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28614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八大家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唐宋八大家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唐宋八大家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唐宋八大家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唐宋八大家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宋八大家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八大家知识点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之基础知识积累祭十二郎文一、通假字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美味食物)2、零丁孤苦(通”,孤苦无靠)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死)4、敛不凭其棺(通“”,给死人穿衣入棺)二、一词多义1、诚:乃能衔哀致诚(,名词) 诚知其如此(,连词) 所谓天者诚难测(,副词)2、幸:皆不幸早世(,形容词)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动词)3、以:以为虽暂相别(,动词)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介词)4、省:不省所怙(,动词)汝来省吾(,动词)5、孤:吾少孤(,动词) 零丁孤苦(,形容词)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名词)6、长:吾少孤,及长(,动词)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形容词) 长吾

2、女与汝女(,动词)7、终: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动词)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副词)8、致:乃能衔哀致诚(,动词)将成家而致汝(,使动)9、就: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动词)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动词)10、知:而寿者不可知矣(,动词) 死而有知(,名词) 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动词)11、其: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代词) 诚知其如此(,代词)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副词) 其信然邪?其梦邪?(,动词) 又可冀其成立邪(,代词) 其又何尤? (,代词)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副词) 敛不凭其棺(,代词)其的用法其一、代词1. 人称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或物,相当于“名词+之”

3、,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其,代嫂嫂)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其,代韩会)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代死讯)(2) 有时活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其,代十二郎)2、指示代词。(1)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其二、语气副词(用在句首或谓语前)1、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呜呼!其信然矣!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2、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如吾之哀者,其能久

4、存乎?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其三、连词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2、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还是”。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三、词类活用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2、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4、而视茫茫()5、将成家而致汝()6、强者夭而病者全乎()7、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四、古今异义的词1、将成家而致汝 成家:古:安家。今:男子结婚。2、吾与汝俱少年少年:古:青年男子。今: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3、志气日益微志气:义:精神。今: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几何:古:

5、多少。今:几何学。5、少而强者不可保强者古:强壮的人(生理上)。今:坚强的人(心理上)。6、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古:成长立业。今:创立,有根据。五、文言句式1、惟兄嫂是依(惟是,宾语前置)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词结构后置)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宾语前置)4、从兄嫂归葬(于)河阳(省略句)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其,固定格式,表选择,是还是)6、未可以为信也(省略句。“以”之后省略宾语“之”)7、吾念,汝从于东(省略句。即“汝从我于东”)六、难句翻译1、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译:2、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译:3、吾去汴州,汝不果来。译: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shO

6、ng)之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译:5、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译:6、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译:7、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译:8、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译:送李愿归盘谷序一、通假字1、才畯满前(通“”)2、秀外而惠中(通”)二、词类活用)1、则树旗旄(2、武夫前呵(3、处污秽而不羞(4、濯清泉以自洁(5、飘轻裾,翳长袖(6、升高而望远(7、 美可茹鲜可食(三、古今异义的词1、进退百官(古今:任免、升降)2、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古今:把持权利)3、奔走于形势之途(古今:地位和权势)四、文言句式1、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被动)2、起居无时,惟适之安(宾语前置)3、车服不维,刀锯不加

7、(被动)4、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宾语前置)5、用力于当世者(介宾后置)6、触刑辟而诛戮(被动)7、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定语后置)五、难句翻译 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译: 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译: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译: 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译: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译: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译: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译: 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句读问题)也可读为: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较好)译:译: 柳子

8、厚墓志铭一、通假字1、 崭然(高峻突出貌)见()头角2、 学问不厌()二、重要实词1、 亦在遣中()2、当诣()播州3、 吾不忍梦得之穷()4、无辞()以白其大人5、将拜疏()6、死不恨()7、 梦得於是改刺()连州8、酒食游戏相征()逐()9、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10、不一引()手救11、闻子厚之风()12、亦可以少()愧矣13、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14、交口()荐誉()之15、其()得归葬也16、行立有节概()17、重然诺()18、子厚亦为之尽()19、竟()赖其力20、遵从而家()焉21、逮()其死不去22、又将经纪()其家23、庶几()有始终者24、又偕()

9、出为刺史25、是岂不足()为政邪26、其俗以男女质()钱27、子本相侔()28、子厚与设方计()29、悉()令赎归30、比()一岁31、益()自刻苦32、务()记览33、泛滥()停蓄()34、俊杰廉悍()35、出入()经史百子36、踔厉风发()37、不自贵重顾藉()38、谓功业可立就()39、故坐()废退40、故卒()死于穷裔()41、亦自不斥()42、必不能自力()43、孰得孰()失三、重要虚词1、士穷乃()见节义2、愿以()柳易播3、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4、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5、以(事母弃太常博士6、免而归者且()千人7、因()其土俗8、皆以)子厚为师)博学宏词)彼易此)子厚在台省时)子厚得所愿)石焉(兼词,于之,在那里)者)出)赎)其法于他州)今古)其座人)9、其后以(10、以(11、使(12、虽使(四、古今异义1、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2、悉有法度(3、虽少年,已自成人(五、词类活用1、又下(2、例(3、约不时(4、观察使下(5、议论证据(6、率(每每)常屈(7、穷不极(六、特殊句式()为文词者)可观)1、求为县令( )江南(省略句)2、 一时皆慕()与之交。(省略句)3、而自肆于山水间(状语后置句)4、材不为世用(被动句)5、为将相于一时(状语后置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