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289670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要求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课标解读1.?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属“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相关内容。根据课标要求 ,学生能够:(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2)认同优生优育。能够说出我国?婚姻法?中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的法律规定;并认同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的有效方法。第七单元讲的是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开展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根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根本知识 ,对于学

2、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作用。2.从新版教材是如何表达新课标要求的角度来看。这一节的内容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和深入 ,是本章的难点之一。学生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很陌生 ,所以 ,本课从生活实际出发 ,通过分析典型实例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增强感性认识 ,加强合作学习 ,鼓励大胆猜测 ,在教师的帮助或引导下 ,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重点难点。教材安排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目的是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结果 ,理解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以及基因传递的特点。在此根底上 ,使学生了解近亲结婚两个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时机大大增加 ,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时机大大提高 ,从而认

3、同“禁止近亲结婚和婚前、孕前体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2.概述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的根本遗传规律。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4.描述孟德尔及其豌豆杂交实验。能力目标1.尝试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进行分析、思考、推理 ,逐步得出结论。2.运用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在生活中自觉运用生物学知识的意识。2.认同优生优育的观点。重点难点重点1.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难点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2.禁止近亲结婚

4、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包括孟德尔生平介绍的资料 ,常见人类隐性遗传病的资料 ,色盲检测图等)。学生准备:硬币。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生物的性状和生物的相对性状已形成了初步的概念 ,并了解基因控制性状。同时学生了解很多生物遗传的现象 ,对“性状究竟是怎样遗传的?充满了好奇。所以 ,他们已经具备了到达本节教学目的的根本条件。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有限 ,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很陌生 ,本节内容相比照拟抽象 ,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一方面要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 ,要从实际出发 ,创设问题情境 ,由浅入深 ,化抽象为具体 ,做好知识铺垫

5、 ,不断进行引导 ,逐步得出结论。并通过概率的线索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逐步理解孟德尔对实验现象解释的合理性、科学性。通过对孟德尔及孟德尔实验的介绍 ,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渗透。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用事实和科学数据使学生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 ,认同优生优育 ,认同婚前体检。 案例一 教学过程简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图片展示展示两幅图片。图一:父亲双眼皮 ,母亲单眼皮 ,孩子双眼皮;图二:父亲双眼皮 ,母亲双眼皮 ,孩子却单眼皮。提出问题:1.第一幅所示的现象是怎么回事?是母亲没有把自己的基因传给孩子

6、吗?2.第二幅中的孩子是这对夫妇亲生的吗?学生先推测 ,然后教师再引导:这样的问题不能靠推测 ,科学家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引出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进行思考、讨论并做出推测。引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新课教学1认识孟德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孟德尔的简介:150多年前 ,一位奥地利的修道士进行了大量的植物杂交实验 ,其中以豌豆杂交实验最为成功。经过整整8年(18581865)的不懈努力 ,他终于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 ,揭示出遗传学的根本规律。后人把这位奥地利修道士称为“遗传学之父。他就是孟德尔。学生通过阅读Mendel的简介 ,认识到兴趣是学习的最好

7、老师。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实验材料实物展示豌豆。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他选择了适合的实验材料豌豆。豌豆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大家见过豌豆吗?教师出示豌豆的资料 ,带学生一起分析豌豆的优点:(1)豌豆易于栽培;(2)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而且是闭花传粉 ,也就是说豌豆花在花未开时就已经完成了授粉 ,这样就不会受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说在自然条件下 ,豌豆是纯种的;(3)另外 ,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比方植株的高矮差异很大;(4)花比拟大 ,适合进行人工实验等。认识豌豆。知识铺垫。3.实验方法豌豆有很多性状 ,孟德尔每次只研究一种性状 ,即单因子实验

8、分析法。并且孟德尔还巧妙地设计了杂交实验的方法。什么是杂交实验呢?就是不让豌豆自花传粉 ,而是把一株豌豆的花粉传给另外一株豌豆。那该怎么操作呢?在豌豆自花传粉之前 ,先把一株豌豆的雄蕊去掉 ,这一步叫“去雄。然后再把别的豌豆的花粉涂抹在这一株豌豆雌蕊的柱头上 ,这一步为“人工授粉。在实际操作中 ,还要把经过授粉的花进行“套袋处理 ,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了解实验方法。学生思考 ,得出结论:套袋要在豌豆自花传粉之前进行 ,是为了防止其他花粉进入 ,干扰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法和过程。4.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了解了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孟德尔是如何进行豌豆杂交试验的。豌豆的高

