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QC管理办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29944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RQC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QRQC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QRQC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QRQC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QRQC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RQC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RQC管理办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RQC管理方法1.目的对公司内外部所遇到的质量问题、生产问题、纠正事项、内外审核不符合项等作出快速反响和解决。2.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所有质量、生产、纠正事项、内外审核不符合项等问题的解决流程。3职责与权限3.1技术部:负责组织公司QRQC小组成员处理各种质量问题,制定改善行动措施。3.2质量控制部:负责组织内外审核不符合项快速解决;负责处理公司内部及外部质量事故,及时跟进各车间的改善行动方案和效果。3.4各部门/车间:组织部门/车间QRQC并对QRQC会议上所负责的工程进展快速改进。4参考文件4.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2效劳管理程序4.3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4.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4.

2、5管理职责程序5.工作流程5.1QRQC根本流程客户投诉或退货销售部/质量部在接到顾客的投诉或要求退货的信息后马上将信息反响给质量部,质量部进展登记后启动QRQC程序。5.2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质量部召集相关人员成立QRQC小组,利用4M方法确认问题发生的因果树见FTA表。利用5W方法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本起因。利用5W方法寻找问题未能检测出的根本起因。利用4M方法确认疏忽问题的因果树见FTA表5.3确定纠正措施和行动方案。经过分析后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后,根据问题的所属责任部门将具体问题落实到责任人,责任人须在具体的时间内完成任务。QRQC小组组长协调责任部门在确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任务。对不合格品的追

3、踪处理。.1如果厂内发现的不合格品,由负责该产品的QE工程师对在制品进展处理,具体过程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实施。.2如是客户投诉或退货,在收到客户所提供的数据或资料时,质量部QE工程师根据客户投诉处理程序和客户退货处理程序进展处理。5.4检测行动措施实施的具体结果。质量部根据改善方案和各项条款进展检验,监控行动措施的有效性,完成任务单CHECK部份。非质量问题由营销部负责。5.5总结归纳并标准化。如图纸、工艺、及检验指导书的内容已经发生改变,相关人员及时对文件换版,确保各文件的有效性。对于发生更改的产品,相关工程师更新相应产品的FMEA和控制方案。质量部工程师事后完成快速反响PDCA表格及分析

4、PDCA表格,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可以将行动措施运用到工厂内类似的生产线/产品上。小组组长或主管在生产线现场用一个简单的书写板记录此次质量问题。5.6厂内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公司快速反响质量控制处理流程(见以下图).1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层次公司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分为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2快速反响质量控制组织公司级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会由质量部或技术部经理组织。车间级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会由各车间主管组织,生产部经理进展检查督导。班组级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会由各车间班组长组织,各车间主管进展检查督导。.3快速反响质量控制参加人员.3.1公司级快速反响质量控制

5、QRQC会参加人员:公司生产、质量、技术副总,采购部、质量部、技术部、质量部各部经理或指定代理人。车间级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会由各车间主管组织各生产线负责人参加。主管经理每周至少参加2次班组级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会由各生产线负责人组织各班组成员参加,必要时请工艺工程师,工程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模具工程师参加。.3.2代理人制度.3.2.1各部门经理、车间主管必须指定第一代理人、第二代理人,由质量部汇总后张贴在QRQC会议区。.3.3.2各部门经理、车间主管要求按时参加,当各部门经理、车间主管如病假,出差、陪同客户等必须向会议主持人请假并指派第一代理人参加,第一代理人也因其它事不能出席时

6、如病假,出差、陪同客户等,部门经理、车间主管应指派第二代理人参加。.3.3.3所有代理人应打印在QRQC会议签到表上以监视代理权限。.4会议管理.4.1会议时间:公司级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会周一至周六下午3:00。车间级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会每天上午10:00;班组级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会议时间随车间现场决定,一发现问题,可以马上召开。.4.2签到:所有QRQC会议现场要求挂上QRQC会议签到表,每次会议前,所有参加人员均需在QRQC会议签到表上签名。.4.3管理条例:公司级QRQC会议每周由生产副总统计汇总出席公司级QRQC会议的情况并于每周一张贴公布。问题收集.1问题包含内外部

