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33314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诗歌鉴赏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诗歌鉴赏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诗歌鉴赏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诗歌鉴赏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练习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田园山水诗(一)田园诗 用诗歌吟咏田园风光描写农村生活的乐趣大约始于东晋的陶渊明。代表作是归园田居、饮酒等,到了唐代,田园诗不但描写出如画一般的朴素优美的田园景象,而且写出了诗意般的农家生活。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司空曙江村即事、王建雨过山村等都描绘了农村美丽的风光和淳朴的人情,辞章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宋代,不仅吟咏田园风光的诗词多了,内容也有了拓展。作品或描写农村风光,或描绘山村、水乡的风俗画,或写农村生活,农民劳动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它们不仅表现农村恬淡寂寥的闲适情趣,而且通过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描写,着意表现充满生机的自然及纯朴而富有活力的劳动者。如辛弃疾

2、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陆游游山西村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田园诗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语言清新质朴,不事雕琢,常常选择典型事物进行叙述描写,形象真切近人,生活意味极浓。(二)山水诗 山水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大凡用明丽的诗句写出壮美的诗篇,多表现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望岳;用清丽的词句,描写秀丽迷人风光的山水诗,大多表现作者热爱生活, 积极用向上精神或恬淡快乐的生活情怀。如于良史春山夜月、刘方平月夜;如果诗歌刻意描绘的是静谧、幽深的景物,一般多则反映诗人寄情山水,陶醉于自然,厌恶世俗,超然尘外的情趣,或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崇尚和追

3、求,或表现作者清高、孤傲的心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山中问答、柳宗元的江雪。以上所述只是一般情况,鉴赏诗歌,一方面要揣摩诗句,体会诗中景物特征,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进行具体分析,仔细把握,千万不可“按图索骥”。1.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诗题是“江村即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表现“江村”的?写出了“江村”怎样的特点?2.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1 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限60字)2 最后一句用了 表现手法。简说此句描写的意义。8. 鄂州南楼书

4、事宋黄庭坚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1. 怎样理解第三句中的“无人管”?2 全诗将、四种自然景色及沁人心脾的芰荷香味与作者所在的南楼一起化成优美无比的清凉意境。可见其时作者的心情9. 过分水岭唐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爰一夜声。1. 全诗描写的对象是 而“” 一词总领全诗,堪为“诗眼”。2 试说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自己真切感受的? 11.夏 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1. 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说之。2. 从全诗看,诗人的“夏意”是什么?二. 赠友别离诗古人尚交游

5、,朋友之间、情侣之间,用诗来抒写真情挚意和离情别绪是习见的事。这类诗常常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心情。如柳永的雨霖铃,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也有直接叙写离别时人物的言语、行为和神情,创造一种情境,表现深厚情感。如李白赠汪伦、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还有通过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来表达对朋友关切的。这些诗,人物形象鲜明,感情 浓烈,感人至深。23.喜见外弟又言别唐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1. 第二、三句连续用“问、惊、称、忆”四个动词,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 颈联中的“语”指的是 ,“暮天钟”的意思是反映

6、了 。3. 从全诗内容看,每一联可以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它们依次是、24.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1.诗题指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2.说说诗中哪个词最富表现力,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 这首诗在抒情方法上有何特点?26.和练秀才杨柳唐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注:曲尘丝,指象酒曲那样微黄的柳枝长条。1 .这一首送别诗,第二句是谁对谁说的?意思是 2. 第三、四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诗人喻己的本体是 。喻友(送者)的本体3. 以上两句化无情物为有情物,生动地表现了 感情。27寻陆鸿渐不遇

7、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1“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 。“欲去”还“问”,表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的?28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 .第二句的“水急流”与上下句哪两处相关联?有何作用?2 古人写景常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请联系此诗作简要解说。三、四句的写法与宋代送别诗歌 中哪一句极为相似。29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

