折,但正是在这波折中一个农家女孩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才显得如此生动和鲜活。历经艰难,王燕终于在开学那天准时出现在学校里,摊开的小手里放着被汗水浸湿的二十四块八毛钱。在那一大片黄土地上,又一次响起了歌颂绿色的小诗,象征着这片土地绿色的希望。走在上学路上,体会奋斗的失败和成功;走在上学路上,感受童年

5、的希望和阳光。当然上面是影片的介绍,之所以我写这篇观后感,是因为这部影片带给我一点点心灵的感触。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相信能有所收获的。影片采用了对比,在比较落后,封建的小村子,女子受教育还不被大多数的人认为是理所当然。一位是为我赚够学费的13岁小女孩想尽一切的法子赚钱,以及在赚钱过程中所辐射出来的质朴,实在是让我钦佩和折服。一位18为岁的成年少女在_观念下放弃学业,虽然不是情愿的。但表现出来的任性,的确是对比。让我们设想一下,未来这个13岁的小燕在她那中求知的欲望下肯定能走出那个偏僻、凭穷的小村落。而那个已经为人妻的18少女可能就一背子包受着尘沙的煎熬了。其实此片的寓意何指这些呢?走路上学电影

6、观后感3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看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走路上学。我觉得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里面的主人公是一对姐弟。姐姐叫娜香,弟弟叫瓦娃。他们的家住在边远的山区里,家里的条件也不是很好。妈妈每天不仅要到田里干活,还要照顾生病的奶奶。爸爸又在外面工作,所以家里只能靠妈妈来养家糊口。家里只有姐姐娜香能去上学。家里离学校又很远,光走山路就要三个小时,所以她只好选择滑滑索去上学。滑滑索很危险,下面就是万丈高的怒江,时时刻刻都会掉下去,但娜香却不怕。娜香是个懂事、乖巧,善良的孩子。她在学校认真学习,回家帮妈妈干活。她也很有姐姐的风范,很让着弟弟。她为了弟弟的安全,情愿把别人送给自己的心爱的雨鞋送给弟

7、弟。瓦娃也是个聪明、可爱、懂事的孩子。他也很想像姐姐那样去上学,交到许多的朋友。但是因为他太小了,滑滑索又太危险,所以妈妈怎么样都不肯让他去上学。虽然他很喜欢姐姐给他的雨鞋,但他看到别人都有新鞋穿,只有姐姐还穿着拖鞋,于是他还是把雨鞋还给了姐姐,还帮姐姐穿上。我也很欣赏那位城里来的老师。她不嫌弃山区里恶劣的环境,还很有爱心,愿意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是一位好老师!我觉得里面最感人的一幕就是,娜香带着老师送给瓦娃的鞋子滑滑索回家,中途鞋子不小心掉下去了,她下意识的翻身去抓住鞋子,可没想到的是,意外就突然发生了,滑索断了!姐姐掉了下去,姐姐为了弟弟死了那一幕,随着音乐的伴响,我真的感动得快要哭了。后

8、来建了桥,瓦娃在桥上,似乎梦见姐姐就在自己的身旁,牵着自己的小手,两个人一起高高兴兴的去上学。电影就以这样悲惨的结局结束了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些道理我们要有爱心,要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就像那位女老师一样,尽自己的能力为别人做些事。我们也要学会将心比心,和他们相比,我们现在的条件那么好,就应该好好珍惜。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4熙熙攘攘的城市中,走在路上的是太多世俗浮侩的面庞,它们叫做高效、快餐、纷杂、争斗、疲倦、茫然、无聊、精神极度匮乏与缺失作为流动在城市中的一张脸,偶尔,想要逃离到远方去,将我们仅有的付出给那些一无所有的弱势群体。可是,我无论如何都不能幻想那些弱势群体贫困到何等地步,直到看到这部

9、走路上学,我才知道,之前的一切幻想都没有意义。正如导演声称,这是一部“大命题的小-电-影”,大命题所指它是以希望工程为背景,以贫困山区儿童艰难求学为题材的电影,而这个小-电-影,则是仅围绕云南怒江峡谷地区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展开叙述。故事情节很简单,云南怒江峡谷地区地貌险峻,湍湍江水之上没有桥可通行,坐落在其中的几户山寨人家孩子只能靠自制滑轮溜索过江上学,走路上学这样如此简单的事在他们看来确是遥不可及的梦。娜香和瓦娃这对情比金坚的姐弟就是这样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姐姐娜香溜索上学,弟弟瓦娃却因为不能有外出打工的父亲陪同溜索,无法上学,这对于聪慧过人对上学充满无限渴望的瓦娃来说,实在是再也等不及的大

10、事。因此,瓦娃纯真的面庞上呈现着一片不属于孩子的忧伤。这里的孩子要溜索上学,这里的孩子穿不起棉鞋,深圳来的支教女老师将一切看在眼里,为孩子们添置雨靴。怎奈姐弟情深,穿上红靴子的娜香多么希望不能上学的弟弟也能拥有一双新鞋,女老师再次伸出援手。就在这小小的幸福来临的时刻,娜香为了挽救即将落水的那双弟弟的新鞋不幸落水从此,瓦娃一言不发,直到峡谷通桥那一天,直到他可以走路上学那一天走路上学电影观后感5走路上学是一部描述生活在我国云南怒江的穷苦孩子为了上学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事。其中自从有一位城里老师的加入,这些穷苦孩子的生活就转了折,悲与喜不断交加。女主人公放学回家途中,在溜索时为了保护老师给弟弟买的鞋子

11、分了神,不慎掉入波涛汹涌的怒江,而不幸遇难,溅起一大片水花,那水花带着血的腥味。我在看的时候,有两个地方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是我觉得那个弟弟很可爱;还有一个是当阿妈发现弟弟瓦娃准备溜索过江时,就大喊:“你不准上学,更不准溜索,你要溜,我就先从溜索上跳下去!”看完了,我发现以前网络、报纸上的那些评价不靠谱,是瞎扯的。我觉得短短的一个故事,其实是可以发现人身上的许多光亮点。首先第一点,也是中心思想:就是要珍惜拥有。看看怒江的孩子们的生活氛围、条件,再比比我们的眼前、周围,二者是十分鲜明的对比。可他们咧,为了上个学,不惜冒着生命安全,玩着“笑里藏刀”的溜索,再步行余久,最后气喘吁吁的到校。而我们是丰衣足食,不愁吃喝穿,整日逍遥自在,相反还很厌学(例如我)。再者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得知孩子们没有鞋子穿,那个城里来的女老师发动深圳的朋友,一起支援她的学生们。雨鞋虽不如毛鞋暖和,但感觉很惬意,摸起来还带着暖流。这种互助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还有,就是不能忘了那微弱的母爱之光,“爱”是一个比较酸的字眼,它沉睡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一旦有一根导火线,爱的沿浆便会爆了似的喷射出来。它是隐形的,摸不着,却感觉得出看电影时我妈哭了,我没太哭出来。但我在想,在泪珠的渲染下,水莹莹的,人性美会更加透彻。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