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重建的选择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296457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汶川:重建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汶川:重建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汶川:重建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汶川:重建的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汶川:重建的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汶川:重建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汶川:重建的选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汶川:重建的选择画面分析及个人理解画面组数时间内容第1组0秒48秒节目预览抛出汶川重建的问题,引出两位专家的不同意见(能重建AND不能重建),还有震后汶川当地的一些情况。(飞石,土质稀松,山体滑坡)第2组59秒1分26秒节目开场白主持人继续提出汶川重建的问题(原址重建OR外迁),提出两种方案具有很多争议,准备引出节目。第3组1分27秒4秒1秒汶川震前震后照片对比,交代汶川周边塌方严重。记者分别对尹稚和张信宝问提问,得出两种不同观点。随后,张信宝阐述了汶川还有2平方公里左右的安全地,能够重建。之后尹稚否认这个说法,张信宝用卫星地图阐述姜维城区属于安全地带,再次强调不用异地重建。第4组4分2秒4分

2、33秒外景。公路拍摄和航拍资料。记者画外音讲了从航拍的情况来看,原址重建似乎并不很困难。第5组4分35秒4分52秒在第四组的画面里引入另一段画外音。四川抗震救灾小组成员周密提到汶川外表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内在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第6组4分53秒6分记者走到汶川当地居民家里实地调查,当地人说外面看房屋还是好的,但实际上里面已经坏掉了。记者提出维修房屋是否可行,居民说不行。记者画外音提到汶川的绝大房屋都是危房对居住人民具有威胁。居民提出如果能在原址重建,也愿意留下。余震。第7组6分1秒6分46秒相关人员拿出实地危房勘测图,图上显示汶川当地房屋95%属于危房,而一些可加固维修的房屋也需拆完周围危房才能

3、使用,很费时间。第8组6分47秒9分外景。记者画外音提出问题:重建的环境是否安全,在于周围的山体是否稳固。尹稚和记者去城南姜维城后山实地了解情况。山体上很多裂缝,遇到暴雨会导致山体滑坡。举例当时1千多米裂缝滑坡的面积可能1亿平方米。记者画外音讲诉山体和植被都遭到大量破坏。随后,记者对相关人员询问山体石块情况,一丢就粉碎了。第9组9分1秒9分25秒震前震后图对比,记者画外音指出汶川四周多出山体滑坡威胁人民安全,尹稚得出结论:可用地十分有限。第10组9分26秒9分45秒外景。记者问尹稚这块安全区能容纳人数(1000人)。画外音又提出张信宝觉得县城的安全用地能容纳2.3万人。第11组9分46秒10分

4、14秒采访张信宝。张信宝说2平方公里面积在图上画出来的。当记者说到没有根据准确科学的测算来评估就说出这个数字负责任吗。张信宝说负责任。第12组10分25秒10分53秒画外音。成都山地灾害研究所的报告:新增低质灾害点3590处,79处包围县城2.4万人受到威胁。画面出现飞石现象。第13组10分54秒11分42秒车内。记者采访尹稚能安置人的地方有几个。尹稚回答4处,能安置1.1万人,且当时山体又出现飞石,垮塌现象。画外音提出张信宝认为姜维城非常安全。第14组11分43秒12分58秒采访张信宝。张信宝说存在一点点的山扒皮,而另一个滑坡只要稍微注意就可以了。随后是外景。画外音。姜维城的滑坡和县城的7个

5、灾害点都威胁到人民的安全。采访张信宝。记者问题还没提完,张信宝就打断了记者的话,提出种种看似很荒唐的因素,并说到经验科学是由多年的经验积累的。记者又提出地调队说的7个灾害点,张信宝摇头称不知道,没去过。第15组12分59秒13分15秒外景。画外音:尹稚觉得不到现场勘察可能导致误判。然后出现了在卫星遥感在北京做的地质灾害简图。图上显示从映秀到威州的空白地段。第16组13分16秒14分09秒现场采访尹稚。尹稚对北京的地质灾害简图质疑。现场属于安全的空白地段,但山体滑坡很厉害。“如果决策重建按这个图纸来,那麻烦就大了。”“会造成生命损失了。”第17组14分10秒14分25秒画外音。对比卫星遥感图和实

