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培训总结与思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31064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德培训总结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赴德培训总结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赴德培训总结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赴德培训总结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赴德培训总结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赴德培训总结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德培训总结与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赴德培训学习的总结与思考淮安市建筑工程学校胡建军2007 年 10 月,作为中德合作培训项目机电技术应用第二期培训学员之一,我有幸参加了为期四十三天的赴德培训。本次培训共分五个模块:职业教育理论培训、数控技术、电控气动学、自动化控制技术基础、配电箱方案技能培养 ( 由菲尼克斯公司组织 ) ,亲身体验了德国的课堂教学。承担此次培训任务的是德国手工业协会下属的一个职业培训中心。经过这次培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将我看到的、听到的和了解到的向各位老师汇报如下:德国距中国 8890 公里,时差落后于中国7 个小时,飞机需要连续飞行11个小时才能到达。这次江苏省共安排机电、数控、汽修三个专业 88 名中等

2、职业学校的老师去德国培训,分成 6 个班,分六批去德国。我属于机电 2 班,全班共 15 人。在德国期间我们住在职业培训中心的学生公寓,一人一间房,有集体厨房、公共浴室,在伙食上我们采取自炊的方式,培训单位提供了炊具和餐具,食品由我们自已去附近的超市买,我们十五人也从国内带过去二十多公斤挂面,一百多袋方便面和八十袋榨菜等。为此,我们 15 个人还进行了分工, 3 位老师专门负责食物采购,其他 12 人被分为 4 个组,每组三个人,一组一天轮流做饭。我们每天上午 8 点开始上课,中午 11 点半休息,下午 1 点继续上课, 3 点结束。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有专人为我们进行翻译。我们一周听课四天,到

3、企业、学校等参观一天,周六、周日可以自行组织去周边城市考察,但费用自理。一、对德国的总体印象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为35.7 万平方公里,由 16 个州组成,人口八千多万,德国经济发达,社会保障措施齐备,社会治安和生存环境比较好。德国的火车车次很多,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列火车进出站,而且都很准时。德国人乘车都是按时赶到车站,很少有提早进站等候的。如果是短距离的路程,往往是到火车站买了票就上车。因此,德国的火车站都很小,不像中国火车站有1宽大的候车室,成百上千的人在此候车。德国人是很诚实的,所有超市都没有寄存包的柜子,你从这个超市买的东西可直接带入另外一个超市中,就是路边的临时停车位也没有人看管

4、,驾驶员取车时都是主动刷卡交费。德国人很讲礼貌,我们每天进出公寓楼大门遇到德国人时,他们总会主动向你微笑并问好,然后靠在一旁让你先行。德国行人遇到红灯会自觉停下来,即使没有汽车经过也会耐心等待。如果你站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处准备过马路,汽车会在较远处停下,驾驶员友好地打着手势让你先行。我们在德国四十多天,印象中就没有听过汽车的喇叭声;德国人在公共场所交谈总是轻声细语,即使是客满的酒吧内也显得那么安静,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已成为了一种习惯 。二、赴德培训学习的基本情况(一)培训目标与重点国家教育部与江苏省教育厅对这次出国培训非常重视,省教育厅在2007年 7 月组织所有参训学员在南京进行了出国前

5、集训,明确了赴德考察学习的目标,概括为以下几个点:一是教育理论的学习。学习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职业教育方法,学习他们在机电专业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具体的说就是要学习德国的“双元制”、“ 项目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法”等。第二是教学方法的学习。 学习德国专业课是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教学的,要善于比较对于同样一个教学内容,中德两国在内容的排序、教学方法的选取、媒体的应用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个中蕴涵着什么样的哲学思想。第三就是学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内容。(二)、培训方式我们这次的培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我们要 以学生的身分,亲身感受机电专业理论培训与操作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德国教学方法。第二

6、种培训方式就是我们去典型的工厂、职业学校参观与考察。三、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一)德国教育的基本结构。2一个德国人所受到的教育过程主要是这样的,首先是学前教育,也就是托儿所和幼儿园,学前教育家长是要付学费的,而且学费很高,但我们所在的下萨克森州为了鼓励生育,规定一个家庭从第三个孩子开始,学前教育的费用由政府承担。接着要接受初等教育,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小学,但它只有4 年,小学教育属义务教育,家庭不需要付学费。学生小学毕业后,班主任会根据实际情况给每个孩子写推荐信,推荐孩子上普通中学、实科中学还是文理中学,这就相当于我国的初中,但他们的初中教育是5 年,上普通中学的学生将来一般都是要上职业学校的;实

