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258700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HN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HN1462015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视标准Supervision standar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hydropower plant2015-05-01发布2015-05-01实施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布. z.-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标准性引用文件13 总则24 监视技术标准24.1 设计阶段监视24.2 建立阶段监视24.3 生产阶段监视35 监视管理要求55.1 监视根底管理工作55.2 日常管理内容和要求65.3 各阶段监视重点工作96 监视评价与考核126.1 评价内容126.2 评价标准136.

2、3 评价组织与考核13附 录 A标准性附录环境保护技术监视资料档案14附 录 B标准性附录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不符合项通知单16附 录 C标准性附录环境保护技术监视季报编写格式17附 录 D标准性附录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信息速报19附 录 E标准性附录环境保护技术监视预警工程20附 录 F标准性附录环境保护技术监视预警通知单21附 录 G标准性附录环境保护技术监视预警验收单22附 录 H标准性附录环境保护技术监视动态检查问题整改方案书23附 录I标准性附录环境保护技术监视工作评价表24. z.-前言为加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技术监视管理,保证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技术监视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标准。

3、本标准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和标准,以及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的管理要求,结合国内外水力发电的新技术、监视经历制定。本标准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视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强制性企业标准。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HBJ08.L182009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视技术标准。本标准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平安监视与生产部提出。本方法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平安监视与生产部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明波、梅增荣、夏一丹。本标准审核单位: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平安监视与生产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根本建立部、华能澜沧江水电

4、股份、西安热工研究院、华能四川水电。本标准主要审定人:赵贺、赵毅、武春生、林勇、杜灿勋、晏新春、向泽江、张洪涛、曾德勇、查荣瑞、汪俊波、余记远、叶盛。本标准批准人:寇伟。. z.-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视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所属水力发电厂全过程环境保护监视的相关技术标准内容和监视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的环境保护监视工作。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

5、境质量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 50433 开发建立工程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920 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HJ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2025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标准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6、8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SL 489 水利建立工程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SL 492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标准SL/Z 322 建立工程水资源论证导则DL/T 799.3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第3局部:生产性噪声监测 DL/T 799.7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标准 第7局部:极低频电磁场监测DL/T 5020 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T 5123 水电站根本建立工程验收规程DL/T 5206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T 5260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技术规程DL/T 5402 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标准DL/T 5419 水电建立工程

7、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Q/HN-1-0000.08.002-2013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检修标准化管理实施导则试行Q/HN-1-0000.08.049-2015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技术监视管理方法Q/HB-G-08.L012009 华能电厂平安生产管理体系要求Q/HB-G-08.L022009 华能电厂平安生产管理体系评价方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 200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 200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 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2014年 中华人民共

8、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 1998年 建立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 2002年 建立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方法 水利部令第24号2005年 开发建立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方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2008年 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国家能源局 国能新能2011263号 水电工程验收管理规定华能安2011271号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技术监视专责人员上岗资格管理方法试行3 总则3.1 环境保护监视是保证水力发电厂环保运行的根底工作,应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全过程监视。3.2 环境保护监视的目的:以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

9、集团公司标准、标准、规程、制度、环境保护文件指环境影响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复文件,设计文件,以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竣工验收有关意见、文件为依据,以环境监测为手段,监视环境保护工作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原则、环境保护文件及与环境保护相关措施、方案等的落实执行情况。3.3 环境保护监视范围:贯穿设计、建立和生产三个阶段,包括: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生态环境、水环境、水土保持、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处理、文物古迹、景观旅游资源、人群安康影响、下游环境等、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和环境监测等水质水温、陆生生态、水生生态、水土保持、噪声和环境空气、工频电磁环境等。3

10、.4 本标准规定了水力发电厂在设计、建立、生产阶段环境保护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环境量监测等方面的监视标准,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工频电磁场的监测标准,废气、废油、固体废弃物的回收标准,以及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要求、评价与考核标准,它是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视工作的根底,亦是建立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体系的依据。3.5 电厂应按照集团公司华能电厂平安生产管理体系要求电力技术监视管理方法中有关技术监视管理和本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制定电厂环境保护监视管理标准;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和标准,编制、执行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和操作规程等相关/支持性文件;以科学、标准的监视管理,保证环境保护监视工作目标

11、的实现和持续改良。3.6 从事环境保护监视的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本标准及相关标准和规程中的规定。4 监视技术标准4.1 设计阶段监视4.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建立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GB50433、HJ2.1、HJ2.2、HJ2.4、HJ19、HJ610、HJ/T2.3、HJ/T88、SL492、DL/T 5260、DL/T5402、DL/T5419等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建立工程环境影响水土保持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明确建立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和环境监测要求,并通过政府

12、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查和批准。4.1.2 根据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及有关设计技术标准,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施、设备设计工作。4.2 建立阶段监视4.2.1 施工期4.2.1.1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监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标准、标准、规程、制度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及有关设计文件的要求,监视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处理、水土保持、人群安康影响、文物古迹、景观旅游资源、下游环境等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4.2.1.2 环境监测监视环境监测调查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各监测工程的

13、监测方法、监测位置、监测频次以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中要求为准,重点监视以下内容:4.2.1.2.1 生态环境:监测影响区域生物物种影响变化情况。4.2.1.2.2 水环境:监测河流水质情况,按水域功能分类,河流水质应符合GB3838有关要求。4.2.1.2.3 废水:监测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指标,排放应符合GB 8978及环境保护文件中有关标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宜参照GB/T18920有关标准进展回用和综合利用。4.2.1.2.4 大气环境:监测施工作业点、生活区、办公区及施工干线公路两侧的粉尘、废气排放情况,按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大气环境应符合GB3095有

14、关要求。4.2.1.2.5 声环境:监测施工作业点、生活区、办公区及施工干线公路两侧一定距离内噪声污染情况,施工区场界和敏感目标噪声限值应符合GB12523有关要求,施工作业场所噪声限值应符合DL/T 799.3 有关要求。4.2.1.2.6 固体废弃物处理: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GB18599有关要求,废油等危险废物处理应符合HJ2025有关要求。4.2.1.2.7 水土保持:监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情况及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4.2.1.2.8 施工区人群安康状况:监测施工区工作人员、居民安康状况。4.2.1.2.9 当上述环境因素或者环境监测数据发生较大变化时,应根据变化情况加密监测。4.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