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集控楼上部结构施工措施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317074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集控楼上部结构施工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厂集控楼上部结构施工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厂集控楼上部结构施工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厂集控楼上部结构施工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厂集控楼上部结构施工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厂集控楼上部结构施工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集控楼上部结构施工措施(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 邹平三电技改二期4330MW电厂集控楼工程位于#7、#8锅炉之间,伸入24-28轴煤仓间,上部结构为多跨多层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自成独立体系。东西方向共5跨,长26.40m,从东向西依次为Y6Y10轴线;南北方向共8跨,宽50.9m,从北向南依次为YAYH轴线,结构层共6层,屋面层为18.30m。楼梯间设在Y6-Y7/是YGYH轴间,为现浇钢筋砼楼梯。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600mm,框架梁及次梁截面尺寸不等,现浇楼板h=100 mm(局部加厚除外),砼等级板、梁、柱均采用C35级。钢筋保护层梁、柱为35mm,板为20mm;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等级为2级,设计使用年限

2、为50年。主要工程量序号分项名称钢筋(t)砼(m3)铁件(t)备注1框架柱梁板约350约2500 约15二、主要施工依据:集中控制楼结构图 40-F06491S-T0244集中控制楼建筑图 40-F06491S-T0205预埋铁件图集 中南电力设计院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666201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电力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一篇 土建工程篇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50691-9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10其他有关图纸会审、设计变更等设计文件三、 施工劳力组织及计量器具、工具、机械1.劳动力组织工程负责人: 郭庆

3、亮技术负责人: 李明施工员: 张宗田 侯传宝质检员: 马学华安全员: 刘全振木工 30人 瓦工15人 架子工 20人 电工 2人钢筋工 25人 起重工 5人 其他 15人2.主要测量器具大钢尺:(50m) 1把 拉力计50100N 2把小钢尺:(5m、3m)各10把 经纬仪: 1台线锤:(0.75kg)5个 线锤:(0.5kg)2个墨斗: 3只 塞尺: 2只铁水平:(60mm)2个 水准仪: 2台 塔尺:1把3.所需机械如下:混凝土泵车 2台 搅拌车 35辆 地泵 1台 钢筋弯曲机 1台 钢筋碰焊机 1台 拖拉机: 1辆 切割机 2台 直流焊机 2台 振捣棒 6套 平板式振捣器 2台 电刨 1

4、台 电锯 2台 直螺纹套丝机 2台 4.工期安排集控楼主体 2013年10月15日2014年01月31日四、主要施工方案:总体施工顺序:按结构层由下至上分层施工,即基础施工3.77m层柱、梁、板6.25m层柱、梁、板10.05 m层柱、梁、板12.55m层柱、梁、板18.3m层柱、梁、板集控楼每层现浇框架柱、梁 、板同时施工,流水作业。钢筋、模板垂直上料采用8t塔式起重机,塔吊布置在集控楼YH轴南侧。混凝土施工采用罐车运输,汽车泵(42m臂长)布料。钢筋:集控楼框架柱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梁、板钢筋直径在25以下采用绑扎搭接。所有抗震构造措施(包括钢筋的连接、锚固,框架梁、柱的节点构造及梁、柱箍

5、筋的构造等)应满足国标图集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中二级抗震等级的要求及国标图集11G101-1中的相关规定。模板:采用双面15mm厚木摸板,柱子、梁以50100方木作肋,483.5钢管作支撑,柱箍采用483.5钢管间距250mm,梁高大于700mm时配合M14对拉螺栓加固,脚手架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混凝土:由搅拌站统一供应,严格按照质监站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搅拌。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选择合理的砂石级配,浇筑前应进行试配。混凝土的浇筑采用集中供应泵送入模方式,用罐车运送至现场,采用泵车泵送入模,根据现场情况配合使用串筒或溜槽以控制混凝土的垂直入模高度。本框架的浇筑分层分段,垂

6、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先柱后梁,循环进行。五、施工工艺流程(一)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 施工前准备:1.1熟悉图纸,明确设计意图。1.2 算出工程量,做出材料分析,并提出材料计划。1.3 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批准后进行安全、技术交底。1. 4 进行钢筋翻样,钢筋翻样必须经过技术员审核无误后方可下料制作。1. 5 进行模板配板设计,画出配板图并严格按照配板图下料制作。1. 6 按照要求预制砼垫块,垫块质量必须满足要求。1. 7 将基础柱头凿毛清理干净,并标出标高、中心线,且应将柱头钢筋除锈,不能用的箍筋应换新的。1.8 将加工制作好的钢筋运至现场并用方木垫起。2、 脚手架工程:2.1 脚手架应

7、搭设在坚实的地基上或平铺垫木上。搭设材料必须合格,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2.2 现浇框架搭设满堂排架,四周搭设外双排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要求。2.3 排架搭设横向间距1.4m,纵向间距1.4m,大横杆步高为1.5m,小横杆步高为1.5m,梁底处加密横向间距0.7m,纵向间距0.7m,小横杆间距0.7m,脚手架必须经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并挂牌使用。2.4 排架搭设顺序:摆放扫地杆逐根竖立杆、随即与地杆扣紧组合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组合第一步大横杆组合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二步小横杆第三步、第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搭设栏杆拉设安全网。2.5 为满足安全要求,脚手架外侧

