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拓展知识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292759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体力学拓展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流体力学拓展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体力学拓展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力学拓展知识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次流二次流式指在主流动区域内所出现的一种与主流性质不同的从属流动,它的产生原因很多,表现也比 较复杂,例如圆形开口容器与弯曲通道中的流动,非圆形横截面直管道的湍流流动和固体在流体中作 震荡运动时均可能产生二次流动,它们分别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类二次流,这里仅介绍一些与第一 类有关的情况。大约公元前460年前后,希腊哲学家与政治家恩贝多利(492-432B.C.)在观察自然界的旋风和搅动圆形 容器中的液体使其沿固壁转动时,发现在过中心轴的横截面上出现一对称环流,如果液体中含有沙粒或 茶叶等固体物质,只要它们的重量超过自身的浮力,这些物质就会迁移至底部中心并积存在那里,这一 现象现称为”茶杯现象

2、”当时他片面地认为是由于液体在固壁上黏附作用引起的1857年,J.汤姆森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1876-1877年他又研究了一些与此类似的流动,如流体在 弯管河道与管道中的流动,并用实验证明了他的解释,1868年,J. V.布心捏斯克也研究了摩擦阻力对这类 流动的影响,他们均认为摩擦阻力会使流动产生横向速度分量从而改变六场的速度分布,同时也认为为 了保持流体运动必须在径向有一压强梯度以平衡流体的离心力.流动为一自由涡,中心处的速度最高,压强最低,很显然,底面附近的压强较页面附近的为高,这样,在底 面附近,流体就有从侧壁流向中心,再沿中心轴附近从底面向上流向液面的趋势.底面附近的速度远较液面

3、附近的为低,即前者的离心力较为后者小同时,自由液面为一常压,在它与附 壁层和较大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液面下方的高速流通将部队地从中心流向侧壁,再沿着侧壁往下讲侧 壁附壁层内运动缓慢的流体驱走自己的速度也迅速下降,并在侧壁附壁层作缓慢运动,这样,就形成了 二次流.几乎与贝恩多克里同时,我国春秋末战国初(约475年B.C)所编著的考工记?匠人一书中,就有人们 对于弯曲水流认识的记载如“欲为渊,则句为矩,郑玄注释为水大曲则流转,流转则其下成渊”清人 程瑶田则解释为,在弯曲的水流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体的重心将略向上或向外移动,使河流凹 岸的水位增高,凸岸的水位下降,即在河床的横截面上形成水位差,使

4、下层含粗砂的水流由凹岸流向 凸岸并转而向上,上层含细沙的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一侧,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一原理早在许多著名的 灌溉工程中加以应用,如公元前246年韩国水工郑国为秦国设计引泾入洛的郑国渠,渠首取在泾水凹 岸稍偏下游的地方,使一切初沙石积沉在那里,免得进入渠道后造成堵塞。又如公元前251年,由李 冰主持建造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它由鱼咀,飞沙堰和宝瓶口三部分组成。岷江从西北方向来鱼咀将其 分为内江和外江,并由此转向正南,飞沙堰位于内江西侧凸岸,上层水流的合速度指向东南方向,正 对宝瓶口以便取水,而下层水流的合速度指向西南方向,正对飞沙堰及排沙渠道,这样就实现了“正 面取水,侧面排沙”的目标。再如隋代(581618A.D.)宇文岂在治理位于洛阳南方的洛水时,将原为 由西向东直流的洛水,改为在洛阳东南转向东北流,并在转弯处采用堰月形河道,使洛阳位于洛水凸岸 一侧,以增加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