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水上的歌》教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265044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水上的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水上的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水上的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水上的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水上的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水上的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水上的歌》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水上的歌教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水上的歌教案教材分析p :小螺号由著名的词曲作家付林创作于80年代,歌曲一经演唱就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音乐形象传唱开来,受到人们的喜欢。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个乐句四个小节,每个乐句的前两个小节都运用了X X X X XX X 的节奏,欢快、活泼,独具特色。第二乐段同第一乐段形成了鲜明的比照,节奏舒展,由四个乐句组成,节奏型一样,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延长了三拍半,仿佛在模拟悠长的螺号声,也好似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了宽阔、蔚蓝的大海,使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最后在欢快的情绪中完毕。在演唱方面,要引导

2、学生分辨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第一乐段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训练学生均匀的呼吸和明晰的吐字。第二乐段的气息要长,并可以保持,以免在唱长音的时候,音准容易发生向低偏离的现象。做到在问题中解决问题,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学目的: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螺号。2、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意境,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才能。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正确有感情地演唱小螺号。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为歌曲配以伴唱与轮唱的表现方式,初步培养合唱的根本技能技巧。教具:录音机、歌篇、小螺号、打击

3、乐器、素材磁带、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播放小螺号伴奏音乐,学生踏着音乐的节奏进教室,然后老师带着学生随音乐做律动。2、 师生歌唱问好。设计理念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音乐律动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二 创设情景 音乐模拟1、 播放海浪声录音 师问: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海浪声、海鸥叫声、螺号声,师:听到这些声音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地方?出示挂图2、 你能模拟这些声音吗?指名分别模拟A指导学生模拟螺号声参加适当的动作模拟鼓励求异思维,出示曲谱指导视唱后再模拟。B指导学生用动作、声音模拟海浪,可以分组进展,师模拟后出示曲谱指导视唱,启发学生用什么方式表

4、现海浪的此起彼伏用轮唱的形式设计理念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老师应有机地整合教学内容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一环节我首先用音效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海天一色的美丽意境,继而启发学生分别模拟螺号、海浪、海风、海鸥的声音,激发了学生参与音乐模拟和理论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模拟中培养了学生根本的轮唱技能,实现了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三 音乐游戏 感受音乐1、 师用拍手的方式为这段音乐伴奏第一遍学生模拟第二遍2、 随着音乐做游戏。规那么:和老师一起随音乐节奏踏步并且每乐句变换一次方向,注意每乐句老师的动作变化,请你来模拟。然后数数共有几乐句?感

5、受乐曲的速度。设计理念重视音乐理论活动,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使学生充分感知音乐要素速度、情绪、乐句,为歌曲的表现奠定根底。四 感受音乐 新歌教学1、师导言: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首和大海有关的歌曲小螺号2、初听 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几拍子?3、复听 学生随之哼唱, 指导学生通过律动表演来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并告诉学生歌曲有三个局部,有两个局部是一样的,你能听出来吗?4、再听 问:按照什么顺序演唱?DC反复记号的应用,介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5、教唱歌曲 采用听唱法,指导学生音准节奏及明晰的咬字吐字,能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及反复记号的使用6、歌曲处理 启发学生第一乐段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第二

6、乐段气息要长,并可以保持,有感情地演唱。7、男生唱,女生参加拍手伴奏,男女生再对换。设计理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根底,开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因此,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每一遍都带着不同的问题去感受歌曲,增强音乐感知力,尤其是在歌曲学习中启发学生运用动作表演来感受并表达歌曲情绪的变化,增强了审美体验和音乐表现力。五表现音乐 合唱训练1、师为A段配以伴唱,引导学生用听唱法学习。2、随范唱磁带师带着学生演唱A段的伴唱。3、启发学生讨论B段应该用怎样的演唱形式能表现出海水此起彼伏的情景和满怀期盼的美妙心情。轮唱或其它的方式并指导演唱。4、指导学生用动作、声音形

7、象地表现出海边的场景,启发学生还可以模拟海边的哪些声声音?如海鸥的叫声、海风的声音等并能用合唱、表演的方式表现歌曲小螺号。设计理念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师生互动,以审美为核心,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新课标中指出要加强合唱教学,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的才能,合唱教学可以从轮唱开场,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因此,这一环节在完成歌曲的根底上,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启发他们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师生共同以声音模拟、动作表演、丰富的演唱形式,体验并表现美妙的音乐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性思维才能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之情。六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希望同学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到。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