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岗位人员聘任及管理办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283652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岗位人员聘任及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流动岗位人员聘任及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流动岗位人员聘任及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动岗位人员聘任及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岗位人员聘任及管理办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根据中央、xx有关部门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用人制度改革的一系列精神, 为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人才使用、培养和鼓励机制,健全、标准我 所的人员聘任制度,特制定本方法。2. 流动岗位人员是指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额定编制中,30%的用于聘用流动岗位 研究人员。3. 流动岗位研究人员的聘用要坚持“按需设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按岗定 酬原那么。4. 流动岗位研究人员的招聘可采用推荐和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5. 流动岗位人员不应突破核定编制数额单位编制的30%。二、流动岗位人员的根本条件6.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为我国科学事业现代化和地球科 学事业开展献身的精神;7.

2、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8. 流动岗位的高级研究人员一般应是国内外在相关学科研究中成绩卓著的专家学者;中级研究人员一般应具有大学以上的学历或中级以上专 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读研究生也可作为流动岗位 人员聘用。9. 具有履行研究岗位职责的能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年龄一般应在60岁以下。三、聘用程序10. 聘用流动岗位研究人员首先由工程、课题组根据工作需要提出书面申请,并报所科技处、人事处审核。申请中应明确拟聘岗位、岗位职责 要求、拟聘用期限、拟提供的工资待遇等条件。11. 推荐聘用:主要指聘用本单位熟习的科

3、技人员、在本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 在职研究生博士、硕士及本单位其他未进入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聘 人工程课题组,应按规定要求提供推荐人选的有关材料,如个人简历、工作业 绩、成果、研究方向等。单位人事部门和科技部门根据本所学科结构、岗位设置情 况、工程课题组需要程度等提出聘任建议,交所行政会议研究决定。12. 公开招聘:主要指聘用本单位缺乏或缺乏的专门科技人才。单位人事部门根据拟招聘岗位和岗位条件要求通过不同形式和渠道进行公开招 聘。公开招聘一般要经过发布信息、资格审查、公开辩论、考察了解、研究决定等 步骤。四、流动岗位人员的管理13. 流动岗位研究人员必须与所签订书面聘用合同。合同应明确规

4、定:1聘用合同期限;2聘用岗位及其职责要求;3工资及福利待遇;4岗位聘用合同变更和终止条件;5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聘用期限应与实际工作任务期限一致,一般不超过3年。14. 流动人员的待遇1流动岗位人员所定向招收的研究生除外的人事关系实行人事代理;2流动岗位的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的任职标准参照所固定岗位的相应标准;3流动岗位人员的工资采用协议工资制度,研究员工资一般不超过3500元/月,副研究员一般不超过2800元/月,助理研究员一般不超 过XX元/月,其中50%由所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事业费中列支,其余50%由工程 课题经费支付其中,50%计入绩效工资。特殊流动岗位人员的待遇由所规 定。

5、4如工程课题需要,所招收的定向研究生可作为流动岗位人员受聘参与课 题研究,博士生工资一般不超过1000元/月,硕士生一般不超过800元/月,其中 50%由中心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事业费中列支,其余50%由工程课题经费支 付其中,50%计入绩效工资。5流动岗位人员的社会保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在国家没有明确规定时,由 双方协商并写入聘用合同;15. 流动岗位研究人员应遵守院、所的规章制度,严格履行聘用合同的所有条 款。16. 流动岗位研究人员与固定人员一样,按照所非营利机构科研人员的考核标 准参加年度考核,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可终止聘用合同。17. 合同期满后,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双向选择的原那么,双方可续订聘任合同。18. 连续两次作为流动岗位聘用,或作为流动岗位聘用三年以上的科技人员可 申请转为所固定人员编制。经所按有关程序讨论同意后,由人事部门负责办理有关 调入手续。五、其它19. 本方法适用于聘用进入所非营利科研机构的流动岗位研究人员。20. 本方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