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产业经济学知识总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276369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博产业经济学知识总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博产业经济学知识总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博产业经济学知识总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博产业经济学知识总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博产业经济学知识总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博产业经济学知识总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博产业经济学知识总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第一节1、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2、规模经济、垄断与“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3、斯拉法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大企业内部生产力的扩展具有无限性。这种无限性的扩张具有对市场进行垄断的趋势。大企业是在收益递增的条件下经营的。企业

2、的生产规模越大,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越低。如果价格不变,企业则可能无限的扩大其产量,甚至占领整个市场。现实的市场存在着种种影响纯粹竞争的障碍,这些障碍都能使企业增加其垄断实力。 4、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垄断竞争理论该理论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样极端和互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在人们生存的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垄断和不同程度的竞争交织并存。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1、贝利和米恩斯对经济力集中的实证研究对股份制的发展更易于使资金集中到大企业从而造成经济力集中、扼杀竞争、价格刚性的问题进行了较具体的实证研究,为以后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重要参

3、考价值的研究。 2、勒纳等对垄断指标的研究勒纳于1934年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比较深入探讨了垄断力的测量方法及指标。贝恩正是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利润率测量垄断度,使垄断度成为推测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3、克拉克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克拉克认为,在不完全竞争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条件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反映了市场竞争与实现规模经济的矛盾。因此探索有效竞争条件的出发点就在于以现实中产生的条件为基础,寻找缩小企业背离程度(这种不协调)的方法和手段。 所谓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

4、系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4、梅森有效竞争的内涵和度量标准的研究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归纳为两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纳为市场绩效标准。 继贝恩之后,谢勒进一步总结了有关市场行为,从而弥补了贝恩产业组织一书中对市场行为论述的不足。他在1970年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在贝恩的基础上对SCP分析框架进行了完整系统的阐述,并指出了所谓的产业基本条件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揭示了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和产业基本条件的反馈效应。 二 哈弗学派 哈佛学派的SCP分

5、析框架1、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贝恩对进入壁垒的定义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现存厂商所享有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通过现存厂商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厂商的进入反映出来的。如规模经济、资本需求量和产品差异等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

6、行的最终经济效果。产业组织政策:为了促进资源在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配置以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制定用以引导和干预市场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的政策。 2、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政策主张 “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美国传统一些优势产业受到日本和亚洲一些国家冲击,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大型反托拉斯案件带来了巨额的诉讼费用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展开了有力批判三、对SCP范式的批判1、SCP范式是建立在跨部门的实证研究上得出的经验式结论,其核心思想是在

7、根本上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决定作用,进而对市场绩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集中度利润率”假说直接揭示了以集中度与进入壁垒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间的经验性关联。但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勒则对进入壁垒重新进行了定义,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由新进入企业承担而现有企业无须承担的额外成本,只要和现有的企业相比,新企业不遭受成本上的不利,那么进入就是自由的。 3、SCP范式无法提供对现实经济中广泛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普遍适用的分析框架。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面临着不完全信息,这为企业间的策略性相互性影响提供了市场条件。而SCP范式则通过对市场结构的判断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行为,这对于

8、寡头竞争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无能为力的。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一、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分析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 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这种不均衡状态在现实中只是暂时的。高集中度市场中的大企业必然具有高效率,而产生这种高效率主要在于大规模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优越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等因素。 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取得更高的生产效率,所以它们才能获得高额利润,并进而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

9、施蒂格勒把进入壁垒定义为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而市场中的现存企业不需负担的成本,即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由于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政策主张 一个政府对其合意的市场绩效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不参与,要让市场力量自动起调节作用。他们对政府在众多领域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应尽可能的减少政府对产业活动的干预,以扩大企业和私人的自由经济活动的范围。他们断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哈佛学派所认为的那样严重的垄断问题;生产日益集中在大企业手里,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大公司的高

10、利润完全可能是经营活动高效率的结果,而与市场垄断势力无关。 除个别部门外,芝加哥学派在原则上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进行干预,反对哈佛学派所主张的对长期存在的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采取分割政策和实行严格的兼并控制的做法。 他们认为,大企业的形成和生产的集中是通过企业内部或外部增长来实现的。他们认为,大企业的形成和生产的集中是通过企业内部或外部增长来实现的二、可竞争市场理论1982年,鲍莫尔以及帕恩查和伟利格3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合著并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标志着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形成。 良好的市场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

11、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 1、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当其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能够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沉没成本:企业进入市场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该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 一个完全可竞争市场的重要标志是对快速进入缺乏阻止力。因此,完全可竞争市场条件下理想的竞争,可以作用于所有的市场结构形态。市场是否是完全可竞争的,仅仅取决于是否存在沉没成本,而与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多少无关。 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由于沉

12、没成本为零,因此潜在的进入者为了追求利润会迅速地进入任何一个具有高额利润的部门,并能够在现存企业对进入作出反应前无摩擦地快速撤出,而且并不因此耗费特别的成本。这种进入形式通常被称为“打了就跑”策略(Hit and run entry)。鲍莫尔:即便倏忽易逝的盈利机会也不会被潜在的新进入者所忽视,因为他能在价格发生变动之前进入市场取得收益,然后在气候变得恶劣时不付任何代价地离开市场。潜在竞争压力的存在迫使现存企业无论处在何种市场结构形态中都只能遵循可维持定价原则,而完全可竞争市场的均衡,就是在现存企业的价格和市场地位的可持续(Sustainable)条件下达到的。这时,有效率的产业组织成为一种内

13、生的结果。2、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政策主张 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近似完全的可竞争市场中,自由放任政策比通常的反托拉斯政策和政府规制政策更为有效。在鲍莫尔等人看来,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三、 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米瑟斯、哈耶克、里奇、阿门塔诺、罗斯巴德新奥地利学派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基本持批判态度,和芝加哥学派一样也信奉自由主义,赞赏市场有秩序的结构,但在理解这种结构实际是怎样取得时,又按照自己独自的方法论对市场过程进行剖析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解市场时强调正在进行的经济过程,而不是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分析。他们认为现代的竞争均衡所假设存在的情况,其实应该是竞争过程的结果。 在新奥地利学派看来,完全竞争理论从各种假设案件出发是本末倒置,没有对竞争过程作出任何有用的解释。哈耶克指出,完全竞争概念的问题在于它描述了一个均衡的状态,却不谈导致均衡的竞争过程。 这一概念本身是有竞争之名而无竞争之实。四、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应用博弈论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可以说,产业组织经济学过去几年来在理论方面的重大进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博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