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泵房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方案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26390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水泵房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方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循环水泵房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方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循环水泵房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方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循环水泵房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方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循环水泵房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方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水泵房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方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水泵房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方案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版权声明:此文件属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未经同意,不得使用、复制、转换, 违者公司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Copyright Statement:The copyright of this document is owned by China Nuclear Industry 24h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Ltd. Anyone who use, copy or transfer it or part thereof without authority shall bear legal responsibility.0CFCAPRE编制完成陈光平闫星青20

2、12.02.09版本Rev.状态Sta.修改说明Modification &I nterpretation审核Reviewed by批准Approved by日期Date山东海阳核电厂BOP工程Shandong Haiyang NPP BOP Project11!|NEC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有限公司,._. - -CHINA NUCLEAR INDUSTRY 24 CONSTRUCTION CO.LTD中国核建文件标题:Document title:循环水泵房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方案文件类别:施工方案适用范围:循环水泵房Document type:Scope:AP1000编码 AP1000NO

3、.HYG-7100-C0H-552内部编码Internal NO.2012NFHY-7100-TM402编制校核Prepared byChecked by目录1. 编制依据 32. 工程概况 33. 施工准备 34.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5. 质量保证措施 76. 安全防护措施 87. 危险源分析 88. 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措施 129.附件 15版次:0页码:3/191. 编制依据1.1 循环水泵房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设计澄清、设计变更等。1.2 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发的现行工程标准、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安全检查标准

4、JGJ5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施手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水泥基灌浆料施工技术规程YB/T9261-982. 工程概况(描述一下泵房结构情况)本工程采用 H-40 灌浆料,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二次灌浆部位 有:钢闸门槽、粗拦污栅、细拦污栅、滤网设备区、板式换热器基础、循环水泵基础、SWS 泵基础、鼓形滤网基础、海水淡化提升泵基础,液控蝶阀液压站基础、闭式循环水泵基础、 开式循环水泵基础、液控蝶阀基础等。钢闸门槽、粗拦污栅、细拦污栅及鼓形滤网由于二次灌浆量较大,且为竖向浇筑。3. 施工准备3.1主要材料准备:H-40灌浆料、拌和水。3.2 所需器具:砂浆

5、搅拌机、搅拌桶、模板、挤压式灰浆泵、长 30m 的塑料输浆管道、高 位漏斗、斜流槽、空压机、橡胶管、棉纱、竹片。3.3 人员准备:按照工程量大小和施工难度组织好灌浆施工需要的施工人员,成立专门施 工班组,并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教育。3.4 技术准备:检查复核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技术措施,根据要求编制机具、 材料等需用计划;对灌浆施工主要工序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进行试配确定配合比。4.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1粗拦污栅、细拦污栅及钢闸门二次灌浆施工步骤:施工准备一脚手架搭设一灌浆区基 层处理一安装支撑钢筋一模板支设一灌浆料分层搅拌及浇筑一模板拆除一施工缝凿毛一 下一层灌浆施工

6、一脚手架拆除4.1.1脚手架搭设:因粗拦污栅、细拦污栅及钢闸门三处宽均为3.5m,所以施工阶段搭设版次:o 页码:4/19双排操作架,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共设三个立杆,俩侧立杆距为施工面0.6m,中间立杆 为二侧立杆中心,间距为1.45m、布距为1.2m、总高约17.2m.4.1.2 安装支撑钢筋:第一层浇筑时在模板下部和上部各放置一排钢筋(用钢筋料头加工)间距为100mm,长度与浇筑处宽度相同,以上施工层浇筑时只需在上部放置钢筋,做为模 板支撑。4.1.3模板支设:采用15mm木模板,竖向次龙骨采用50X 100mm的木方,间距400mm;主 龙骨采用50X100mm的木方,间距500mm左

