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完形填空技巧辅导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30313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技巧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技巧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技巧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技巧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英语完形填空技巧辅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完形填空技巧(一)、完形填空考什么?1、词汇 1)单词a)四个不相干词辨析 b)同义词、近义词辨析 c)形近词辨析2)词组 a)四个不相干动词词组的辨析 b)相同动词+不同介、副词的辨析 c)不同动词+相同介、副词的辨析 d)固定搭配2、语法 3、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1)词汇 2)语法(二)、完形填空解题方法1、运用语篇知识解题1)利用段首句或首段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2)分析认识文章结构,理解领会文章各部分、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列关系: and, or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whereas, while让步关系: although, though,

2、 despite, in spite of因果关系: due to, owing to, thanks to, because of because, since, as, for so, therefore, thus, as a result条件关系: if, whether unless = if . Not, provided that, providing that suppose that, supposing that解释关系: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顺序关系: before, after

3、, first, second, then, next, finally3)利用上下文寻找解题信息4)排除法 5)代入法 6)固定搭配7)生活常识解题法综述上述方法,以两条主线做完形填空文章主题主题句段落主题主线词汇一致一致关系 语法一致 上下文逻辑关系一致(三)、做完形填空注意事项 1首先迅速阅读一遍短文,了解文章大意、结构、以及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如果时间不多或阅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边阅读边做题。对不需要上下文、相对独立的考点(如固定词组,主谓搭配,词义考察等)可马上选择正确答案,对需要上下文的考点(如连词,动词时态等)则暂时跳过,等看完整段或全文后再选择。2语法题:完型填空中有相当一部

4、分考题是语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语法知识,做出正确选择。语法包括时态、语气、非谓语动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分句、主动被动及惯用法等语法现象。a)时态:对完型填空中的时态题的判断,可以根据表示时间的信息词来判断,也可以根据上下文提供的信息来判断。表时间的词有:since,before,after,already,everysince,foralongtime,yesterday,in1992,now。b)语气:考生认为困难的是对虚拟语气试题的判断。此类试题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带有表虚拟条件句或短句的词语在问题句中,如without,if等,另一种需要根据上下文或逻辑关系来判断。c)

5、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各自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和使用范围。分词作定语和表示原因、时间和伴随状语;不定式作定语和表示目的和结果状语。动名词可以做宾语、主语、表语或介词宾语。因此做非谓语动词的试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另外还要注意一些词的固定用法,牢固掌握必须跟动名词的动词和必须跟动词不定式的动词也是很必要的。d)替代词:英语中替代词很多,既可以用来替代单词,也可以用来替代词组、短语或句子。常见的有do,so,one,ones,yours,theirs,this,that,those,he,it,they等。完型填空题借用其语篇优势,常设有此类题。考生做这类题时,要仔细分析句子的语义关系,

6、搞清所替代的内容是什么。e)词组、习语和习惯用法:对于这一类选择题,不能利用语法知识进行判断。因此平时的日积月累就十分重要。只有熟悉其意义和用法,才能准确迅速地做出判断。3词汇题:完型填空的词语题一种是词义辨析题,另一种是单纯的测试词义的题。要做好词汇题,考生应掌握词汇的内涵、外延和语法功能,了解近义词的细微差异。4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类试题,第一要掌握表示过渡的连接语的用法和含义,如because表示因果关系,but表示转折关系等。第二在没有过渡语的情况下,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理和判断,分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文章中心主题句解题方法-利用段首句或首段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为给学生理解

7、文章奠定基础,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文章内容,出题者在设计完形填空试题时,总是保留一个完整的、或是大半个完整的表达主旨的句子。大家知道,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往往开宗明义点出文章主题。因此,整篇文章的提示句往往在开头。考生应充分利用段首句提供的信息,去挖掘文章的思路,寻找文章的脉络与线索。 5.分析认识文章结构,理解领会文章各部分、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 只有明白文章结构,了解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明白了各部分是如何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也就更容易把握带空的句子所需要的是什么内容,因此就更容易选准答案了。这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词组、短语、习惯用法等英语搭配的知识,这对于理解文章的逻辑

8、关系特别有利。文章的逻辑关系不外乎列举、原因、结果、让步、对照、补充、目的、条件等关系。 表示列举的连词:first, second, third;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rst, next, then;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ond place;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thing;to begin with, to conclude 表示原因的连词:because, since, as, now that 表示结果的连词:so, therefore, thus, hence, accor

9、dingly,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 表示让步和转折的连词:however, nevertheless, nonetheless, still, though, yet, in spite of, at any rate, in any case, whoever, whatever 表示对照的连词: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by contrast, in comparison, by comparison, conversely 表示补充的连词:also, further, furthermore, likewise, simi

10、larly, moreover, in addition, whats more, too, either, neither, notbut, not onlybut also 表示时间顺序的连词:when, while, as, after, before, since, until, as soon as, once 表示目的的连词:that, so that, in order that, lest, for fear that 表示条件的连词:if, suppose (that), supposing (that), unless, in case, so (as) long as,

11、so far as, on condition (that), provided (that), providing (that) 6.利用上下文寻找解题信息 由于完形填空的文章是一个意义相关联的语篇,围绕一个话题论述,因此在行文中词语的重复、替代、复现和同现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根据这个原则,某一个空格所对应的答案很可能就是在上下文中复现或同现的相关词,考生可以根据这些词之间的有机联系来确定答案。所以,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寻找相关线索,如某一个词的原词、指代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和概括词等。但由于我们在做题时不可能总是重复地阅读文章,因此,在做完形填空时要培养一种捕捉并记忆相关信息的能

12、力。 7.运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及搭配关系解题方法 做题时应注意文章中的搭配: 逻辑搭配:包括过渡词、连接手段、指代关系、肯定、否定等; 语义搭配:包括区别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形近异义词、同形异义词; 结构搭配: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在句中或文中与其他词的搭配; 惯用搭配:即通常所说的固定短语。 8.运用排除法解题方法 如果不能很有把握地直接看出某一道题的答案,可以把排除法和词汇、语法分析结合起来运用,从而缩小选择的范围,提高答题准确率。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 从时态、语态、语气、名词的数等各个角度分析所填内容是否与上下文一致,从而排除一些备选答案,缩小选择范围; 分析空白处与前后词之间的语义关联、搭配关系,从而排除一些选项; 弄清楚该题的句法关系,分析一下它是简单句、并列句,还是复合句; 判断所填的内容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应是什么词性,并分析备选答案之间的异同,从而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