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3.2 氮的循环教学设计3 鲁科版必修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28553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3.2 氮的循环教学设计3 鲁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化学 3.2 氮的循环教学设计3 鲁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3.2 氮的循环教学设计3 鲁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3.2 氮的循环教学设计3 鲁科版必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 氮的循环(3)氮的循环第三课时 硝酸【复习引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制得NH3?如果实验室要制得少量NH3,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由于氮气与氢气反应条件不易获得,加热铵盐制得的NH3又不纯,故实验室选择铵盐与碱反应来制得少量氨气。)【学生展示】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2NH4Cl+Ca(OH)22 NH3 +CaCl2+2H2O(2)发生装置固体+固体型(3)干燥剂碱石灰或无水CaCl2(4)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5)验满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6)尾气处理用水吸收:用水吸收氨气时,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2、讲述】 工业三酸之一的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它的性质。【板书】 五、硝酸及其应用【实验1】 取一瓶浓硝酸,打开瓶盖,小心的扇闻浓硝酸的气味。【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4mol/L的稀硝酸和14mol/L的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实验3】 将实验2中的金属铜换成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交流讨论】用多媒体投影所要讨论的问题: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下列表格:实 验实 验 现 象结 论实验1实验2实验32、通过实验探究,你对硝酸的氧化性有了

3、哪些认识?3、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为什么?4、归纳硝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归纳板书】 学生归纳,老师点评并板书1、物理性质:纯硝酸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熔沸点低,密度比水大。2、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4HNO3 2H2O+4NO2+O2(2)强氧化性:(规律:浓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2,稀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产物与硝酸的浓度有关。)与金属反应除金、铂、钛外(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钝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如碳)反应C+4HNO3(浓)CO2+4NO2+2

4、H2O通常情况下,浓、稀硝酸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有何规律? 浓硝酸通常被还原为NO2、稀硝酸通常被还原为NO,故相同条件下,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的氧化性,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阐述你的理由。【指导阅读】阅读P78-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的影响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酸雨、光化学烟雾、富营养化)【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完成教材第81页的“概括整合”。【课堂练习】导学案习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周五,面临着一周的疲惫,学生在周五都显得比较兴奋,但是普遍表现出浮躁的状态,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回答积极,反应强烈,但是真正落实的不多,记住的很少,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知识点的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