7、右;主龙骨后面采用钢管加顶托的方式每组布 置两道。4.1.4 灌浆料分层施工准备:灌浆料采用 H-40 自下而上逐层浇筑,设备就位调整后,对混 凝土表面彻底清扫、对设备底板,地脚螺栓用棉纱将锈、油污等清除干净,地脚螺栓孔中 的积水必须清除干净。灌浆前 24 小时,对混凝土基础表面洒水以保持湿润状态,但表面不得有积水,混凝 土清理完后,周围支上模板,模板应牢固,所有的缝隙要进行密封(特别是模板与混凝土 之间)以避免灌浆料漏出。每次浇筑高度控制在1m 灌浆料的用水量应严格控制,采用电动搅拌机具进行搅拌。同时 严格控制浇筑速度,避免涨模及安装导轨移位。每层浇筑完成具备一定强度(1d)后进行 凿毛处理

8、,再进行下一层施工。4.1.5 模板拆除:先安装的后拆,后安装的先拆。严禁向下扔模板,或便模板由高处自行 坠落。拆模时避免上下交叉作业,确保操作安全。4.2 鼓形滤网二次灌浆施工步骤:施工准备一脚手架搭设一定位放线一灌浆区凿毛一安装施工及设备固定一模 板支设一灌浆料分层搅拌及浇筑一模板拆除一施工缝凿毛一下一层灌浆施工一脚手 架拆除4.2.1 脚手架搭设:所以施工阶段搭设双排操作架,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俩侧立杆距为 施工面0.1m,立杆间距为1.2m、布距为1.2m、总高约17.2m。4.2.2模板支设:采用15mm木模板,竖向次龙骨采用50X 100mm的木方,间距400mm;主 龙骨采用50

9、X100mm的木方,间距500mm左右;主龙骨后面采用钢管加顶托的方式每组布 置两道。版次:o 页码:5/19接受灌浆料的混凝土表面应清除浮浆。基础板底及待浇混凝土表面应无油污、浮浆、 泥块等附着物,先用压缩空气吹一遍,然后用压力水冲洗一遍,将各种杂物、松屑等清理 干净。在灌浆前 424 小时,应洒水将待浇表面进行全面的、充分地湿润,在灌浆前一小时, 再用压缩空气吹净附水,应特别注意坑凹、拐角及锚固螺栓、抗剪键槽等处,不可有残存 的积水及其它杂物存在,如有积水,用棉布或棉纱把水擦吸干净4.2.3 模板支设:鼓形滤网模板采取分层架设,按施工进度进行架设,木模的高度宜高出 灌浆层 10cm 左右,

10、模板根据鼓网实际大小进行支设,模板与鼓网基础边缘的水平距离为 20cm 左右。模板与模板的接缝用粘胶带等勾缝、模板与基础的接缝用水泥净浆,粘贴严密,达到 全体模板不漏浆的程度。 因为鼓形滤网的灌浆量比较大,因此采取分层灌浆,将鼓形滤网分为22 层,分层见下图: 附图一4.3 其他基础除开鼓形滤网以外的其他基础灌浆量都比较小,所以采用支模板一次性灌浆,见下示下部钢环灌浆示意图版次:0 页码:6/194.4 配料灌浆料:采用设计规定的灌浆料H-40。灌浆料的配制遵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鼓 网需要的灌浆料用量较大,加水搅拌物料时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为4分钟。搅拌 用水宜用饮用水,水温以5-3

11、0C为宜。用水量范围为13%-13.4%。在桶内倒入规定量的水,然后将约一半料倒入桶内搅拌约10s,再将剩余的一半灌浆 料倒入一起搅拌,搅拌时间从开始搅拌到搅拌结束一般应控制在4分钟,在搅拌过程中, 切忌让搅拌器露出灌浆料以免将空气带入灌浆料内,且务必使灌浆料拌合均匀。并应一次 使用完。灌浆料中应禁止掺入任何其它外加剂、外掺料等材料,除非图纸或另有其它特殊规定。 每一班组施工时做一组试块,同条件下养护。4.5 灌浆模板支设完成,基础清理充分,完全湿润之后,经检验确认全体模板不漏浆时,开始 灌浆。灌浆时,用挤压式灰泵通过塑料管道将灰浆运送到灌浆的位子,控制输送速度不要太 快,计算好灰浆的速度和管

