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阻滞疗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334370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膜外阻滞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硬膜外阻滞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硬膜外阻滞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硬膜外阻滞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硬膜外阻滞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硬膜外阻滞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膜外阻滞疗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硬膜外阻滞疗法硬膜外腔注射:有抗炎、消肿、止痛、松解粘连的作用,有人把此方法比喻为“液体刀”疗法,适应范围广,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根粘连、硬膜囊粘连及手术后粘连者都有效,对部分顽固性腰腿痛患者,经过多种非手术疗法失败,可作为手术前的一种治疗方法。禁忌症:凡病人有穿刺点皮肤感染、凝血机制障碍、休克、脊柱结核或严重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等均为禁忌。对老年、妊娠、贫血、高血压、心脏病、低血容量等病人,应非常谨慎,减少用药剂量,加强病人管理。产生症状的原因硬膜外腔是位于椎管内的一个潜在间隙,其中充满疏松结缔组织,有动脉、静脉、淋巴管以及3

2、1对脊神经从此腔通过。在硬脊膜及神经鞘膜的表面、后纵韧带及黄韧带的内面,有丰富的神经纤维及其末梢分布,这些纤维都属于细纤维,主要来自脊神经的窦椎支。腔壁和其中结缔组织的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椎间盘膨出或髓核突出等引起的椎管狭窄,可引起神经根受到刺激后局部受压引起无菌性炎症,水肿及病变骨骼附近神经或纤维结缔组织的炎症,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加重神经根炎症的水肿,提高疼痛的敏感性,突出物机械性压迫所致神经根缺血,炎症或肌痉挛是产生症状的重要原因。硬膜外注射疗法作用机理硬膜外阻滞剂治疗,可抑制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同时改善局部血循环,使局部代谢产物易于从血循环中被带走,减轻局部

3、酸中毒,从而起到消炎作用,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达到止痛目的,另外可抑制纤维组织的增生。但如系巨大的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因机械性刺激未能解除,局部血运差,炎症不易消退,故症状也难以缓解或消失。1、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局部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弱充血、血浆渗出、白细胞侵润和吞噬,从而改善和消除神经根处的充血、水肿现象。2、低浓度的局麻药可消除神经根因疼痛而引起的紧张状态,阻断神经对病变区的疼痛传导,解除血管及肌肉的反射性痉挛。3、维生素b12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能促进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甲基丙二酸转变为琥珀酸,保持有鞘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调节神经纤维,有营养细胞和神经的功能。操作方法硬膜

4、外注射。患者入治疗室,行心电监测,测血压、脉搏、呼吸。取屈膝屈髋侧卧位,患肢在下,这样有利于药液向病侧弥散。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进行穿刺。穿刺平面可根据临床表现而定,相应病变间隙上一间隙,多在腰2、3或腰3、4。对于常规后方正中入路硬膜外穿刺失败的病例,可改用侧路法穿刺,该法不受棘突方向及棘突间隙宽窄的限制,穿刺时选择患侧压痛最明显的椎间隙,离棘突旁约2cm处作穿刺点,若遇骨质则略为调整方向再进针,穿过黄韧带即有穿透感。凭穿过黄韧带之感觉、负压及抽吸无脑脊液等证实为硬膜外腔后,先缓慢注入5ml(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10-40mg、维生素B12 0.5-2mg,生理盐水配置20如果您需要使用

5、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ml),5min后无任何不适,无脊麻现象,可再缓慢注入药物15ml一般治疗2-3次一疗程,间隔7-10天,2-4周可再作一疗程。骶管注射。患者取俯卧位,手术时应保持头低1520,以利药物向腰段扩散。显露尾部,常规消毒铺巾,先找骶裂孔,确定进针点和方向后,改用165号穿刺针进入骶管,拔出针芯尾部,连接装有水柱的玻璃管,缓慢进针,深度不超过第2骶椎水平。若见有负压搏动,即证实在硬膜外腔,随即于穿刺针尾部连接注射器,将药液缓慢注入。注药后平卧2030分钟即可起床。骶管穿刺时应注意勿损伤骶管血管丛,以免药物被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症状。并发症1. 术中并发症(1) 全脊椎

6、麻醉:是由于硬膜外麻醉所用局麻药大部分或全部误注入到蛛网膜下腔,使全部脊神经被阻滞的现象。病人可在注药后几分钟内发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或消失,继而呼吸停止。一旦发生全脊椎麻醉,应立即以面罩加压给氧并紧急行气管内插管进行人工呼吸,加速输液,并以血管加压药维持循环稳定。若处理及时和正确,可避免严重后果,否则可导致心搏骤停。为了防止全脊椎麻醉的发生,施行硬膜外阻滞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刺时仔细谨慎,导管置人硬膜外腔后应回吸无脑脊液,用药时必须给试验剂量,确定未误入蛛网膜下腔后方可继续给药。(2) 局麻药毒性反应:硬膜外腔内有丰富的静脉丛,对局麻药的吸收很快;导管可误入血管内,将局麻药

