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27208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论》课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概论》课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概论》课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课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论课第四章习题及答案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资本主义2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A.推翻三座大山B.消灭民族资产阶级C.土地改革D.发展社会生产力3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A.暴力B.革命C.和平D.暴力与和平相结合4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

2、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5 .手工业供销小组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6 .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新民主主义性质7 .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A.新民主主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全面

3、建设社会主义时期8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十一届三中全会9 .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0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二、

4、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集体互助2 .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A.手工业供销小组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手工业互助组3 .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A.互助组B.初级社C.集体农庄D.高级社4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主要经济成分包括()A.社会主义经济B.新民主主义经济C.个体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5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有()A.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D.积极领导,稳步

5、前进6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7 .过渡时期的“一体两翼”指()A.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有()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9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为()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0 .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

6、.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E.工人培训费三、辨析题(要求判断正误、说明理由、言之成理,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这种说法正确。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三种不同的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3)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成分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4)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

7、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2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质是对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1)这种说法不正确。2)今天的改革,是过去历史上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3)我们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而今天,我们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则是为了把社会主义制度完善起来,纠正前进中的缺点错误,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而富有活力。4)由此可见,过去历史上的社会主义改造与今天的改革,虽然具体任务有所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3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1)错误。2)新民主

8、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中间阶段而存在的,是为进入社会主义创造条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阶段。四、论述题(观点正确、言之成理,每题论述不少于500字,每小题15分,共30分)1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2 .

9、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2)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3)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4)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参考答案:一、1A2D3C4B5D6c7D8B9B10D二、1ABC2ABC3ABD4ACD5ABC6AB7ABCD8AB9ABCD10ABCD三、1.答题要点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