8、出门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要欲:好像 清佩:古人佩戴在身上的玉器。走路时会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1. 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2.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三. 思乡怀人诗亲情、爱情、友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代男青年因求学、干名,或戍边、经商而羁旅他乡是常 事,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思亲怀人的作品。其艺术手法大体和离别诗相近。32. 秋 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 最后一句描述了一个十分生动的细节,联

9、系全诗,简述诗人为何“又开封”?2. 宋人王安石评此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奇崛”指的是“艰辛”又是指。33. 十五夜望月唐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 诗题中“十五夜”应指什么时间?何以见得?2. 世称此诗结句妙绝,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解说其妙处。34. 夜 雪 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1. 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写法在艺术上称之为什么?2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35.乡思 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

10、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人言诗人的乡思之情尽在一“望”字中。请谈谈你的理解。37.旅次朔方唐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 , 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 , 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一、二两句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它又是为三、四句抒情作品铺垫的。1从内容上推测,“朔方”比并州距咸阳更近不还是更远?2从“却望并州是故乡”看,诗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38.月 夜 唐杜甫夜今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 李诗“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与杜

11、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试 作简要评析它们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感情方面的共同点。四、咏物感怀诗 咏物诗,是指把大自然的某一事物作为诗的描写对象,但诗人的本意并非只歌咏事物, 而是借被歌咏的对象,寄托自己的志向、人格和情趣,或由景物引发理性思考,揭示某种生活的哲理。托 物言志或寄情于物,便是这类诗的表现手法。诗人的思想情感又往往与被歌咏的对象有关,因为许多事物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内 涵,这一点在前文已述。40 北陂杏花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1第二句“各占春”显然指两种形象,它们分别是 。2 第三句“纵被”一

12、词表明,下面都是诗人由眼前景引发的联想,其作用是3简要说说后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寄托着作者怎样感情?41. 白 梅 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用桃杏混芳尘。忽然一夜清蒸发,散作乾坤万里春。1 第一句写白梅生长的环境,意在表现梅花 2 第二句运用 手法,进一步写梅花 3三、四句是写的想象之景,诗人借梅写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42. 题竹石画(其二)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1 本诗运用了 的手法,名是写竹,却是 形象的化身。2. 全诗表现竹的品质主要有: 44.牡丹 宋陈与义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注:

13、1此诗作于1136年,距徽、钦二帝被虏已 10年。2伊、洛皆为水名,是黄河支流。借指诗人故乡。联系上述注释,试评说诗人“看牡丹”所寄托的思想感情。而是缘景缘物而起,五、哲理诗 以诗言理,自古有之,不过优秀的哲理诗说理, 绝不是抽象的议论, 由景引发理性思考,其生活哲理自然流出。换言之,哲理诗中的理是和景物紧密结合的,是寓理于对事物20个字,将景、情、人、理融为的描写之中,或称之为形象化的说理。如王之焕登鹳雀楼短短四句 一体,形象化地阐发了 “登高方能望远”这一哲理,鼓舞人奋发向上。64. 观书有感宋朱熹(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二)昨夜江边春水生,

14、蒙冲斗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行。细读两首诗,分别体会诗句中蕴含哲理的句子。65. 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乐游原,长安西南,地势高,可俯视长安城。1. 诗人“驱车”是因为 ,“登古原”是为了 。2. 说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句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66 题西林壁 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 一、二两句从六个角度对庐山形象作粗略勾勒,却写出了庐山的、,给人以无限的遐想。2. 三、四句是 又是,诗人把观感与哲理结合起来,形象化地阐明了 这一道理。67.水口行舟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开头两句是追叙昨夜遭受暴风骤雨的的景况,三、四句是写清晨的情景。联系全诗,试简析诗人“卷孤篷看”的心理活动。2 说说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六、边塞军旅诗这是指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因唐、宋两代开边、戍边、抗敌复国的战争几乎是接连不断,所以边塞诗,军旅诗就应运而生了。唐代的边塞诗多叙写边塞将士孤独艰苦的生活情景,表现驰骋疆场杀敌效国的豪情 壮志和乐观精神及他们的思乡之情。前者如王昌龄从军行、卢纶塞下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后者如王之焕凉州词、李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