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硫及其化合物(一)一、单质硫1、 组成:化学式:S 俗名:硫磺2、 结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化学键:共价键 结构微粒的作用力:范德华力3、 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可溶于 CS24、 化学性质:非金属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1) 钠和硫共热:2Na+S^^Na2S(2) 镁和硫共热:Mg+S^^MgS(3) 铝和硫共热:2A1+3S^^A12S3(4) 铜和硫共热:2Cu+S^^Cu2S(5) 硫在氧气中燃烧:S + 02鼻纶SO2(6) 硫和浓硫酸共热:S + 2H2SO^^3SO2T + 2H2O(7) 硫和浓硝酸共热:S + 6HNO^^^H2SO4+6NO2T + 2H2O(8) 硫和热的氢氧化钠反应:3S + 6NaOH^^Na2S+Na2SO3+3H2O5、 制法:(8)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混合:6、 用途:制备硫酸、作炸药、农药、医药二、硫化氢1、 组成:分子式:h2s2、 结构:电子式: H:S:H 化学键:非极性键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作用力:范德华力3、 物理性质: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比空气重可溶于水的气体4、 化学性质:酸性、还原性、可燃性、不稳定性(1) 硫化氢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H2S+2NaOH===Na2S+2H2O(2) 硫化氢通入硫酸铜溶液中:H2S + CuSO4==£uSJ+H2SO4(3) 氯气通入氢硫酸溶液中:C12+H2S==zSJ + 2HC1(4) 氧气通入氢硫酸溶液中:O2+2H2S==RSJ + 2H2O(5) 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溶液中:SO2+2H2S===3SJ + 2H2O(6) 硫化氢通入浓硫酸溶液中:H2S+H2SO4===H + SO2T + 2H2O(7) 硫化氢通入稀硝酸溶液中:3H2S + 2HNO3==2SJ + 2NO f+4H2O(8) 硫化氢通入氯化铁溶液中:H2S + 2FeCl3===U + 2FeCl2+2HCl(9) 硫化氢气体的足量的氧气中燃烧:2电3 + 302』^2SO2+2H2O(10) 加热硫化氢:H2S^」S+H25、 制法:(11)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备硫化氢:FeS+H2SO4===^eSO4+H2S$6、用途:用于制备硫酸三、硫化钠1、 组成:化学式:Na2S2 • •2、 结构:电子式:Na+[ : §:]2-Na + 化学键:离子键 晶体类型:离子晶体3、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4、 化学性质:盐、水解成酸性、还原性(1) 硫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Na2S+CuSO4==£uSj+Na2SO4(2) 硫化钠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Na2S+FeC12==¥eSj + 2NaCl(3) 硫化钠溶于水:Na2S+H2OF^NaHS+NaOH(4) 硫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Na2S + 2HCl==2NaCl+H2Sf(5) 硫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Na2S + 2CH3COOH===>CH3COOH+H2S$( 6)硫化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混合:A12(SO4)3 + 3Na2S + 6H2O==2A1(OH)3 J + 3H2Sf + 3Na2SO4(7) 氯气通入硫化钠溶液中:Cl2+Na2S==2NaCl+SJ(8) 氧气通入硫化钠溶液中: O2+2Na2S+2H2O===4NaOH+SJ(9) 二氧化硫通入硫化钠溶液中: 2Na2S+3SO2===2Na2SO3+3SJ(10) 稀硝酸和硫化钠溶液混合:3Na2S + 8HNO3===6NaNO3 + 3Sj+2NOT+4H2O(11) 少量硫化钠溶液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 2FeCl3+Na2S===2FeCl2+SJ+2NaCl(12) 过量硫化钠溶液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 2FeCl3+3Na2S===2FeSJ+SJ+6NaCl(13) 硫化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稀硫酸:2Na2S+Na2SO3+3H2SO4===3SJ+3Na2SO4+3H2O5、 制法:(14)足量的氢氧化钠吸收硫化氢: H2S+2NaOH===Na2S+2H2O6、 用途:制备硫酸7、 S2-的检验:加入盐酸,用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检验气体,试纸变黑色。
四、二氧化硫1、 组成:化学式: SO22、 结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化学键:共价键 作用力:范德华力3、 物理性质: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易溶于水的气体4、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1) 二氧化硫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SO2+2NaOH===Na2SO3+H2O(2) 二氧化硫通入氨水中: NH3+SO2+H2O===NH4HSO3(3) 少量二氧化硫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 SO2+2NaAlO2+3H2O===2Al(OH)3J+Na2SO3(4)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座化剂2SO32 2 △ 3(5) 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 SO2+Cl2+2H2O===H2SO4+2HCl(6)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SO2+Br2+2H2O===H2SO4+2HBr(7) 二氧化硫通入碘水中: SO2+I2+2H2O===H2SO4+2HI(8) 二氧化硫通入稀硝酸中:3SO2+2HNO3+2H2O===5H2SO4+2NO f(9) 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铁溶液中: SO2+2FeCl3+2H2O===2FeCl2+H2SO4+2HCl(10) 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溶液中: SO2+2H2S===3SJ+2H2O(11) 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的原理: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5、 制法:(12)工业上煅烧硫铁矿:4FeS2+11O2』^2Fe2O3 + 8SO2(12) 硫在氧气中燃烧:S + 02=^生SO2(13) 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备:Na2SO3+H2SO4==4a2SO4+SO2T+H2O 6、用途:生产硫酸、作漂白剂五、亚硫酸钠1、 组成:化学式: Na2SO32、 结构: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化学键:离子键、极性键3、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4、 化学性质:盐、水解成碱性、氧化性、还原性(1) 亚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混合:Na2SO3+CaCl2==£aSO3J + 2NaCl(2) 亚硫酸钠溶于水:Na2SO3+H2OF^NaHSO3+NaOH(3) 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Na2SO3+H2SO4===Na2SO4+SO2?