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方法学比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26963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种方法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方法学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两种方法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方法学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两种方法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方法学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两种方法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方法学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两种方法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方法学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种方法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方法学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方法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方法学比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种方法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方法学比较698滑膜内大量淋巴细胞,浆液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其厚度可明显增加.本研究超声检查准确地测量了治疗前后滑膜的厚度,增厚滑膜形态有均匀分层增厚,绒毛样,不规则增厚,在显示滑膜炎改变方面,高频超声比MRI更为敏感fl】.超声对RA患者髌上囊的检测方便,快捷,实用性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评价中值得推广和应用.(图13见插页)参考文献1】蒋明,DavidY,林孝义,等.中华风湿病学M.第1版.北京:华夏出TianjinMedJ,Aug2009,Vol37No8版社,2004:420-435.2田平.关节及滑膜囊积液的超声检查明.中华超声影

2、像学杂志,1998,7(5):313315.3王振剐,陈秀华,高明.B型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积液诊断中的应用fJ】.第一军医大学,2000,16(9):792794.4刘子君.骨关节病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79-386.5陈庆,姜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h6668.(20090324收稿200906-05修回)(本文编辑闫娟)两种方法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方法学比较李君刘鸿黄义文刘金玲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化学发光测定法放射免疫测定经红细胞增多症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3、,EPO)是一种调控红细胞生成的糖蛋白激素,促进红系祖细胞存活,增殖,分化和成熟,是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及各种贫血的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l】.随着临床检测技术的进步,目前EPO的检测有多种方法并存,选择一种合适的检测方法满足临床需要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此,笔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和放射免疫法(RIA)同时测定血清EPO浓度并进行方法学评价.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1)CLIA法采用天津西门子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2)RIA法采用中佳光电GC一1200.y放射免疫计数器,试剂购自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1.2标本来源(1)收集我院2006年9月

4、一2008年6月血液科住院患者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1677岁.依据文献报道,按EPO水平分为高,低含量组,高EPO组共计23例,其中溶血性贫血1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巨幼红细胞贫血5例;低EPO组10例,均为Pv患者,按住院顺序余后9例Pv患者,因RIA试剂原因,仅用CLIA正常参考区间验证.(2)本院不同职业体检正常者123例,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正常,无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男62例,女61例,年龄2476岁,每间隔lO岁为1组,2439岁为1组,60岁及以上为1组,年龄分布均匀,并剔除数据中离群点标本1例.随机选取其中3O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样本均在清晨710点静脉

5、采血,离心分离血清,于一70保存待测.1.3检测方法随机抽取30例正常人,高EPO组23例及低EPO组lO例标本同时用两法检测,其余正常查体者和9例Pv患者仅用CLIA检测;并进行精密度,回收试验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学评价.CLIA和RIA检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室内质控均合格.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2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Spearmans等级相关性分析,正态分布行D检验,偏态分布者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多组均值比较行KruskaiWallisH非参数检验,2组间比较行MannWhitneyU非参数检验.2结果2.1精密度检测取高低值2个浓度标本,分别用2种方

6、法同1批内重复检测lO次,批间1次倜,测定5周,见表1.表1CLIA法和RIA法的精密度比较2.2回收试验取高,低2种浓度的混合血清,加入已知浓度的EPO标本.用CLIA和RIA测回收率.结果CLIA法的回收率分别是95.61%,100.23%,平均回收率为97.92%;RIA法的回收率分别是80.48%,110.37%,平均回收率为95.43%.2.32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2.3.13组分别采用CLIA和RIA方法测定EPO含量的比较CHA法高EPO组和低EPO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IA法高EPO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7、低EPO组与正常对照组作者单位: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特检中心(李君,黄义文,刘金玲);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刘鸿)天津医药2009年8月第37卷第8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2种方法检测3组EPO水平结果P<0.012.3.22种测定方法相关性比较高EPO组2种方法检测结果有相关性r=0.67,P<0.O1),低EPO组和正常对照组2种方法检测结果无相关性(r分别为0.16和0.24,均P>0.05o2.4CLIA检测正常人参考区间123例体检正常者EPO检测结果为偏态分布,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8.71(4.85)IU/L;EPO参

8、考区间为4.o020.92Iu/L.其中62例男性的EPO含量为8.70(4.30)IU/L,61例女性为8.60(5.30)IU/L,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2,P>0.05).2439岁,4049岁,5059岁,6O岁及以上各组EPO含量分别为7.60(2.7),8.90(5.45),7.95(4.48),8.95(5.97)IU/L,各年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0.70,P>0.05).3讨论RIA法检测EPO应用多年,CLIA法检测EPO亦有报道,通过2种检测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CLIA法批内,批间的精密度均优于RIA法.2种方法检测高EPO组有相关性,而低E

9、PO组和正常组无相关性,考虑可能是CLIA法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重复性好;而RIA法低剂量区精密度较差及手工操作有误差等.由于贫血发病机制不同,可致EPO含量不同.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其组织缺氧均可导致肾脏生成分泌EPO增加,EPO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口.本研究显示,2种检测方法高EPO组和正常组EPO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提示2种检测方法均可满足高含量EPO检测,为临床贫血分型提供依据.红细胞增多症分为PV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前者PV为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红系克隆性增殖,反馈性抑制EPO的分泌,故Pv患者EPO水平降低,高EPO可排除Pv诊断,故

10、检测患者血清699EPO浓度是鉴别PV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本实验结果显示,CLIA法检测低EPO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IA法检测低EPO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A法检测数据显示低EPO组患者中有1例高于正常对照组EPO水平上限,而CLIA法检测低EPO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EPO水平或正常对照组低值范围,与许剑辉等四报道用RIA法检测PV患者42例中有5例高于正常值范围相近.上述检测结果显示CLIA法优于RIA法,更符合临床诊断.一种新检测项目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应进一步进行方法学评价并同时确定其参考区间,参考区间是II缶床判断健

11、康与否的关键61.CLIA检测EPO试剂厂家没有提供明确的参考区间,本实验用CLIA法检测123例正常人标本,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PO不受性别及年龄的影响,故将123例正常人标本为1组计算其正常参考范围,用CLIA法所得参考区间为4.0020.92IU/L.经临床42例患者验证,回顾分析,本室建立参考区间与临床符合,19例Pv患者CLIA法检测EPO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EPO水平或正常对照组低值范围,可初步用于临床.参考文献【1李蓉生,杨江燕,李琦,等.正常人及贫血患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观察L玎.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14(5):227228.【2】陈宗铠

12、,曹凤林,杨惠芬,等.贫血患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血红蛋白浓度关系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2002,8(2):209212.【3MossuzP,GirodonF,DonnandM,eta1.DiagnosticvalueofserumerythropotinlevelinpatientswithabsoluteerythroeytosisJ.Haemaotologica,2004,89(1o1:1194-1198.【4JSirhanS,FairbanksVF,TefferiA.RedcellmassandplasmavdumemeasurementsinpolyeythemiaJ.Cancer,

13、2005,104(3):213215.【5许剑辉,邵宗鸿,赵艳津.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7,28(2):119120.【66陈桂山,杨有业,温冬梅,等.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生物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探讨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2):170174.(20081029收稿20090218修回)(本文编辑孙东建)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长征医院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天津港口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医药协作办刊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消息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塘沽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海洋石油总医院天津市大港油田集团职工总医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市口腔医院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