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供水行业中供水量和售水量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32676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在供水行业中供水量和售水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摘要:在供水行业中供水量和售水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摘要:在供水行业中供水量和售水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摘要:在供水行业中供水量和售水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摘要:在供水行业中供水量和售水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摘要:在供水行业中供水量和售水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摘要:在供水行业中供水量和售水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在供水行业中,供水量和售水量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量,这一差 量称“产销差”。产销差的大小变化直接影响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 也反映出一个供水企业的技术装备状态和管理水平。关键词:产销差 管网分区 计量控制随着对产销差认识的深化,控制产销差已经不单纯局限于管网的 漏损控制和营业的抄表收费。人们正从诸多方面综合起来认识产销差 的形成、发展、控制的途径。在管网检漏工作中,有一种方法叫区域装表法,般是用在几公里 管道范围内的小区检漏,其实质是通过对流入和流出小区及小区内用 去的水量进行计量,来测算管段的漏损情况。分区计量控制产销差是 在这一方法的基础厂发展形成的。分区计量管理是集技术、管理和经 济于一

2、体的管理理念。一、上海分区计量管理的实践上海市的供水在解放前有英商、法商、华商等,各自划地为界供 水,解放后,政府接收和征用了自来水行业,经过儿年的努力,将全 市的管网联成一个整体,统一管理,统一规划,集中调度,集中核算, 这一模式延续到1999 年。1、1999 年上海划分四个供水计量区域1999 年仅几年前,上海自来水亏损逐渐严重,产销差居高不卜, 整个城市是一张网,一个核算体系,每年政府都要补贴。管理部门为改变这种状况,把自来水改革摆上了议事日程,采取 了一分为四的方法,为了分成四个独立核算的供水公司,又不能截断 管网,因此只能是在管网中安装流量仪,划区域计量管理,通过流量 仪在一张网上

3、划分四个公司和四个计量区域(图1),市南 和市北以苏州河为界,安装了十三个流量仪;浦东和浦西以黄浦江为 界,安装一个流量仪:闵行与市南之间装了十三个。在这之前,上海的产销差是一个城市供水系统的总概念,不管是 管网漏损还是营业抄收,反映出的是全市整体的状态,要确定一个地 区管网漏损的大小没有量化的数据,只能根据该地区的管网新旧程 度、每年的修漏数量、暗漏的检出数量、人口数量和查表 抄见数等推测出合理用水量,再根据售水量来推出漏损情况,其误差 是很大的。如浦东地区,原来的产销差预测是小于浦的,并且通过穿越黄 清江的过江管向浦的供水,四个公司的边界流量仪装好后发现浦东的 水并没有大量的流向浦西,计量

4、结果反映出浦东的产销差大大超过原 来的估算。再如郊同 行公司和市区原来是按 10%计算产销差,多余 的水量均算作向市区馈水,流量仪计量后,产销差销差一下窜到 34%。经过二年的实践,管网分四个计量区域体现了其引入竞争的积极 一面,四个公司在比水质、比效益、比服务上你追我赶,。原来的产 销差问题,水费抄收问题,水厂的制水成本问题,管网的更新改造等, 都成为四家公司竞争的具体内容。2、2000 年上海市北公司划分三个供水计量区域的实践 上海市自来水市北公司是集制水、管线养护、营业销售于一体的 综合性特大型供水企业,主要负责上海市浦西苏州河以北广大地区的 供水服务,包括杨浦、虹口、闸北、普陀、宝山、

5、和部分嘉定区,供 水面积为227 平方公里,供水能力为每天298万立方米,在装水表 138 万只,供应服务人口约400 万,75 毫米日口径以上供水管线长度 为 3100 公里。99年11 月公司组建后面临减亏增效的巨大压力,百分之二十几 的产销差率严重困扰了公司的经济运转,但由于管理模式还是按职能 条线分割,管线、营业都各自为战,他们各自的指标完成了,而公司 的产销差指标无法落实到实处,在传统的管理面前显得很无奈。面对 20O 多平方公里、3000 多公里长的管道,普查一次要几年,而时间又 容不得我们慢慢地进行地毯式的查,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范围,找 出重点,进行突破,以降低产销差,增加销售

