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设备检修措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28543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采工作面设备检修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综采工作面设备检修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综采工作面设备检修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综采工作面设备检修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综采工作面设备检修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采工作面设备检修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工作面设备检修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采工作面设备检修工作安全技术措施第一部分设备检修一般规定1、工作面所有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作业资格证后方 可上岗。2、各工种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技术特征、传 动系统、液压系统等,会熟练操作,会一般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3、所有作业人员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熟知本岗位存在的 危险源。4、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交班时本班出现的问题还没有处理 完时要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5、在作业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听从指挥(违章指挥除外),集 中精力,严守岗位,作好自保、互保和联保工作,确保整个作业过程 的安全。6、严格执行设备点检制度和设备润滑制度,按照完好的标准维护 和保养设备。

2、7、检修工操作时应不少于2人;两个或以上工种联合作业时,必 须指定专人统一指挥。8、设备检修前,检修人员必须对作业地点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 查,坚持“敲帮问顶”,确认无危险后,方可进行作业。9、设备检修前,要将检修所需的备件、工器具等准备齐全,需要 专用工具拆装的部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并确保工器具安全可靠。10、设备检修前,检修人员必须确保检修设备及可能威胁到检修 工作安全的其他相关设备要停电、停液,并闭锁,并有专人看护闭锁或 电源,严格执行“谁闭锁谁解锁”制度。11、对大型设备进行维修时,首先应对该设备的电气设备进行停 电、验电、挂接地线、悬挂警示牌和设置护栏。12、设备检修前,检修负责人要

3、向检修人员说明检修内容、人员 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项。13、设备检修前,检修人员应保证作业地点环境清洁,无影响检 修工作的粉尘和杂物,必要时要对检修范围洒水灭尘。14、设备检修时,需要拖、拉、抬、撬设备重物时,要由专人统 一指挥,作业人员要站位合理,使用工器具得当,人员要相互照应且躲 开受力方向,以防发生意外。15、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或闭锁检修设备的供电、供液等,并 悬挂“有人作业”警示牌。16、设备检修时,传递工件、工具要待对方接妥后送件人方可松 手,远距离或向高处(低处)传递时,要通过吊绳或亲手传递,严禁抛 掷。17、设备检修时,各工种要密切配合,防止误操作、误启动造成 意外伤害。18、设备

4、检修时,若确实需要启动某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明确影 响范围,并通过工作面喊话器通知影响范围内的作业人员,确认执行元件运行范围内无其他作业人员后,方可启动。19、设备检修时,严禁空顶作业,随时检查支架、顶板、煤壁情 况,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处理。20、设备检修时,拆卸的零部件,应放置于指定的位置,不得有爱 作业和通行,物件放置要稳妥。对有相对固定位置或对号入座的零部 件,拆卸前应做好标记,以防装配错误。21、拆卸或更换较大的零部件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止下落和下滑 的措施。拆卸有弹性、偏重或易滚动的机件时,应有安全防护设施。22、设备检修时,需要打开机盖、箱盖和加油、换油时,必须遮盖 好,以防落入杂

5、物、淋水等。油脂的牌号、用途和质量应符合规定,并 做好有关数据的记录工作。23、检修结束后,要对工具、材料、换下的零部件等进行清点,对 设备内部进行全面检查,不得把无关的零件、工具等物品遗留在机腔 内,24、检修结束后,应会同司机及使用维护负责人共同验收,发现 质量不合格,应及时处理。25、检修结束后,应制定专人对检修过程中临时拆除、甩掉的保护 装置进行恢复、检查,并确保安全可靠。26、设备检修后的试运转工作要由专人统一指挥,在主要部位要 派专人监视,监视人员应特别注意轴承等转动部分的润滑及温度情况、转动及传动部分的震动和转动声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7、检修电气设备1 )必须首先切断设备

6、电源,将开关闭锁,悬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严禁带电作业、搬运和约时送电。2)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并挂牌管理。 无人值班的地方必须设专人看管送电开关和闭锁,防止有人误送电。3)检修前,必须用供电电压相符的测电笔进行测试,并按规定 执行验电、放电、挂接地线等安全措施。对高压电气进行验电时,必须 戴绝缘手套,使用电压等级合适且合格的验电器,在检修设备进出线两 侧各相分别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的设备上进行试验,确保 验电器 良好。4)排除有威胁人身安全的设备故障或按规定需要监护的作业时, 要由两人以上配合作业。5)一台总开关向多台设备和多地点供电,检修完毕需要送电时, 必须

