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习惯其实是心理问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263116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的习惯其实是心理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的习惯其实是心理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的习惯其实是心理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的习惯其实是心理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的习惯其实是心理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的习惯其实是心理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的习惯其实是心理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的习惯其实是心理问题有的习惯其实是心理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习惯,可是你知道吗?有的习惯其实是心理问题!下面就随我去看看这些习惯都有什么吧!你,为什么习惯性迟到习惯性的迟到,包含着一种很深但却不简单觉知的心理——尽可能多地待在我自己的世界里,尽可能少地进入别人的地盘。因为,进入别人的地盘,会有失控感,会不自由,以及其他种种不舒适的感觉,根本性的感觉是——别人的地盘不欢迎我。一位挚友,有一半时候会迟机,然后改签机票。还有一位挚友,总在最终一刻抵达机场或火车站等,并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每次都能上机上车。有时,为了上机上车,会施展出奇妙的策略,那种戏

2、剧性,肯定可上电影。她们两人都怕提前抵达,因为厌烦等待,等待时会有弥散的焦虑。这份焦虑貌似很浅,但深化体验会发觉,它特别深,简直像死亡即将到来。还是要回到母婴关系上。婴儿时若将妈妈知觉为不欢迎自己,长大后就会将外部世界知觉为不欢迎自己。对婴儿而言,妈妈的不欢迎就等于可怕的孤独与死亡,它会始终存在内心深处,长大后呈现出来。一个人可以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实力与技巧,乃至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让自己对抗孤独与死亡的焦虑,或者说,存在性焦虑。但只有在自己的地盘上,他们才能感觉,自己的实力与技巧乃至人际关系,是可以奏效、可以掌控的,一离开这个地盘,自己就什么都不是。所以,迟到会成为一种很常见的自我爱护。基于这

3、样的缘由,一个成年人,在外部世界是没脾气的好人——因他限制不了,而在家则可以是肆虐无度的暴君。暴君,会试图用强力限制一切,让他的地盘上的事情都如他所愿。不同的暴君有不同势力范围,在势力范围内,他神武英明,但出了势力范围,他甚至是弱智,譬如萨达姆。一位德国心理学家将萨达姆人称为;穴居人;,意思是,在他所统治的洞窟里,他无所不能,但他的目光只能看到洞窟的范围,而出了洞窟,他就无比脆弱。不必讪笑萨达姆,这世上太多穴居人。再说说早到。习惯性的早到,尤其是早到比较久,是一种听从。从社会功能上讲,早到貌似比迟到好一些,因不会招人烦。然而,迟到者因追求强力限制,经常会发展出强大的意志

4、和实力,所以简单有世俗的胜利,而习惯性早到者过于考虑别人,意味着将限制权交给别人,这会导致他们在社会中总处于被动一方,反而影响他们取得成就。不过,早到者也会有其他方式追求掌控,譬如拖延。他们看法上会显得特别听从,特别情愿考虑别人,但内心深处,他们许多时候想对别人说;Shit(垃圾);于是,拖延就成了他们对别人的隐形攻击。以前,我也将习惯性迟到视为一种攻击,但现在,我觉得不是,它是为了对抗极度焦虑而发展的掌控策略。温尼科特提出一个概念,足够好的妈妈。一起先我觉得这个要求不算太高,但现在越来越觉得,他说的足够好的妈妈,犹如上帝或耶稣。我现在想,无论起点如何,我们都要学习如何让自己活在当下。活在当下

5、,即意味着,我不将当下的外部世界视为敌对的,也不躲避自己内心的心情,而是和当下融为一体,这种融合,即爱,或者说比爱更大。特殊是,比正能量要大许多许多。一方面,我觉得;足够好的妈妈;是上帝,是耶稣。但另一方面,一想起一个视频;收到礼物的小萝莉;,又觉得这个要求不算高,做到视频中的父母那样就可以了。父母打算的全部礼物,都很简洁,但却是女儿想要的。女儿的真实存在常被看到,所以她的感受流淌得那么自然。许多习惯性迟到者或早到者会问,怎么治疗啊?向她学习吧。多说一句,不断问,怎么治疗啊,有什么方法,就是焦虑的典型表现。这时,不妨静下来,去看看,你的内心在发生着什么。你,为什么习惯性撒谎我们有许多种微妙的方

6、式逃离真自我。因为,假如真自我不曾被望见,那么,呈现真自我就成了羞愧或危急的事。印象最深的一个意象,是一位男士常梦见一个无敌意的巨人,一旦被发觉,就会有人蜂拥而上攻击他,直到他倒地。这个巨人,即是他的真自我,也即性欲、活力、能量或感觉的集合体。真自我,即我们在每件事中的感觉与活力,若被望见并被祝愿,就可化为热忱;若不被望见,它或不敢呈现,并因想呈现时而感到羞愧——都没人理你,你还总把自己拿出来让人看,有毛病啊!或呈现时,会充溢无望与生气,如绿巨人。灭掉性欲,至少灭掉性魅力,灭掉攻击性,也灭掉心情与火热的情感,徒具好人的外壳,这是最常见的逃离真自我的方式之一。真自我是危急

7、可怕的,而好人是会被认可的。以此,可能就保留了人际实力,但失去活力的内核。还有一些不起眼的逃离方式。譬如多位来访者,会习惯性撒谎,多是无伤大雅的,最严峻的,简直想在任何一件事上撒谎。这样做,是为了呈现给别人看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总保持一点距离,这样别人就伤不到真实的自己了。譬如买件衣服,好友问多少钱,她或多说或少说,极少会报精确的数。我概括说,你向人讲的状况,总离事实有距离,不远,就几厘米远,但这样一来,她的真自我就永不会现身了。在询问室中见证的一个例子:正和一位男士做询问,电话意外打来,那边有人问,你在哪儿?他在广州,却说在惠州。放下电话,问他为什么撒谎,他说这是一种本能了,假如他在惠州,

8、那么就会撒谎说在广州。他回家,妻子问,你今日去了哪儿?他脱口而出的,都是谎言。还有印象特殊深刻的故事,遇到几个超外向美女,若外向程度满分是十,得给她们打十二或十五分才行,活力四射,挚友多数,到哪儿都是中心。但她们一样说,自己的心事,这辈子没有和任何人讲过。许多人都会有习惯性的撒谎,其中一部分人的缘由是,掩盖一下真实自我的信息,而避开坦露真实自我不被回应时产生巨大的羞愧感。譬如,他们被问到收入时,会说高或者会说低,就是不坦露真实,这不关乎利益,也不关道德,而是自我爱护而已。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