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31134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东风:春风。无力:没有力量。残:凋谢。丝:双关,既指丝,又隐指相思之思。蜡炬:蜡烛。蜡烛焚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但:只。改:指容颜变得憔悴。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对方住处。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为:替。探看:探探看,打听一下。相关阅读试题及答案阅读练习一:(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2、,东风无力百花残。(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叙述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则,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4)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构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答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决;颈联那么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构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5)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答乐聚根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

3、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真可谓:相见时难。然而好景不长,马上又要天各一方。这分别之际不是比相见更令人愁肠寸断吗?所以说别亦难。两个难字外表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惨重力量。(6)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答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着,无私贡献。 7读?无题李商隐,完成12题。1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D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气氛。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

4、说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构想。笔法波折,构想奇丽。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时机多得很。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这里的丝与怀念的思谐音,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8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回答下列问题。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 ,属双关语,暗指 对情人的怀念。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所爱得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

5、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用以歌颂贡献精神。9阅读?无题,答复1-6题。1本诗从描写的内容看,应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2选择有误的一个是CA、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分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指困难,第二个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分离的氛围,情景交融,东风指春风,字使有凄楚的感觉。B、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所爱的人致死不渝的深情。C、颈联叙述了诗人的愿望,尾联构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形。D、全诗把别后相思写的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执着追求令人动容。3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答: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

6、停止流泪,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啊泪的,那么暗示着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致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贡献,因而古今传诵。4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答:相见时难别亦难表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喻思方尽 , 泪始干隐喻相思之泪 ,后被大家比喻为无私贡献的象征,和你的亲人联系起来,你认为谁最有资格享用?答:母亲。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只有

7、贡献不求索取 10选出对李商隐?无题赏读有误的一项:B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衬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竭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氛围。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着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怀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叙述人们那种无私贡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

8、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12阅读?无题,答复1-3题。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表现诗人与相爱的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斥不尽的相思之情。2默写颔联并作简要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丝字与思谐音;现常用来赞美具有贡献精神的人。3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因相思而痛苦的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阅读练习二: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

9、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2 .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氛围。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3.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怀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效劳,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4.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怀念。5.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构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

10、分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6.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7、 说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中两个难字的叙述效果。答:第一个难是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那么含有痛苦的意思。两个难字的使用使相思之苦和离别之痛显得分外深沉绵远。8、 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爱情诗。9、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暮春时节,男主人公触景伤情,怅恨离别的情景。1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助比喻来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

11、义的哲理:对工作或对事业的忠诚执着,无私贡献。11、 请简析本诗的抒情特点。答:本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蚕和蜡炬一对最具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李商隐?王昭君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阅读答案比照赏析李商隐?夜雨寄北阅读答案附赏析二月二日 阅读答案附赏析韩碑(李商隐)蝉李商隐风雨(李商隐)落花(李商隐)凉思(李商隐)北青萝(李商隐)李商隐:锦瑟李商隐:筹笔驿李商隐:无题李商隐:春雨李商隐:无题其一李商隐:无题其二登乐游原(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寄令狐郎中(李商隐)为有(李商隐)隋宫(李商隐)瑶池(李商隐)嫦娥(李商隐)贾生(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全

12、诗赏析二月二日 李商隐 阅读答案哀筝 李商隐无题(李商隐)无题一(李商隐)乐游原(李商隐)锦瑟(李商隐) 翻译: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赏析: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慨,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分离的苦痛。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示例?夜雨

13、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别离。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慨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说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东风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怀念追

14、求;后一个难字那么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那么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那么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就不能怎样了。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叙述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颔联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波折入微。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怀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怀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

15、生都将处于怀念中,却又说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说明他的联想是很丰盛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那么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别,联想也更为波折。以蜡烛的焚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