7、科中学的学生成绩比普通中学的好一些,在实科中学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转入文理中学学习,其他大部分学生最后也是要上职业学校的;文理中学学生成绩最好,他们经过五年初中学习后升入文理中学的高中,再经过 3 年的学习,可直接升入大学。德国的中学毕业考试,也是大学的入学考试。但中学毕业考并不是全国统考,而是各个州统考,报考专业不同,则应考科目不同。考试成绩分为1 到 6分, 1 分为最好, 5 分和 6 分为不及格。得 1 至 4 分的学生可以得到毕业证书,毕业证书上标明得分。一般来说,得 1 分的学生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学生通常要经过笔试和口试,还要再加上前两年或三年的学习和考试成绩,平均后得出的分数才是毕

8、业证书上的成绩。拿到中学毕业证书以后就可以申请上大学了。毕业证书上的成绩越好,申请大学越容易,成绩只有 4 分的,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德国的高考不是一锤定音的,虽然每个大学都有独立的招生考评体系和方法,但共同的特点是都采取“综合选拔制度”,除了高中学业成绩和毕业成绩外,学生的领导才能、外语水平、打工经验、社区服务的经历、荣誉奖状等,都是校方录取时考虑的因素。所以,德国大学在招录大学生时不是很重视“高考状元”的,进名牌大学的学生,未必就有最好的考试成绩。普通中学、实科中学的学生经过 5 年的学习,升入职业中学学习,一般学制是 3 年或 3 年半,经过职业教育,大部分学生会走上工作岗位,少部分

9、会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德国从小学到高中都属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也属于义务教3育阶段,他们的义务教育共有12 年,义务教育是不需要付学费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如果有小孩不上学,有关方面会通知警察局,警察会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德国的继续教育复杂多样,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竞相参与,继续教育在德国真正成为了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终生教育。(二)“双元制” 职业教育。德国人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职业教育,如我们所在的培训中心就有理发专业、木工专业、油漆工专业等。在德国孩子中学毕业不上职业学校几乎是找不到工作的。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但德国的职业教育并不是全部实行双元制的,如我们所参观的

10、 SIEMENS职业学校,它有 60%的学生是企业送过来的,对这部分学生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 40%的学生是从社会上自已来的,他们没有企业,这部分学生接受的是全日制职业教育,学校有车间、模拟实验室,对于这部分学生的职业教育与我们国内的情况差不多。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证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了一个培训位置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

11、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为,一年级时每周 2 天,二年级时每周一天,其它时间全部在企业进行技能训练。(三)经费来源。德国的职业教育属于义务教育, 按照职业教育法及其它法律的规定,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经费,由地方和州政府共同负担,在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企业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还必须支付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等,如我们所参观菲尼克斯公司时遇到的一个二年级学生,厂方每月付给她的津贴是 650 欧元。4(四)教学内容和考核办法。双元制职业教育的

12、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各专业部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如 SIEMENS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在一年级时开设的课程有机械加工专业知识、德语、政治、体育、宗教等。德国双元制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制为 3 年半,成绩突出者可以提前半年毕业。学生要经历两次重大的考试,即

13、中间考试和毕业考试。两次考试都是由国家协会出题,全国统一考试 。两次考试的形式差不多,都包括理论和操作两部分,但考的内容和深度不同,理论部分在学校考,操作部分在受训的工厂考,要求学生能按题目要求用多种材料加工不同的零件并且进行装配,考试用时都是两天。中间考试是在第二培训年结束时进行,考试委员会在考试结束那天将考试成绩单发给学徒,并告知学徒其考试是否已通过。毕业考试一般在学生毕业时进行,理论和操作都合格才能毕业,毕业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行会颁发的技能证书和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证书上注明有学生培训期间在学校的各科成绩。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在德国

14、要成为技师必须通过四部分考试,分别是专业实践、专业理论、经济部分和教学法,每部分都及格才能获得技师。技师的培训费用约一万欧元,但通过后找到工作或自己办工厂,国家退还 50%,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有技师证的才有资格办工厂,上大学,到企业还可以增加工资。“双元制”给人的总体感觉是:1学习的目的性很强。 学生是先选定企业及岗位,然后再接受职业教育,学生有很强的学习目的性; 企业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培养本企业所需求的人才。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使德国企业生产出5高质量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企业的广泛参与。 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和培训人员。没有能力的中小企业

15、,如手工业,多是一些不超过10 人的小企业,可通过手工业协会下属的培训中心对所需求的学生进行职业培训。中小企业还可通过跨企业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3培训与生产实际零距离。 学生接触的是 真实的生产及先进的设施设备,使学生很容易满足未来工作对他们的要求。4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 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 5 年初中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文理中学转入实科中学,从而走向职业教育。5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考试考核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手段,只有客观、规范,才能使考试结果令人信服,也才能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德国“双元制”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主要是因为其培训质量高,而这一高质量的培训又是以客观、公正、规范的考试考核体系为保障的。为了确保考试的客观性不受培训机构影响,“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由与培训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行业协会专门设有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