8、必须满挂密度网,施工作业层满铺安全网,在垂直交叉处搭设符合要求的隔离层。2.6 框架梁、板排架应按规范留出起拱高度,起拱度为全长的13。3. 钢筋工程 :3.1 按照预留插筋,框架柱竖向主筋,连接方式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3.2 按设计绑扎柱主筋和箍筋,到达框架梁标高处,应留出梁水平主筋,并按设计预留墙体拉接筋、QL插筋,墙体拉接筋为26500、长1.2m,如两边都有砖墙,插筋可拉通;到达楼梯柱及平台标高处应正确预留插筋,楼梯钢筋应分层绑扎施工, 与框架同时施工。3.3按设计尺寸绑扎框架梁主筋和箍筋及弯起钢筋。3.4 洞口应按设计或规范绑扎洞口加强筋(详间设计说明)。3.5 所有钢筋主筋均应按设

9、计要求垫好砼预制垫块,控制保护层,垫块应垫在主筋上。3.6 顶层框架梁内应正确预埋构造柱钢筋。3.7各层楼板施工时,应与安装专业紧密配合。4. 模板工程:4.1 框架柱模板:现浇框架柱模板采用15mm厚木摸板,483.5mm钢管抱箍,纵向间距250mm,抱箍后背2483.5mm钢管。 由于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600较小,所以没有考虑对拉螺栓。但为确保柱质量,一定严格按照措施施工,不得随意加大抱箍间距。4.2 框架梁及次梁、楼板模板:4.2.1 按设计在排架柱上划出各框架梁底标高。4.2.2 依据此标高搭设483.5mm钢管横撑,顺于梁长度方向,外边缘与梁齐,且应水平用十字扣件与排架扣牢,框架

10、梁底中间加设竖直 483.5mm钢管立杆,支撑于地面或下层梁上,然后上部垂直于梁长方向平铺 483.5mm短钢管,再用十字扣件与横撑扣牢,在其上部平铺框架梁底模。4.2.3次梁底模搭设同框架梁底模搭设,按设计找好标高,主次梁交接须连接牢固。4.2.4 梁侧模与梁底模用短钢管夹紧,梁模板组合好后,再重新测一下底模标高,是否与设计一致。梁必须起拱,检查无误后,用483.5mm短钢管并与底模下短管及排架连接牢固。4.2.5 现浇楼板底模搭设应按设计与梁底模同时搭设,搭设时在排架上标出板底标高,依据此标高向下搭设两层483.5mm钢管,依次垂直于和顺长于木方,钢管间用十字扣件扣牢,与排架立管连接牢固。

11、在其上铺50100mm木方(侧放),然后满铺底模板。板与梁连接处,应将板底模板盖在梁侧模上,用钉子固定住。铺完板底模板在其上标出铁件及洞口位置。4.2.6 所有洞口均应按设计高度做挡水沿木模,并加固牢固。4.2.7 所有柱、梁、板均应按设计正确固定铁件, 柱、梁预埋铁件与模板连接可用M6mm螺丝钻孔后紧固连接,为防止铁件移位,可在铁件顶点焊钢筋与加固钢管连接,现浇楼板底预埋铁件锚筋应与板主筋绑扎牢固,板顶预埋铁件应整排连接并与板钢筋绑扎牢固,确保铁件不得移动错位,保证埋件标高正确。4.2.8 楼梯踏步模板底模用同样木模支设,下方用483.5mm钢管加固,踏步采用木模,并按照设计高度及宽度支设,

12、每步台阶木模用483.5mm短钢管挡设,整体用长钢管拉接连接,平台及平台梁应与次梁连接加固好。4.2.9 每层框架合模前均应将结合面砼凿毛清理干净,并提前24h浇水湿润。4.2.10预埋件制作安装本框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较多,铁件的加工和安装应作为框架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施工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作前应对铁件进行仔细核对,认真统计,针对不同的情况适当调整锚筋位置,尽量避免锚筋与主筋碰撞。预埋件下料应采用剪板机,当钢板厚度太厚时应采用半自动割机,并对毛边修磨,严禁用手工割枪随意加工。预埋件的安装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制作、安装,要求下料准确、对角方正、焊接牢固、无翘曲变

13、形,尤其是长的角钢,扁钢埋件,绝对要求平直。埋件安装完毕,须进行标高校正及中心线验收。预埋件必须确认标高无误后方可进行安装,安装但未固定前再复核一次标高。5. 砼工程;5.1 砼浇筑前应做好准备工作:5.1.1 运输道路畅通。5.1.2 检查施工机具是否良好。5.1.3 检查电源、电缆线及电动设备等要良好。5.1.4 组织施工人员及时到现场并进行技术交底。5.1.5 砼浇筑采用汽车泵,由远及近,由东向西顺序浇筑,如2/#4锅炉施工泵车无法支设时采用拖泵布料。5.2 砼的浇筑:5.2.1 每层框架浇筑前, 应将结合面砼凿毛并清理干净,提前24h浇水湿润,框架柱应先铺50100mm厚同标号砂浆,浇

14、筑时砼泵车应同时从每跨框架两侧对称向中间布料,且应基本保持平行,砼应分层浇灌,分层厚度不宜超过500mm,随浇随振捣。砼浇至梁底时,应稍停一段时间,待柱砼沉实一下继续浇筑,不外溢时再浇梁砼。梁砼应从一端向另一端拖茬浇筑,中间不得出现施工缝。5.2.2 现浇楼板应同框架梁及次梁一同浇筑,砼浇至板底位置时,应稍停一段时间让砼沉实一下再继续浇筑, 现浇楼板砼应从一端向另一端拖茬浇筑,中间不得出现施工缝。5.2.3 砼浇灌时以自由倾落高度板不宜超过1.0m,柱、梁不宜超过2.0m,否则宜出现离析现象,砼浇灌速度不超过2.5m/h。5.2.4 框架柱、梁砼浇筑时应使用插入式振动棒均匀振捣,不得漏振,以砼表面均匀泛出气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