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26195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2分)A.元霄大抵宽慰嘱咐 B.松懈过隐懒惰回驳C.撺掇糜子慨叹蓦然 D.褪色朦胧躁热斡旋2.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

2、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D.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激情四射、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夺取中考胜利的信心更足了。B.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C.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黄大年为了祖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

3、研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D.春日的柳州,和风佛面,细雨如丝,紫荆花含苞欲放,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林书豪在NBA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删除“正在”)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C.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把“成为”改为“是”)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删除“通过”)5.根据下面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1)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

4、也并不是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jio ji( )。(2)耳畔是一声mio yun( )的鸡啼。(3)当它 ji rn r zh( )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1)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郑风子衿)(1分)(2)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 !(诗经国风邶风)(1分)(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分)(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达诗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是 , 。(2分)(5)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颔联和颈联。(4分)_,_。_,_。

5、7.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美在武术,武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演奏美妙旋律; , 。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拨后蒿,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分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喊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

6、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

7、如果给选文拟一个四字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什么?(3分)_2.选文第1段中对小伙伴撑船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_3.“渐望见依稀的赵庄”,其实望见的并不是赵庄。那到底是什么?写“我”的这种错觉有什么作用?(4分)_4.“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中的“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5分)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龙井问茶钱汉东杭州西湖是最令人向往的,它的美妙,不仅在于湖光山色,还在于湖边、山里的那些清静的喝茶处。龙井是茶客必到之地。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季节。十余年前的那个时节,我邀三五知己结伴前去龙井。一路的好山好

8、水,一路的桃红柳绿,让人陶醉。到九溪十八涧,我们准备品茗聊天,小憩片刻。这时来了一位老妪,说是龙井村人,欲搭我们的车回去。龙井正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我们不假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老妪坐在前面带路,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缓缓前行。车窗外,高低茶树,相连成趣;山影斑斓,泉水叮当。山腰间还有不少村妇在采茶。到底是龙井人,老妪三句话不离龙井茶,从老妪的话中,我们知道龙井茶以“色清、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到了龙井,我们跟随好客的老妪走进她那黛瓦粉墙的老屋。她的媳妇正在门前用电锅炒茶。坐在老屋客堂里的竹椅上,我们目睹那满满一锅碧绿的茶树叶子慢慢卷起,干瘪,随之,阵阵赏心悦目的清香四处飘逸。老妪热情地为

9、我们沏上刚出锅的龙井茶,茶水清澈,色泽嫩黄。在我的印象中,绿茶泡出的颜色应该是黄中带绿的,怎么这龙井茶是嫩黄色的呢?于是向老妪请教。老妪拿出几种茶叶让我们识别,她说最好的茶叶绿中显黄,似翠非翠,扁平挺秀,光滑匀齐。这种茶叶在二月份后就开始采摘,第一道茶味道最好,通常被定为特级茶。清明前龙井茶叶都是嫩芽做的,一叶一芽,泡在杯中,均匀成朵,茶水自然是嫩黄色的了。清明后叶子长大了,绿色素增加,泡出的茶水就有点发绿了。说话间,我们轻轻举杯,喝上一口,细细品味,果然不凡。那茶,香郁若兰,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无穷。我想买点龙井回去,让父亲品尝,于是与老妪讨价还价。物以稀为贵,最后以600元一斤成交。带

10、回家后,父亲责备太贵了。如今父亲离我们远去已十年了,但他老人家品茗时怡然自得的神情,依然漫溢在我脑中,那么清晰、那么美妙。酽酽之茶真是神奇之物,初饮略带几分苦涩,细品却甘美无比。人生道理莫不如此:试想_茶水清香娴雅,它能陶冶性情,明净心智,让人乐以忘忧。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让龙井茶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也让文人雅士格外偏爱它。(选文有改动)5.细读全文,将下边的记叙要素填充完整。(4分)时间:_ 地点:杭州西湖边的龙井村 人物:“我”、老妪 事件:_6.从外形上看,龙井特级茶有什么特点?(4分)_7.文中与题目龙井问茶的“问”相照应的一句话是_(3分)8.品读第段,在文中横线上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11、说说饮茶带给你的人生启迪,(4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大青衣胡玲 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说起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团的名角,能听她唱戏,一睹她的风来,是很多人的梦想。日落黄昏,乡亲们如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明,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青莲猫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

12、间寂静,柳月如眼波流转,一跷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她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笑。戏散,柳月如谢幕退下,乡亲们依依不舍的离去,青莲不走,她悄悄来到后台。神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小丫头,怎么还不回家?青莲紧盯着柳月如,紧闭双唇不语。柳月如回头,上上下下打量着青莲,见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说,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可不管柳月如说什么,青莲就是不说话。最后,柳月如问,愿意跟我学戏吗?青莲终于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青莲跟着柳月如学戏,大家都说青莲家祖坟冒青烟了,要知道,柳月如不轻易收徒的。柳月如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名师出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她扮相清丽端庄,音色清澈圆润,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所有青衣角色被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