6、收入,改善企业的经济 状态。为此,公司参考了国外伦敦、东京等大型城市分区计量管理的经 验。结合上海供水管网的特点,运用区域装表检漏法的原理,总结了 上海分四个计量区域后的实践情况,提出了将市北公司的管网分为三 个供水区域进行区域装表计量的方案,在三个供水区域之间大中型管 网都安装了电磁双向流量仪,小口径的装水表,少量管道改造关闭;与之相适应的是行政管理体制也作了改革,山原来的按职能条线管理 改为以供水区域为单位,成立管线管理、养护、营业三位一体的供水 管理所;配套建立了以供水收益率为主要经济目标的考核机制。具体方案包括:(1)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图3总F沪东 供水所公司供水企业的运行能否步入良性

7、循环,取决与企业的经济状态能否 良性运转,而企业的经济状态在排除水价、原材料等政策、市场因素 以外,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供水效益是很关键的,因为毕竟百分之二 十几的产销量率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赢利能力,这是导致供水企业亏损 的重要原因。三位一体的管理思想是把产销差看成一个综合问题来对待,供水 管理所集计量、抄表、水费回收、无计量用水、偷盗用水、管网漏损, 维修管理于一体,突出其资源共享、相互协助、综合治理的长处,最 大限度实现一个计量K域内所供水量的价值。(图3)(2)供水收益率为卞要目标的经济考核机制从图四中可看到,供水量的变化是随气候、用水条件、供水范围 的变化而变化,我们把它看成基本曲线,售水

8、量和供水量的差距就是 水量的产销差,售水量的变化相对供水量会影响产销差的变化,我们 以前的考核比较注重产销差这个技术数据,但从图中可以看到下面还 有一条曲线,即销售收入,没有销售收入的支撑,售水量完成再好, 售水单价降下米,企业的经济目标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供水企业不 仅要提高售水量,还要努力提高销售收入,如果单纯考核产销差率, 不能全面反映出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上海市北自来水公司将销售收 入引入到考核指标体系中,建立了供水收益率为主要经济指标的考 核机制:IJWk+供水銀Of i吐i+销伽收入-供水收益率(元/立方米)=销售收入/供水量建立这一考核机制的前提:一是供水考核区域有完整的计量系

9、统;二是供水考核区域有一个一体化的管理机构。考核的优点:一是把以往各类考核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包容进去 了,上述公式中供水量可视为常量,影响供水收益主要是随销售收入 的变化而变化,如水表抄见率、开帐数、无计量水费收入等的上升, 都会使销售收入上升;而管网漏损、偷盗用水、计量停损、违章用水 等都会影响销售收入。二是减少弄虚作假,技术指标和管理指标的完 成最终要体现在经济指标的完成上,而经济指标是要以销往收入为依 托的,供出多少水要收多少钱,这样的考核能减少数字游戏。二、如何认识分区计量管理1、是建立在在管网漏损控制理论基础上的主动实践在管网的漏损控制方法中,区域装表法是对小区主动查漏的有效 丁段。所

10、谓区域装表法就是把供水区分成较多的小区,在进入该小区 的水管中安装水表,从小卜流出的水管中也安装水表,在同一时间跨 度内对流入、流出和小区内的用户水表进行抄表,满足:Q入-Q出-Q 用户=Q漏损如果Q漏损未超过允许值,可认为漏损正常不必在该小区进行查 漏,如果超过允许值,则可认为该小区有漏损,可在该小区查漏或查 无计量用水及其他的管理问题等。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几年前在陕南村和萨珠弄二个小区做过区域 装表法检漏实验,取得一定的经验;2000 年公司英国泰吾士水务在 在上海曲阳小区也做过这方面的示范。国际上已把区域装表法从单纯的检漏技术引入到城市管网管理 的大概念中,英国伦敦把管网分成十六块,日本东