7、质量问题进料、客户投诉退货、生产过程、生产问题、方案问题、局部纠正事项、内外审核不符合项:.1.1生产现场或供应商发生质量或生产问题后,QE和PE没法解决或需多个部门的协助。.1.2客户投诉、退货。.1.3局部纠正事项如交付、超额运费、内外审核不符合项等。.2每次开会前,问题提出者应将问题写在QRQC看板上日期,产品,严重度,问题描述,并在QRQC区挂上标有不良现象的样品。问题解决.1解决问题时应采用团队合作teamwork原则:针对任何一个问题,所有参加会议者无论是否与该问题相关与否,均要求积极思考如何解决,杜绝与己无关的思想。.2解决问题时应采用PDCA方案、实施、检查、行动原则:对任何问

8、题的解决先方案如何实施,然后依方案的措施和进度实施,再检查实施的效果,最后依其效果实施新的措施,并将措施标准化文件化,培训到相关岗位。同时将其举一反三,运用到类似的问题和产品中去。.3解决问题时应采用三现主义现物、现场、现实原则:对任何问题要到现场亲自查看,看到实际的现象或产品,并有实际数据如PPM多少,各种原因比例多少等。防止想象、凭空解决问题。.4解决问题时应采用头脑风暴法:对任何问题应集思广益,每个人充分运用4M1E(人、机、料、法、环)、5W什么、时间、谁、哪里、为什么进展思考,并对每个原因进展5why提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直到找到真正的、最根本的原因加以解决。.

9、5解决问题时应用快速反响原则专题会议:任何问题的分析应在24小时内完成,解决对策应在48小时内提出并实施其它特殊原因出外。任何问题的解决以一切效劳客户、生产现场为中心,对紧急问题应立即解决。.6当参加人员提出解决方案后会议主持人记录在QRQC看板跟进措施、负责人、完成时间栏。相关负责人则依制定的措施执行并于方案完成时间在QRQC会议上汇报结果。同时会议主持人应记录PDCA进度在看板的PDCA展示栏。例:当问题已制定了方案,即有了方案,则PDCA展示为:.7措施执行管理.7.1未能按方案完成的负责人予以每项10元处分,同时应在QRQC会议上向主持人说明原因并重新确定完成时间,每周同5.6.1.4

10、.3由质量部统计汇总并于每周一在QRQC会议上张贴。并交财务一份。.7.2对内外部体系审核不符合项对未能按方案完成的负责人予以每项10元处分,同时应在QRQC会议上向主持人说明原因并重新确定完成时间,对严重不符合项则予以每项50元处分,对三次验证不符合则发出警告书通知相关副总处理,发出警告书验证任何一次不符合均予以每项50元处分。由质量部统计汇总并于每周一在QRQC会议上张贴。并交财务一份。问题验证.1问题验证必须到现场亲自看到实际的现象或产品,并收集相关的数据不良PPM、趋势、CpK等。验证者或会议主持人在看板上改善后不良率/PPM,效果跟进栏注明内容,如果效果达不到需进一步按PDCA执行。

11、.2对事情的验证:验证者必须检查相关的记录及实际的实施情况,对有培训工程则应实际考核被培训者实际掌握程度。.3问题解决后,在验证栏注明OK,待当日看板记录后,第二天QRQC会时擦掉。问题解决后当日,问题提出者应将不良样品收走,不良样品可以制作成不良或限度样品,如无必要则依不良质量理程序处理。记录.1看板记录:看板填写应该标准、工整,书写的白板笔颜色尽量统一。.2书面记录:.2.1QRQC会议完毕当日,各级QRQC会议记录人员由各车间、部门指定将QRQC会议内容记录在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历史记录表中。并及时填好措施完成情况、效果验证情况。.2.2QRQC会议内容可以作为质量异常、纠正与预防、

12、客诉、退货处理依据记录在相关表格中。.3电子记录:每日各车间、部门指定人员将快速反响质量控制QRQC历史记录表录入网上指定的表格。6.记录6.1快速反响PDCA表格6.2会议签到表质量快速反响处理单QRQC提出单位:日期:QRQC编号:车型:件名:不良件数:件号:检查件数:主题:不良內容详述:(必要时附图,由提案人提出)推測原因及对策建议:(由提案人提出,可提数个对策,于QRQC会议再決定对策順序)请研发维护数据具体对策內容:(临时与永久对策,实施日期由责任单位提出)对策表单编号临时措施:永久措施:责任单位签字主管领导承办人QRQC追踪确认日期:追踪 问题点完全改善 符合结案原则 对策无效注:责任单位接到质量异常信息处理单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返单,如不能及时返单的,须向QRQC事务局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说明,并不定期在QRQC推进会议或QRQC携回会议中对问题点进展情况通报。. z.-.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