6、地勘测图,且提出是地调队用一个月时间实地勘测做出来的,尹稚认为这张对重建十分重要。第18组14分26秒14分42秒外景采访尹稚。记者问尹稚尊重实地勘测图意味什么。“尊重科学,尊重生命。”画外音又引出张信宝对低调队的资料和数据质疑,提出他没看过报告的内容。第19组14分43秒15分采访张信宝。记者问张信宝在汶川呆了几天,张信宝答1天。他们现场一看就清楚了情况,“因为我们是专家。”是对资料进行判断的。第20组15分1秒15分30秒采访尹稚。“一个科学工作者得出结论基于什么?”尹稚回答“依赖高技术做宏观判读和解读,中微观的都要靠现场的田野调查工作。”记者问:“没有田野调查会带来什么?”尹稚说的是两者

7、差别很大。第21组15分31秒15分32秒外景的画外音。汶川面临的不止滑坡,还有沙尘暴。很多人去医院领药。第22组16分33秒16分52秒医院现场采访当地居民。居民说风沙大,喉咙不好,说话不方便。医生张勇说短期的风沙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长期的话会导致矽肺。第23组16分53秒17分8秒在医院从医生处得到呼吸道疾病调查表。(震前一个月700多人,震后一个月1万4千多人)第24组17分9秒17分49秒采访张信宝。谈到风沙问题,张信宝说风沙很正常,不要因为疾病就把它(原址重建)否定掉了。记者又问:这段时间汶川人该怎么办。张信宝地说北京还不是有沙尘暴。第25组17分50秒18分31秒采访尹稚。提出张信

8、宝认为的沙尘暴的观点。尹稚说气象统计,全年的无雨日比例极高,有风日比例极高,大部分时间会是沙尘暴天气。采访张信宝。“植被能自然恢复吗?”张信宝认为应该的。第26组18分32秒19分14秒外景采访张通荣了解植被绿化情况。“生态脆弱区”,“浅表次生灌木丛”,“有的十年以上的树木开始死掉”第27组19分15秒19分28秒外景画外音。县城受到自然灾害危险的有3万多人,要在雨季来临之前紧急避险。第28组19分29秒20分27秒采访张信宝。记者提出近十年的自然灾害情况。张信宝说不能成为逃跑的理由,并说有些地方是很安全的。画外音。汶川灾害示意图显示汶川处在深紫色的危险区,处在较安全的是龙溪乡。采访张信宝。张

9、信宝没去过龙溪乡,知道龙溪乡一个乡都搬走了,觉得莫名其妙。第29组20分28秒20分34秒外景画外音。引出问题:龙溪乡究竟是个什么情况。第30组20分46秒21分15秒外景画外音。讲诉龙溪乡情况。徒步走到龙溪村。第31组21分16秒21分41秒村支书讲诉水渗到土里,土地表层是干的,深处是稀的。而且说这样渗危险很大。第32组21分42秒24分28秒外景画外音:汶川多出很多出水点,渗到山里,导致山体不稳定。山体很多处都被分成两半的裂缝。在山上发现白色的滑坡体,如果暴雨2.3天,下面的村庄都不见了。采访陈文兵,陈文兵说山上已没有了安全的地方。采访陈明军,陈明军说感觉地在下陷。哪都不安全。第33组24

10、分30秒25分59秒外景画外音。龙溪村已经成为瓦砾。碰到留守的村民,下山卖猪。采访卖猪村民。村民说没法生活下去了。第34组26分27分16秒外景采访乡长周光辉,乡长说耕地在震后全部垮塌。下午2点,乡长还发现了新的裂缝。画外音:下山路被塌方冲掉,只有靠塌方体下山。第35组27分17秒27分38秒外景,记者讲诉三个村子的次生灾害非常严重,山体还在不断垮塌,雨季会导致泥石流和堰塞湖,还有6个村子因为情况危险,无法进入。第36组27分39秒29分18秒外景画外音。去往草坡乡的路被地震整体摧毁,路旁形成小的围堰体。采访某人员,去往草坡乡的路7.5公里形成3个围堰。画外音:不断塌方影响了修路。采访陶遂贵,

