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269586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3.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1.3.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1.3.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1.3.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1.3.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3.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3.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目标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 会叙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3 能应用这两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两个性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I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折纸与剪刀,剪一个角,把剪好的角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再把纸片展开,看到了什么?把对折的纸片再任意折一次,然后把纸片展开,又看到了什么?分析:第一次对折后的折痕是这个角的平分线;再折一次,又会出现两条折痕,而且这两条折痕是等长的.这种方法可以做无数次,所以这种等长的折痕可以折出无数对.U导入新课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已知

2、角的平分线,能推出什么样的结论.折出如图所示的折痕PDPE画一画:按照折纸的顺序画出一个角的三条折痕,并度量所画PDPE是否等长?投影出下面两个图形,让学生评一评,以达明确概念的目的.结论:同学乙的画法是正确的.同学甲画的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画角平分线的垂线,而不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作两边的垂线段,所以他的画法不符合要求.问题1:如何用文字语言叙述所画图形的性质吗?生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问题2:能否用符号语言来翻译“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句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PD=PE于是我们得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师那么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3、是否在角的平分线上呢?(出示投影)问题3:根据下表中的图形和已知事项,猜想由已知事项可推出的事项,并用符号语言填写下表:图形已知事项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PDA_OBtPEl_OAt垂足为D、EPDhPE生讨论已知事项符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所以RtPE3APDO(HL).于是可得/PDEMPOD由已知推出的事项:点P在/AOB勺平分线上.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性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两个性质有什么联系吗?分析:这两个性质已知条件和所推出的结论可以互换.思考:如图所示,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m这个集贸市场应建于何处(在

4、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000)?1 集贸市场建于何处,和本节学的角平分线性质有关吗?用哪一个性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2 比例尺为1:20000是什么意思?结论:1.应该是用第二个性质.?这个集贸市场应该建在公路与铁路形成的角的平分线上,并且要求离角的顶点500米处.2在纸上画图时,我们经常在厘米为单位,而题中距离又是以米为单位,这就涉及一个单位换算问题了.1m=100cm所以比例尺为1:20000,其实就是图中1cm?表示实际距离200m的意思.作图如下:第一步:尺规作图法作出/AOB勺平分线OP第二步:在射线OP上截取OC=2.5cm确定C点,C点就是集贸市场所建地了.总结:应用角

5、平分线的性质,就可以省去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骤,?使问题简单化.所以若遇到有关角平分线,又要证线段相等的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性质解决问题.III例题与练习例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B分析:点P到ABBCCA的垂线段PDPEPF的长就是P点到三边的距离,?也就是说要证:PD=PE=P.F而BMCN分别是/B、/C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和等式的传递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证明:过点P作PDLAB,PELBC,PF丄AC,垂足为DEF.因为BM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所以PD=PE同理PE=PF所以PD=PE=P.F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练习:1课本练习2课本习题强调:条件充足的时候应该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无须再证三角形全等IV课时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角平分线的两个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它们具有互逆性,随着学习的深入,解决问题越来越简便了像与角平分线有关的求证线段相等、角相等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而不必再去证明三角形全等而得出线段相等V.课后作业1、课本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