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28105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6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56号 现批准工业 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7-2012,自2012 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2(1)、3.0.13、3.0.14(1、2、3、4、5 、6、7、8、11) 、4.6.2(3、4)、4.6.4、5.6.5(3)、8.1.7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 -93 同时废止 。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 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2、 GB501872012 1 总则 1. 0.1 为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做到技术先进、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布置合理,制定本规范 。 1. 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工业企业的总平面设计 。 1. 0.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因地制宜 ,合理布置 ,节约集约用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 。 1. 0.4 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并应减少改建 、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 。 1. 0.5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

3、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 0.1 工业企业 Industrial Enter prise 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 2. 0.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 General Layout Design o f Indu strial Enterprises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工程建设标准 ,工艺要求及物料流程,以及建厂地区地理、环境 、交通等条件 ,合理的选定厂址 ,统筹处理场地和安排各设施的空间位置 ,系统处理物流 、人流 、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设计工作 。 2. 0.3 厂址选择 Plant Site Selectio n 为拟建的工业企业选择既能满足生产需要 ,又能获

4、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场所的工作 。 2. 0.5 功能分区 Functional Zoning 将工业企业 各设施按 不同功能 和系统分 区布置,构 成一个相互 联系的有 机整体。 2. 0.10 运输线路 Tr ansport route 为完成特定物流而设置的专用铁路 、道路 、带式输送机 、管道等线路 。 2. 0.11 工业站 Industrial Railway Station 主要为工业 区或有大 量装卸作 业的工业 企业外部铁路 运输服务 的准轨铁 路车站。 2. 0.12 企业站 Enterprise Railway Station 主要为工业企业内部铁路运输服务

5、的准轨铁路车站 。 2. 0.15 管线综合布置 Integrated Pipeline Arr angement 根据管线的种类及技术要求 ,结合总平面布置合理地确定各种管线的走向及空间位置 ,协调各管线之间、管线与其它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布置合理的管网系统。 2. 0.16 排土场 Dump ing Site集中堆放剥离物的场所 ,指矿山采矿按一定排岩 (土)程序循环排弃的场所 。 2. 0.19 绿地率 Green Belt Ratio 厂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厂区总用地面积的比率 ()。 2. 0.20 安全距离 Safety Distance y 各设施之间为确保安全需设置

6、的最小距离 ,如防火、防爆、防撞、防滑坡距离等。 撞、防滑坡距离等 。3 厂址选择 3. 0.1 厂址选择应符合国家的工业布局、城镇(乡)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 3. 0.2 配套和服务工业企业的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废料场及环境保护工程 、施工基地等用地 ,应与厂区用地同时选择 。 3. 0.3 厂址选择应对原料、燃料及辅助材料的来源、产品流向、建设条件、经济、社会 、人文、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占地拆迁、对外协作 、施工条件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 3. 0.4 原料、燃料或产品运输量(特别)大的工业企

7、业,厂址宜靠近原料、燃料基地或产品主要销售地及协作条件好的地区 。 3. 0.5 厂址应有便利和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铁路、公路的连接,应便捷、工程量小 。临近江、河、湖、海的厂址,通航条件满足企业运输要求时,应尽量利用水运 ,且厂址宜靠近适合建设码头的地段 。 3. 0.6 厂址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所必需的水源和电源。水源和电源与厂址之间的管线连接应尽量短捷 ,且用水、用电量(特别)大的工业企业宜靠近水源及电源地 。 3. 0.7 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不应位于窝风地段 ,并应满足有关防护距离的要求 。 3. 0.8

8、 厂址应具有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 3. 0.9 厂址应满足近期建设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和适宜的建厂地形 ,并应根据工业企业远期发展规划的需要 ,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 3. 0.10 厂址应满足适宜的地形坡度,尽量避开自然地形复杂、自然坡度大的地段,应避免将盆地 、积水洼地作为厂址 。 3. 0.11 厂址应有利于同邻近工业企业和依托城镇在生产、交通运输、动力公用、机修和器材供应 、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协作 等方面的协作 。 3.0.12 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 、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当厂址不可避免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