11、陶说汶川的路的抢修难度是北川的20倍以上,打通道路很简单,保通道路很难。建议地质条件稳固了再修。第37组29分19秒30分12秒外景画外音。雁门乡爆发了泥石流。采访雁门乡党支部书记尚贤禄,尚贤禄说情况很危险。第38组30分13秒31分16秒外景画外音:多个乡镇需要转移紧急避险。采访转移灾民,山体还在垮塌,不能入睡。(小孩哭着说住到安全的地方)第39组31分17秒31分40秒采访吴光旭。吴说这个安置区不能保证这个地方的安全,容易有洪水和垮塌,还可能形成堰塞湖。第40组31分50秒33分06秒外景画外音。引出问题:历史上汶川多次受到地质灾害得以存续,为何今天重建面临艰难选择?采访某人员,说到依山而

12、建,无法向外发展。采访建行人员,山体垮塌,十分担心。画外音:渑池中学因为依山而建,在地震时,山体垮塌的巨石使3个在操场避难的孩子遇难。第41组33分07秒34分09秒山顶采访尹稚,尹稚指出山谷出口扇形处如果发生泥石流,下面建筑荡然无存。当时没有意识才会选择建在那里。第42组34分10秒34分50秒采访堂溪乡乡长周光辉。周光辉说这个寨子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区,不适合人居住。第43组34分51秒35分05秒外景画外音:讲诉汶川历史发展情况。第44组35分07秒36分22秒采访尹稚。尹稚提到“救灾要急,重建要缓。”要把灾害引发的各种矛盾搞清楚之后再建。第45组36分23秒36分40秒采访副县长张通荣,灾

13、害易发区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应该引起重视,不然还会造成影响。第46组36分41秒37分33秒外景采访。村民刻碑纪念5.12和感谢党和人民。第47组37分34秒37分55秒画外音:汶川绝大多数地区不适合人居,不适合建设大规模城镇。但张信宝认为这一观点不宜公开发表而且也不宜公开汶川异地重建的观点。第48组37分56秒38分32秒采访张信宝。张信宝说异地重建要搬很多人,我们国家哪给他们搬去。“民众有权力知道真相。”张信宝说,民众判断力有限,专家不应该让民众产生恐慌。第49组38分33秒39分7秒采访尹稚。尹稚说中央表现出相当强的信息公开意识。维持很高的透明度,民主进程向前推进的一个过程。第50组39

14、分17秒40分30秒画外音引出当地也有反对异地重建。采访孟军,孟军说中国人口压力大,土地资源贫瘠,把一群人搬到另一群人住的地方会过得不好。应该问居民是怎么样的离开?第51组40分31秒41分31秒采访安置点村民想法。村民都说只要安全就愿意去。“移居会不会使文化丢失?”村民说我们只有在一起就不会丢失,都有会交流遗传。第52组41分32秒42分3秒采访张通荣。移居根据老百姓自愿和社会的引导。通过基层组织和人大代表去搜集老百姓的意见。第53组42分4秒42分23秒画外音:外迁涉及到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的土地调度。第54组42分26秒结束采访尹稚。尹稚说最重要的是利益的重新划分,但他们是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

15、,让老百姓有个安全的生存空间。应以人的生命代价优先,规避这些自然灾害。“会不会太理想化了?”总结:从整个视频节目的策划来看,摄制组是站在尹稚这边,觉得应该原址重建的。从视频画面来看:视频中所有尹稚出场没有一处在是暗光下拍摄的,要嘛是在外景现场,要嘛是在办公室的略微仰拍,给观众完全树立一个正面高大的形象,也潜意识的告诉观众:这个人说的都是正确的。当然这个代表的是中央,SO中央也是正确的。而张信宝的出场,除了在办公室还是在办公室,而且都是逆光,一张黑脸,柴静反而是顺光。这无疑潜意识告诉观众,这个专家说的是错的,没有根据的。从专家表现来看:尹稚显得平静得多,一副沉着冷静且看起来很权威的样子;而张信宝则显得过于激动,自大自傲,自以为是,一副伪专家的样子。从回答的内容来看:尹稚提到的更多的是实地勘测,强调的尊重生命和科学,用词都是“尊重生命”“尊重科学” “以老百姓生命的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