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272981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作业题七年级语文vv读奇文育人生,写佳作提品位vv 第二单元F学习生活七年级 班 姓名: 一、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纠纷( ) 惭ku( ) 感慨( ) 搓捻( ) 花团锦c( )gn g( ) 威慑( ) 停zh( ) 辉hung( )恍然大悟(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挤进门3.填空。海伦凯勒(1880-1968), 国女作家、教育家。196

2、4年被授予“ ”。丘吉尔(1874-1965),曾于1940-1945、1951-1955年两度担任 。1953年获 。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 和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4.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5.在班级开展的“语文,就在我身边”的综合实践中,要求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积累成语】大量积累成语并在语文实践中正确使用成语,这不仅可以让语言简洁明了,而且还能使语意准确得体。请你依据下列分类,按要求在横线上各写一个不同

3、类型的成语。数字成语 生肖成语 【了解文化】请依据下列文字内容将备选词语正确地填写在文中画线处。备选词语:精神 品格 道德准则 理念 智慧 操守一个人,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孟子、论语、诗经和唐诗宋词、汉赋文章,如果他对于“天下为公”的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无为而不为”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没有资格说他懂得什么是“中华民族”!二、诵读赏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孔子世家赞 史记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4、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到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注】低回:徘徊,流连。 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课文链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高山仰止( ) (2)不能去云 ( )(3)没则已焉( ) (4)人不知而不坦(

5、)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虽不能至 B. 然心乡往之虽不能察,必以情 烨然若神人C. 当时则荣 D. 想见其为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此之谓失其本心8.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生以时习礼其家。(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请结合【课文链接】 中的三则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三、理解感悟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一)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

6、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0.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 11.选文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试分析选文记叙四要素。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 12.选文中两个“才”字,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13.选文中的“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能否互换,为什么? 14.“漫长”一词是作者觉得放假时间太长无聊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二)新的学期,刘

7、老师到一个班当班主任。她发现班上有一个奇怪的男生,每天中午放学后,别的学生一窝蜂似的涌出教室,只有他,坐在教室里,拿出书本来看,或者拿出作业来做。他的名字叫张晓军。一天中午,刘老师走进了教室,她对张晓军说:“张晓军,放学了,快回家吃饭吧!”张晓军说:“老师,我知道,我想等会儿再回家!”刘老师问道:“你不饿吗?”张晓军说:“饿!”刘老师说:“那就快回家吧!”张晓军说:“我等会儿就回家!”说完,张晓军又埋头做作业。这是一个固执的孩子,刘老师想,他肯定是想把成绩赶上去,便忍不住对张晓军说:“饿着肚子可是学不好的,你回去吃饭吧,吃了饭到学校找我,我可以帮你补习功课!” 张晓军说:“老师,您误会了。其实

8、,我迟些回家,并不是为了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学习”刘老师睁大眼睛:“那你是为了什么啊? ”张晓军告诉刘老师,他的父亲早年去世了,母亲为了供他和妹妹读书,便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妹妹。每天早上,他和妹妹一早就起床做好饭菜,中午回家热一下就可以吃。由于饭量大,他担心自己吃多了,妹妹就吃不饱,便迟些回家。这样,妹妹就可以先吃饭,剩下的,就全是他的,他就可以放开肚皮吃。原来是这样。刘老师问张晓军为何不多做些饭菜,张晓军说他们每个月的钱只有那么多,要是多做些,钱就不够花。他不忍心告诉母亲家里的情况。他说要是让母亲多寄钱回家,母亲就会起早贪黑地干活,会很辛苦.张晓军说他少吃一点没什么,不能苦了母亲,饿了妹妹

9、。刘老师默默地听著,湿了眼睛。她掏出钱包,拿出一百元钱,递给张晓军.张晓 军连连后退,说:“老师,我不能要您的钱!您放心,我的问题我能解决。现在,我每天都在悄悄地捡废品,我能挣钱,很快就能吃饱饭了。”刘老师知道,这是一个要强的孩子。她只好作罢,收起了钱。以后的每个中午,刘老师依然发现张晓军迟迟不回家.每次看到教室里埋头学习的这个孩子,刘老师就叹息不已。下一学期,刘老师因为工作需要,离开了这个班级,当了另一个班的班主任。让刘老师没想到的是,在新的这个班,她又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女生。这个女生每天中午放学铃声一响,她还没走出教室,女生就第一个冲出了教室。女生的脚步匆匆忙忙,似乎有什么急事。有时候踉踉跑

10、抢,几欲跌倒,让人好不担心。一天两天有急事没什么,可是总是有急事,那就不正常了。有一天中午,刘老师在放学之前点了女生的名,让她放学后留下来。没想到,女生竟然站了起来,说:“老师,放学我不留下来,行吗?”刘老师说:“不行,我有事找你!”女生说:“老师,等我下午来上学的时候,我到办公室找你,行吗? ”看着女生乞求的目光,刘老师点头答应了。 下课铃声一响,女生又是第一个冲出了教室,她的脚步依然是那样匆匆忙忙,依然是那样跟踉跑跄。下午,女生走进了刘老师的办公室,她说:“老师,我来了。您找我有什么事? ”刘老师问她:“为什么每天中午放学后你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 ”女生说:“我急着回家” 刘老师说:“急着

11、回家?肚子再饿,也用不着急那一会儿。你跑那么快,很危险的,你知不知道? ”女生说:“老师,对不起,让您担心了。”刘老师让女生以后放学别急着回家,可女生却说不行,刘老师问她为什么,女生说:“为了我哥!”女生告诉刘老师,她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供她和哥哥读书,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她和哥哥。每天早上,她和哥哥一早就起床做好饭菜,中午回家热一下就可以吃。哥哥饭量大,她担心哥哥吃不饱,便先到家吃饭,这样,剩下的,就全归哥哥,他就可以放开肚皮吃饱饭了。刘老师想起了什么,她突然想到女生的名字叫张晓燕,不用说,她就是张晓军的妹妹.刘老师问张晓燕:“这么说,你为了让你哥吃饱饭,从来就没有吃饱过?张晓燕连连摇头,

12、她说:“不,我吃饱了,吃饱了!”刘老师知道,张晓燕没有说实话.刘老师掏钱给张晓燕,却被拒绝了。张晓燕说她在悄悄捡废品,等她挣到钱,她就可以买很多米和菜,就可以和哥哥一起回家吃饭了 。后来的日子里,每天中午放学的时候,刘老师看到张晓燕第一个冲出教室,她就禁不住双眼潮湿。她知道,那匆匆忙忙、踉踉跄跄的脚步里,跑出的是爱的直线。15从文中找出一个恰当的短语作为选文的标题。16选文两处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心情?17请结合全文,分析妹妹张晓燕的形象。18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选文给了你什么启迪。四、表达交流19.请以“校园友爱二、三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第二单元F学习生活ji 愧 ki nin 簇 尴尬 sh 滞 煌 hung2. 没有比这个再大。 有所感触而慨叹。 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一会儿,片刻。3.美 总统自由勋章 英国首相 诺贝尔文学奖 儒 大学 中庸 孟子 语录体对话体4.通“悦”,愉快。 自我检查,反省。 越过,超过。 喜欢,爱好。 忠实,坚守。5.示例:六神无主 虎背熊腰 理念、品格、操守、精神、智慧、道德原则6.(1)仰望,敬仰 (2)离开 (3)停止,消失 (4)生气,恼怒7.D8.(1) 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 (2) 只读书(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