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六)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31707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六)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六)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六)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六)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六)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六)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六)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暑期强化训练营(六)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暑期强化训练营(六)一、基础夯实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追溯/重塑亢奋/引吭高歌 瓜熟蒂落/啼笑皆非 B.茁壮/笨拙挑剔/挑拨离间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C.剥削/剥夺 粗犷/旷日持久 干劲十足/苍劲有力 D.龟裂/乌龟 模型/装模作样强词夺理/身强力壮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举措之一。在十几年来的改革过程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经受了实践_,取得了丰硕_,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_。A.检测 结果 肯定B.检验 结果

2、 确定 C.检验 成果 肯定D.检测 成果 确定 下面对杜甫石壕吏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A.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且颇为紧张。B.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C.诗人写老妇

3、的哭诉,语言典雅华丽,用典巧妙恰当,一唱三叹,高低抑扬,达到沉郁顿挫的效果。D.诗人用巧妙的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对语法分析p 正确的一项( )日出之所以美,是我们看到黎明的时候,唤起了生命里的某种感叹。从看到日出的过程里,我们感觉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到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到希望黎明的柳暗花明。我们看到的不是黎明,是自己的生命。我们把自己期待生命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 A.文中“感觉”“活泼”都是动词,“看日出”是动宾短语。B.“我们把自己期待生命的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句中“投射”是做状语。C.“我们看到的不是黎明

4、,而是自己的生命。”一句是并列复句。D.划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唤起”改为“呼唤”。二、实践运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它成了我们的掌上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和快乐。但近年来,许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下图是20_年上半年手机诈骗受害人性别比例变化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练习。1.上图统计的是20_年()半年手机诈骗受害人性别比例变化情况。2.仔细观察统计图,我发现:男性受害比例最高的是()月,受害比例最低的是()月。女性受害比例最高的是()月,受害比例最低的是()月。3.通过上图,我发现_。三、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给自足的人体能发电 人体中存

5、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葡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

6、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理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

7、,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选自能科学的奥秘有改动)段“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加点字“约”字可否删除,为什么? 3.选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列举其中一种,并说明在文中的作用。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暑期强化训练营(六)答案解析 一、基础夯实 1.D 2.C 3.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特色的理解。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语言典雅华丽,用典巧妙恰当”表述错误,故选C。4.C 【解析】A.“活泼”是形容词;B.“投射”是谓语;D.关联词缺少,在“是”后面加上“因为”;故选C。二、实践运用 1.上2.二

8、五五二 3男性比女性受害人数多 三、阅读理解 1.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2.不能,“约”宇表示估计,数目不确定,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举例子 列数字。事例例:美国有一家公司利用动能事例,具体说明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1)结合“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可概括:利用化学能发电。2)结合“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可概括:利用重力势能发电。3)结合“除

9、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可概括:利用热能发电。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1)解释。“约”是大约的意思,表大概。2)语境义。这里指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大概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并不绝对。3)分析p 。如果去掉,变成一定是了,改变句意,故不能去掉。这个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1)列数字。“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运用了列数字,具体准确说明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构成素材的长度和直径。“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运用列数字,具体准确说明了这种人体生物电池的工作环境的温度和pH数值。“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说明了一般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热量的大约数值。2)举例子。“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理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具体说明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