7、直接注入血管内;导管损伤血管也可加快局麻药的吸收。以上原因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此外,一次用药剂量超过限量,也是发生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3) 血压下降:主要因交感神经被阻滞而引起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的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尤其是上腹部手术时,因胸腰段交感神经阻滞的范围较广,并可阻滞心交感神经引起心动过缓,更易发生低血压。特点:硬膜外阻滞起效较慢,故血压下降也出现较晚。硬膜外阻滞的平面虽较高,如能控制麻醉范围比较局限,则血压下降幅度较小。因局麻药用量较大,吸收后对心血管有直接抑制作用,可加重对循环的抑制。(4) 呼吸抑制:硬膜外阻滞可影响肋间肌及膈肌的运动,导致呼吸储备功能降低,而对静息通气

8、量的影响较小。当阻滞平面低于 T 8 时,呼吸功能基本正常;如达 T 2 以上,通气储备功能明显下降。为了减轻对呼吸的抑制,可降低用药浓度以减轻对运动神经的阻滞,如颈段硬膜外阻滞可用 1%1.3% 的利多卡因,上胸段用 1.3%1.6% 的利多卡因,平面虽高,但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较小。(5) 恶心呕吐:与腰麻相同。2. 术后并发症 硬膜外阻滞的术后并发症一般较腰麻为少。少数病人出现腰背痛或暂时尿潴留,一般多不严重。但它也可发生严重神经并发症,甚至截瘫,其致病原因有损伤、血肿、感染和脊髓血管病变等。对于这些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1) 神经损伤:可因穿刺针直接创伤或导管因质硬而损伤脊神经根或脊髓,

9、局麻药的神经毒性也应考虑。表现为局部感觉或 ( 和 ) 运动的障碍,并与神经分布相关。在穿刺或置管时,如病人有电击样异感并向肢体放射,说明已触及神经。异感持续时间长者,说明损伤严重,应放弃阻滞麻醉。一般采取对症治疗,数周或数月可自愈。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 硬膜外血肿:发生率约 2%6% ,血肿形成引起截瘫的发生率为 1:20000 。凝血功能 碍或应用抗凝药者容易发生。硬膜外麻醉后若出现麻醉作用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再出现肌无力、截瘫等,都是血肿形成压迫脊髓的征兆。应及早作出诊断,争取在血肿形成后 8 小时内进行椎板切开减压术,清除血肿。如超过 24 小时则一般很难恢复

10、。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抗凝治疗者,禁用硬膜外阻滞。(3)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前动脉是一根终未血管,供应脊髓截面前 2/3 的区域,如较长时间血供不足,可引起脊髓缺血性改变,甚至坏死,称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病人一般无感觉障碍,主诉躯体沉重,翻身困难。部分病人能逐渐恢复,也有些病人出现截瘫。可能原因有:原有动脉硬化,血管腔狭窄,常见于老年人;局麻药中肾上腺素浓度过高,引起脊髓前动脉持久收缩;麻醉期间有较长时间的低血压。(4) 硬膜外版肿:因无菌操作不严格,或穿刺针经过感染组织,引起硬膜外腔感染并逐渐形成脓脚。临床表现出脊髓和神经根受刺激和压迫的症状,如放射性疼痛、肌无力及截瘫,并伴有感染征兆。应

11、予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并及早进行椎板切开引流。(5) 导管拔出困难或折断:可因椎板、韧带以及椎旁肌群强直,使导管拔出困难。处理时可将病人处于原穿刺体位,一般可顺利拔出。如仍拔管困难,可热敷或在导管周围注射局麻药,然后均匀地用力拔出。如导管折断,无感染或神经刺激症状者,残留体内的导管一般不需要手术取出,但应严密观察。硬膜外的护理:1详细了解病情,在阻滞前向患者说明方法、目的、效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取得患者信任,消除恐惧心理。2置管前,先备好急救用品,如:呼吸机,心电监测仪,气管插管,吸引器及各种抢救药品。3置管时,配合医生维持患者屈膝屈髋侧卧位,消除患者紧张情绪。4给药后1) 术后

12、患者应去枕平卧6h、12h后改半卧位。2) 如病人有恶心、呕吐,头应偏向一侧,用弯盘盛接。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3) 观察神志,T、P、R、BP的变化。血压要每小时测一次。4次平稳后改每4h一次。4) 麻醉作用消失后查双下肢温觉、触觉是否正常,运动功能是否正常,如双下肢不能活动,应考虑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5) 如有头痛、头晕,应观察原因。6) 注意观察硬膜外腔有无感染,如有感染情况应马上报告医生疗效观察:优:症状、体征消失,恢复生活及工作,无神经根受压情况。良: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偶感腰腿轻度酸胀不适,能从事一般工作和轻体力劳动差:症状、体征无缓解,不能工作。如果您需要

13、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决定了他的人生暗淡或辉煌。人生能有几回搏,有生不搏待何时!所有的机遇和成功,都在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大道之上!我们走过了黑夜,就迎来了黎明;走过了荆棘,就迎来了花丛;走过了坎坷,就走出了泥泞;走过了失败,就走向了成功!一个人只要心存希望,坚强坚韧,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地去追寻,去探索,去拼搏,他总有一天会成功。正如郑板桥所具有的人格和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梦想在,希望在,人就有奔头;愿奋斗,勇拼搏,事就能成功。前行途中,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生活,无论我们遭遇怎样的挫折,只要坚定执着地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就能将逆境变为顺境,将梦想变为现实。实现人生的梦想,我们必须希望和拼搏同在,机遇和奋斗并存,要一如既往,永远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