9、茎和矮茎这是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茎高差异非常大 ,很容易观察。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反之) ,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提问:种下去的种子会是长成高茎还是矮茎呢?还是高矮都有?会不会长成中等高度呢?结果:杂交后的种子长成的植株都是高的。学生思考。学生猜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4.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矮茎性状是消失了还是藏起来了?带着疑问 ,孟德尔种下了子一代的种子。这次他没有做杂交 ,而是让豌豆自然生长 ,自花传粉 ,叫作自交。获得的子二代的种子再种下去 ,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也有矮 ,不过矮的要少得多。学生猜测。5.实验结果分析分析:杂交的后代

10、 ,子一代只表现高茎性状不表现矮茎性状 ,而子一代自交之后在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 ,只是高得多 ,矮的少 ,大约是31。这说明矮茎性状并没有消失 ,而是隐藏起来了。我们把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 ,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作显性性状 ,如高茎 ,未表现的性状叫作隐性性状 ,如矮茎。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来控制的 ,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来控制的 ,习惯上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来表示 ,如D ,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如d。我们今天的课题就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 ,性状是由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来控制的 ,也就是说纯种的高茎是由DD控制 ,纯种的矮茎是由dd控制 ,

11、而生殖细胞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 ,根据这个原那么 ,请同学们:(1)写一写高矮杂交获得子一代的基因表达形式。(2)那子二代如何用基因的形式表达?(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来写遗传图解。)子二代中显性和隐性性状的比例大约为31 ,这是一种规律呢还是一种偶然现象呢?孟德尔还做了其他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我们把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放在一起来看 ,你会发现什么规律吗? 学生分析得出显隐为31 ,说明这是有规律的 ,绝不是偶然现象。突破难点。让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大胆猜测。学生练习画遗传图解 ,计算显隐性的比例。引导学生善于观察 ,找规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5.实

12、验结果分析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小活动掷硬币 ,统计正反面朝上的次数。这是概率事件。孟德尔也是用概率的思想进行分析的:杂交子1代产生的卵细胞携带D的概率为 ,携带d的概率是;杂交子1代产生的精子细胞携带D的概率为 ,携带d的概率是 ,而精子细胞和卵细胞彼此相遇的时机均等。所以会出现以下的结果。配子DdDDDDddDddd基因组成会有DD、Dd、dd三种 ,而表现出来的性状那么是3高1矮。掷硬币 ,记录结果、组长统计。统计的投掷次数越多 ,正反面朝上的比例越是接近11。让学生认识到学科之间的联系 ,多学科的综合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6.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在

13、孟德尔以前 ,至少有100年的时间 ,许多科学家曾试图解释生物性状是如何遗传的 ,但都没有成功。(1)孟德尔选择了适合的实验材料豌豆。(2)将数学统计方法用于遗传分析是孟德尔的首创。这也是数学在生物学领域里的第一次突破。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 ,不仅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还需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研究方法。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成功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渗透。7.知识应用二十世纪初 ,孟德尔遗传规律在其他植物中得到证实 ,之后 ,在昆虫、鸟类以及哺乳动物的遗传实验中也得到验证。提问:那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适用于人类吗?课堂一开始我们所列举的单眼皮、双眼皮的遗传问题 ,同学们自己试着

14、写一写基因的遗传特点。眼皮的单双并不太重要 ,如果是致病的性状出现了该怎么办呢?也就是说一对健康的夫妇有没有可能生下有病的孩子呢?AaAa配子AaAAAAaaAaaa引导学生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知识稳固 ,培养能力。8.禁止近亲结婚图片展示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红绿色盲等病人的图片。出示非近亲结婚与表兄妹结婚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数据。提问:非近亲结婚隐性遗传病该怎样预防?自2019年取消强制婚检以来 ,婚检率大大降低 ,随之而来的是新生儿出现缺陷率的明显上升。通过婚前体检 ,可以发现哪些疾病不能结婚 ,哪些疾病须治愈后才可结婚 ,哪些疾病能结婚但不能生育 ,哪些疾病在怀孕时需作产前胎儿诊断等等 ,从而使婚姻更美满更幸福。了解我国禁止近亲结婚的法律规定。认识婚前体检的重要性。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认同婚前体检。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总结归纳 ,梳理知识网络。学习方法的指导。板书设计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实验材料(2)实验方法(3)实验结果的处理(4)实验现象的解释(5)实验结论的得出2.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课后反思本教案的导入能够把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从而让学生学得有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