11、京分三十块,这对 主动监测管网漏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控制产销差起到积极的作用。 上海把供水管网分为四个计量区域,其初衷是为了满足划分四个行政 公司的计量核算需要,但客观上起到了划小计量区域、控制 产销差 的效果。而上海市北公司的再分为二则完全是建立在在管网漏损管理 理论基础上的一次主动的实践。2、能有效提高供水企业经济效益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保证企业能持续稳定安全供水的重要保 障,城市供水的不可替代性和供应的连续性决定了企业必须保证基本 的冉生产的能力,所以企业在降低制水成本、保证水费回收、平衡产 销收支方面都作了很多的努力,其中企业在努力控制制水成本的同 时,为了提高有效供水,都非常重视降

12、低产销差的工作,并视为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市北公司分三个计量区域后发现,三个区 域之间的产销差相差很多 (图 5)其中沪北所特别高,公司就把控 制产销差的主攻方向定在沪北。图5 显示的是市北公司三个供水所2001 年 1-9 月的产销差情况, 说明了二个问题:一是公司的产销差呈明显下降趋势;二是经过九个 月的努力,三个所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由此使整个公司的经济 状态发生明显好转,图6 是市北公司2001 年1-9 月的数据,从中可 以看出:(1)、售水量正在逐步接近供水量,说明产销差在进一步缩小(2)、销售收入也在接近供水量,说明供水收益率在提高,企 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3、对

13、城市管网规划、更新改造和供水调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由于划小了计量区域,每个小区的用水数据比以往来得更完整、 更准确,这些数据为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最新的节点水量资 料,为管网的更新改造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能合理指导管网规划和改 造。不同小区的用水结构的不同,其用水规律也各不相同,通过对小 区日时差变化的分析,可以优化我们的供水调度,从而有效地节约能 源,保障管网的安全运行。三、分区计量管理的完善和发展1、用装表法进行分区计量首期投入成本较大。对已经管网一体化的网状布局城市,要进行分厂计量,初期投入 安装流量仪的费用将比较大:对枝网结合的散布型城市则在主要输水 管道上安装流量仪,数量少成本低。

14、2、分区计量管理以后,因技术原因,部分边界阀门的关闭,将 降低管网的输送能力,不利于管网水流的畅通,局部影响管网水的新 鲜度。这需要我们通过对其规律性的认识的提高来完善解决。3、从技术和管理的多重角度研究城市管网的布局形态过去的年代我们是按计划经济来管理城市、管理自来水,我们的 一些城市规划原则,包括管网规划原则适应计划经济管理的需要,有 其合理和积极的一面。但面对市场经济管理的新要求,我们的技术部 门应加强研究,使我们的技术发展适应管理发展的步伐,紧跟改革一 起前进。4、建立加强政府监管职能城市供水的市场化管理,除了供水企业按市场化运作外,政府的 监管职能要得到加强。英国泰吾士水务八十年代私

15、有化后,政府委派 了监管专员,监督水质、服务和经济状况。5、分区计量管理控制产销差随着改革一起发展用分区计量来掌握一个小区的用水状态,进而分析小区的漏报情 况,是管网检漏的技术问题。而把它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扩大应用到 城市的管网管理中去,其推动力则是改革,供水企业要从长期的计划 经济模式下要摆脱出来,唯有走改革之路我国城市供水企业一一般都 是大而全,产供销一体,一个核算体系,这是供水产品从生产到输配 再到销售的连续性决定的。在一张管网的基础上进行分区计量管理,解决了供水企业改革中 的一个难题,引入了竞争,引入了市场的概念;上海市北公司将计量 再分为三则进一步深化完善了改革,把计量管理同管网管理结合起 来,把经济目标直接同漏损控制结合起来,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自 来水行业管理中的一次有益尝试。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完善,供水企业必将跟随改革的步伐不断实践,科学的、有 效的、可操作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终将引导供水企业走 向良性循环,为城市运行、市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提供优质自来水和优 良的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