+H2O( 4)亚硫酸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混合:Al2(SO4)3+3Na2SO3 + 6H2O==2Al(OH)3 + 3SO2 f+3Na2SO4(5) 亚硫酸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Na2SO3+O2===2Na2SO4(6) 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溴水: Na2SO3+Br2+H2O===Na2SO4+2HBr(7) 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Na2SO3+2HNO3===5Na2SO4+2NOT+H2O(8) 亚硫酸钠和硫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Na2S+Na2SO3 + 3H2SO4===3S; + 3Na2SO4+3H2O5、 制法:(9)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SO2+2NaOH===Na2SO3+H2O6、 用途:制备硫酸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7、 SO32-的勺检验:加入盐酸,把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六、 三氧化硫1、 组成:分子式: SO32、 结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化学键:极性键 作用力:范德华力3、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4、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氧化性(1)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SO3+H2O===H2SO4(2)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 SO3+2NaOH===Na2SO4+H2O(3) 一氧化碳和三氧化硫反应: CO+SO3===CO2+SO25、 制法:(4)工业上用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制备:2SO2+O2坐化剂2SO32 2 △ 36、 用途:制备硫酸七、 强化练习1、 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物质只作为氧化剂的是( )A、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 B、氯气通入NaO H溶液中C、二氧化氮通入水中 D、硫化氢通入溴水中2、 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飞 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3、 下列溶液中,在空气里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以用无色玻璃试剂瓶存放的是()A、石炭酸 B、氢硫酸 C、氢氟酸 D、醋酸4、 24毫升浓度为0.05摩/升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毫升浓度为0.02摩/升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6 B、+3 C、+2 D、05、 常温下,向20升真空容器内通入a摩硫化氢和b摩二氧化硫(a和b都是正整数,且a<5,b<5).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约是( )A、 24.5克/升 B、 14.4克/升 C、 8克/升 D、 5.1克/升6、 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7、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 SO42-, H2SO3, NH4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 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② 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 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 Br- B SO42- C H2SO3 D NH4+8、 二氧化硫通过下列溶液,溶液都将褪色,属于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的是( )A、溴水 B、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红墨水9、 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与氯气混合,再通入到品红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品红褪色 B、品红不褪色 C、二氧化硫被氧化 D、氯气被还原10、 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 单质。
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据此判断:(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用A、B、C字母填写)⑵单质乙必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 O⑶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 4) 例举一个化合物A和化合物B生成单质乙和化合物C的化学方程式: O(5) 例举一个单质甲和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A和化合物C的化学方程式: O11、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氯化钠(B)硫化钠(C)亚硫酸钠(D)硫代 硫酸钠(E)硫酸钠(F)碳酸钠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浅黄色的沉淀析出, 同时有气体产生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品红试液 褪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 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中不含 (填分子式).(2) 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填写相应的字母)第一种情况是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是 ,第四种情况 O(可不填满,也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