7、确认所供范围内无其他人员作业时,方可送电。6)将检修设备停电,必须把各方面的电源完全断开,禁止在只经 开关断开电源的设备上工作,必须拉开刀闸,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 的断开点。与停电设备有关的变压器和电压感互器,必须从高、低压侧 断开,防止向停电检修的设备反送电。7)检修部分若分为几个在电气设备上不相连的部分,则各段应 分别验电并接地短路。8)在检修设备上或一经合闸即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和刀闸的 操 作手把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识牌。28、检修液压设备1)检修液压设备时,必须先卸压。2)更换液压管路密封件时,管口不能对人。29、重物起吊1)重物起吊、搬用工作必须由专人指挥监护,

8、负责人必须向作业 人员讲清手语、口令的有关规定;作业人员必须集中精力,听从指挥, 行动统一。2)起吊重物所用的倒链、吊环、卡具、绳索等工具必须进行定期 试验,每次使用前,施工负责人要认真检查工具的完好性,不合格严禁 使用。3)吊环必须为封闭环,吊装用钢丝绳若用绳卡连接,绳卡必须 正 反打不少于3处。4)起吊前,施工负责人必须检查起吊梁是否牢固可靠,起吊工 具 的承受力不得小于起吊物重量的1.5倍。5)起吊前,施工负责人必须确保起吊物下方、运动前方等不安全 地方不得有其他人员。6)起吊前,要先进行1 2次试吊,检查起吊物是否捆绑牢固、平 稳,起吊工具是否有异常,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继续起吊。防止

9、断 绳、断链、断钩伤人。30、登高作业1)登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质量合格的安全带(h1.8m ),安全带 固定端必须牢固可靠,并有专人监护作业。2)登高作业时,必须搭设牢固可靠的作业平台,并有防滑、防倒 措施3)除必须的操作工具外,作业平台不得堆积其他杂物。4)借助设备进行登高作业时,必须确保设备停电闭锁,牢固稳安。第二部分检修措施采煤机检修安全技术措施一、主要危险源:1、检修前未对刮板机、煤机、液压支架停电闭锁,未设专人监护;2、采煤机检修范围内支架伸缩梁及护帮板未打出,未闭锁;3、进入煤帮侧作业时,未检查顶板支护情况,未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将顶帮醒煤、活矸清理;4、煤机油脂未专桶专用;5、采煤

10、机加油时杂质进入设备;6、未检查各手把、按钮、旋转开关、遥控器及急停开关或检查不 到位;7、未检查显示器或检查不到位;8、未检查各滚筒截齿;9、启动采煤机时未检查电磁阀、齿轮泵运行声音;10、采煤机动作时,未警告采煤机附近人员;11、人员经过采煤机时操作方法不当;12、未检查采煤机)令却水量或检查不到位;13、未使用专用矿灯;14、遥控器失灵;15、防护用品不全;16、检修时,人员站位不当;17、采煤机开机前或进行各项动作前,未按要求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18、设备开停机不符合规定;19、有毒有害气体超限;20、检修液压管路方法不当;21、登高作业未系安全带22、检修时,未通知控制台司机将采煤机

11、停电闭锁;23、采煤机保护不齐全;24、检修工器具不符合规定;25、出现紧急情况未及时停机;26、检修采煤机各部件时未按要求拆卸、安装;27、采煤机检修完毕后,未及时停电闭锁;28、挡煤板液压锁损坏,不能自锁;29、挡煤板升起后,未插入挡销;30、升降挡煤板时,未和其他检修人员进行确认;31、升降挡煤板时,未检查周围作业环境;二、安全规定1、检修地点应选择在顶板完好、无片帮、淋水的地方进行。2、检修采煤机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3、打开采煤机电控箱和液压箱时必须有防止杂物落入的措施。4、更换采煤机大型部件或焊接、切割时,必须执行专项安全技术 措施。5、采煤机检修与支架检修平行作业时,必须保证

12、一定的安全距 离。6、油脂储存、运输必须防水、防尘。7、检修使用的棉纱、废油等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回收。8、检修过程中所使用的起吊工器具应安全可靠。9、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时,应执行专项安全技 术措施。10、两人及以上人员配合作业时,必须指定现场负责人统一指挥。11、准备好检修所需的工器具及备品、备件。12、检修前,按规定检查作业范围内瓦斯浓度。13、采煤机应停在预留检修机窝内,将采煤机滚筒降至底板上。并 将隔离手把打至“零”位,闭锁刮板输送机,打开采煤机防护盖、设防 护网并设专人监护顶板及煤帮。14、在进行采煤机检修和维护工作前,必须切断采煤机电源,闭 锁刮板输送机(同时闭锁两个以上有效闭锁键)并打出支架伸缩梁或互 帮板。将支架闭锁,并将煤壁及架间醒煤、活矸清除,严防片帮或顶板掉矸伤人。15、要求采煤机的通讯闭锁装置完好并处于闭锁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