9、的地带时,必 须采取防洪、排涝 措施; 2 凡受江 、河、潮、海洪水、潮水或山洪威胁的工业企业,防洪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防洪标准 GB 50201 的有关规定。 3. 0.13 山区 建厂,当 厂址位于 山坡或山 脚处时,应 采取防止山 洪、泥石 流等自然灾害的 危害的加 固措施, 应对山坡的 稳定性等作 出地质灾害 的危险性 评估报告 。 3.0.14 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应选为厂址 : 1 发震断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及高于 9 度的地 震区; 2 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 地段; 3 采矿陷落(错动)区地表界限内; 4 爆破危险界限内; 5 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

10、 6 有严重放射性物质污染影响区; 7 生活居住 区、文教 区、水源 保护区、 名胜古迹、 风景游览区 、温泉、 疗养区 、自然保护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8 对飞机起 落、电台 通讯、电 视转播、 雷达导航和 重要的天文 、气象、 地震观 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影响的范围内; 9 很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地段 ,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地段和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地段等地质条件恶劣地段 ; 10 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 ; 11 受海啸或湖涌危害的地区。4 总体规划 4.1 一般规定 4.1.1 工业企业总体规 划,应结合工业企业所在区域的技术经济、自然条件等进行编制 ,并应满足生产 、运输 、防

11、震 、防洪 、防火 、安全 、卫生 、环境保护 、发展循环经济和职工生活的需要 ,应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 ,择优确定 。 4.1.2 工业企业总体规 划,应符合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有条件时 ,规划应与城乡和邻近工业企业在生产、交通运输、动力公用、机修和器材供应 、综合利用及生活设施等方面进行协作 。 4.1.3 厂区 、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防洪排涝、废料场、尾矿场、排土场 、环境保护工程和综合利用场地等,均应同时规划。当有的大型工业企业必须设置施工基地时 ,亦应同时规划 。 4.1.4 工业企业总体规划,应贯彻节约集约用 地的原则,并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土地使用

12、审批程序 ,应利用荒地、劣地及非耕地,不应占用基本农田。分期建设时 ,总体规划应正确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近期应集中布置,远期应预留发展,应分期征地 ,并应合理有效利用土地 。 4.1.5 联合企业中不同 类型的工厂,应按生产性质、相互关系、协作条件等因素分区集中布置 。对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有害物质的工厂,应采取处理措施 。 4.2 防护距离 4.2.1 产生有害气体 、烟、雾、粉尘等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与居住区之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 3840 和有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 ,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卫生防护距离

13、用地应利用原有绿地 、水塘、河流、山岗和不利于建筑房屋的地带 ; 2 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应设置永久居住的房屋 ,并应绿化 。 4.2.2 产生开放型放射 性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的防护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 的有关规定。 4.2.3 民用爆破器材生 产企业的危险建筑物与保护对象的外部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安全设计规范 GB 50089 的有关规定。 4.2.4 产生高噪声的工 业企业,总体规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工业企 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 J87 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

14、的有关规定。 4.3 交通运输 4.3.1 交通运输的规划 ,应与企业所在地国家或地方交通运输规划相协调,并应符合工业企业总体规划要求 ,还应根据生产需要、当地交通运输现状和发展规划,结合自然条件与总平面布置要求,统筹安排,且应便于经营管理、兼顾地方客货运输 、方便职工通勤 ,并应为与相邻企业的协作创造条件 。 4.3.2 外部运输方式 ,应根据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外部交通运输条件、物料性质 、运量、流向、运距等因素,结合厂内运输要求,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 ,择优确定 。 4.3.3 铁路接轨点的位 置,应根据运量、货流和车流方向、工业企业位置及其总体规划和当地条件等 ,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业企业铁路与路网铁路接轨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 GBJ 12 的有关规定; 2 工业企业铁路不得与路网铁路或另一工业企业铁路的区间内正线接轨 ,在特殊情况下 ,有充分的技术经济依据,必须在该区间接轨时,应经该管铁路局或铁路局和工业企业铁路主管单位的同意 ,并应 在接轨点开设车站或设辅助所 ; 3 不得改变主要货流和车流的列车运行方向 ; 4 应有利于路 、厂和协作企业的运营管理 ; 5 应靠近工业企业 ,并应有利于接轨站、交接站、企业站(工业编组站)的合理布置 ,并应留有发展的余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