12、道上移的速度,使管道的出料口与灰浆表面不超过 10cm。鼓形滤网每一层灌浆分为南北两侧,先浇注南侧,再浇注北侧。循环水泵房包括 12 个滤网,从东侧向西浇注。鼓形滤网应自东向西逐个分层浇注,每层浇注起点始终在东侧, 依此类推。灌浆料应尽可能从一侧浇入,以利排出设备底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空气,使灌浆充实。 浇注的同时用竹片、铁片等工具进行适当插捣和引流(勿用振动器),以免产生离析。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得间断并尽量减少灌浆时间。鼓形滤网灌浆层边缘尺寸大于100mm,必须对灌浆层外边缘做束缚处理。灌浆层表面若有泌水现象,可布撒灌浆料干料,以吸干水分。4.6 修整灌浆完毕,在灌浆料硬化前(灌浆后

13、2-4 小时)对外露部分按要求进行处理:版次:o 页码:7/19上部无后浇混凝土层时,对外露部分进行修整,沿基础板底边缘向外侧铲除外露部分, 使底部灌浆层成 45斜角,压平抹光后进行有效的养护;上部有后浇混凝土层时,外露部 分不作处理,只进行有效的养护。4.7 养护灌浆料终凝时间约 4-8 小时,必须在终凝前完成对暴露在空气中的灌浆层表面的二次 压光,并进行保湿养护(喷洒养护剂、覆盖塑料布、加盖草袋)。养护期为 7 天以上,养 护温度在5C以上为宜。冬季施工时,养护期适当延长,二次压光后必须覆盖塑料布加盖草袋。4.8 其他基础二次灌浆 施工顺序与与鼓形滤网的施工顺序相同,但是灌浆料的需求量比较

14、小,灌浆时,可以 采取现场搅拌桶直接搅拌,搅拌方法在鼓形滤网的灌浆料搅拌中已经写到。采取高位漏斗 进行浇注或者压力法灌浆。其他步骤与鼓形滤网相同。地脚螺栓孔浇灌时应遵循的原则:首先,应清理干净孔中的积水,搅拌灌浆料时的加 水量减少 1%-2%,以使搅拌好的浆料呈塑性状态(非大流动性),以减少灌浆料的离析。浇 注时灌浆料不宜灌入螺栓孔,宜采用流槽辅助施工。施工采用高位漏斗法或压力法灌浆。5. 质量保证措施5.1 灌浆前,应对各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使人人明确灌浆的要领,确保灌 浆质量。5.2 灌浆材料进场时,必须复检。核对生产日期、批次等合格后方能使用。5.3 粗栏污栅、细拦污栅及钢闸

15、门槽区域应严格控制二次灌浆的速度及高度,检查模板加 固可靠,不得因此产生裂缝、涨模、导轨侧移等现象。5.4 鼓形滤网区定位难度大,应严格控制,确保其位置准确。5.5 鼓形滤网区二次灌浆模板支设固定难度大,应严格控制二次灌浆的速度及高度,不得 因此裂缝、涨模等现象。5.6 灌料料配合比由专人负责用台秤称量,专人负责搅拌。5.7 现场取样送化验室制作试块,试验 7d、28d 的抗压强度。5.8 灌浆时,应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5.9 灌浆过程中,应派专人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版次:o 页码:8/195.10在灌浆完成模板拆除后,应对灌浆区表面进行养护及打磨。采取相应的湿润央养护措 施。5.11各方人员明确各自的目标、责任、密切配合,保证灌浆密实。5.12加水搅拌物料时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为4分钟。5.13质检人员要认真实测实量结构尺寸,并填写验收录。发生尺寸超差,应根据具体情况 对结构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