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的急救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258262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液反应的急救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输液反应的急救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输液反应的急救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输液反应的急救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输液反应的急救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液反应的急救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反应的急救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液反应的急救方案一,概念: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 属不良反应。我们常说的输液反应是由热原引起的反应,轻者有 发冷、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常在38.5C左右,停止输液后 数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体温可达40C42C,头痛、恶 心、呕吐、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休克,有的出现多脏器损 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真实案例:患儿,女,2岁。因支气管肺炎静脉输液,5小时内 输液800ml,致使患儿发生急性肺水肿。经及时抢救,12小时 后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山西太原制药厂生产的氨苄青霉素含有大量热原,导致武汉一 门诊部的42名输液儿童发生寒冷,继而高热、抽搐和休克,诊

2、断为:发热反应。患儿,男,6岁。哮喘急性发作住院。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将静脉 输液管与氧气管接反,致使大量气体进入患儿体内,造成空气 栓塞,抢救无效死亡。二,发生输液反应原因1、液体与药品质量的问题: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 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2、是液体配制中的问题: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不履行“三查七对”,对液 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未做到“一人一管”、“一液一针”,用同一支注射器 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会增加反应的发生几率。反应发生 的原因3、是液体与体温温差的问题: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 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

3、,都会使液体温度过 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则可能诱发 输液反应;4、是液体配伍过杂的问题: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 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应。如有的一组液体 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或炎琥宁、地塞米松等加上液 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6种之多,这都容易出现输液反应。三,输液反应的诊断标准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在输液后15分钟至1小时 内,发生冷感、寒战,发热38C以上,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 体温恢复正常,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四肢关节剧 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四,输液反应类型:发热反应、静脉炎、

4、空气栓塞、急性肺水肿 1.急性肺水肿:定义:是指肺间质(血管外)液体积聚过多并侵入肺泡空间。原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 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引起。症状:表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面色紫绀。听诊两肺有湿啰 音,咳出泡沫样血性痰。急性肺水肿的处理:1. 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2.端坐位,两腿下 垂;必要时,四肢轮扎。3.吸氧68L/min,湿化瓶内加20 30%乙醇。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 药物。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6.安慰病人,缓解其紧 张情绪。预防:正确评估病人(年龄、病情、药物种类)按要求控制输液 速度。年龄不同

5、;成人 060滴/分 儿童 2040滴/分 病情不同: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者一宜慢休克、脱水、脑水肿者快速药物不同:高渗药、钾盐、升压药、降压药,氨茶碱,葡萄糖酸 钙一慢滴。利尿剂、脱水剂快滴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解释宣教工作(滴速、意外 处理2. 空气栓塞空气栓塞的原因: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裂 隙,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在旁看守等。如空气量少,则被右 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 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 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 病人死亡。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乏力、眩晕、濒

6、死感,胸部感觉异常不适 或胸骨后疼痛,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心前区“水泡 音”,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空气栓塞的处理:立即停止输液;为病人安置左侧卧位和头低 足高位;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安慰病人,以减轻恐惧感; 高流量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空气栓塞的预防:认真检查输液器质量、各导管连接紧密;输液 前排尽输液管内空气;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液或输血时 应专人守护。对输液病人巡视时应观察的内容包括有无输液反应 有无液体外渗,液体是否滴完,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橡 胶管有无扭曲、受压等。3. 静脉炎当患者静脉输液的疗程较长,输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与 使用深静脉导

7、管和外周静脉留置针有关;在使用过程中选择尺寸 不合适的深静脉导管;操作者缺乏操作经验;置管时间延长;过 度频繁的敷料受损,因反复穿刺致机械性损伤,以及患者的特殊 体质,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等都会导致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 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静脉炎的处理:1)按药物说明书将药物稀释至一定浓度。2)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等不适,及时检查原因 并给予处理。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掌握消毒液的有效期和使用浓 度,以及穿刺部位皮肤消毒的范围。普通输液针皮肤消毒范围为 5cm,留置针皮肤消毒范围为8 cm,均在消毒液干时进行静脉穿

8、 刺,避免细菌感染。4)封闭疗法:采用封闭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细胞组织结合,一旦 发现药物外渗拔针后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皮下的药物,然后 注入解毒剂,常用硫代硫酸钠和碳酸氢钠,1%普鲁卡因。5)冷敷: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 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用冷的马铃薯片贴敷发生渗漏处 周围的静脉上,效果较好。6)药物湿敷:临时上常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局部湿敷的药物为 50%硫酸镁湿热敷,每次20分钟,每天2次。通过镁离子的透入, 改善组织间隙与细胞内的渗透压,以达到局部组织渗出液的吸收 和消肿的目的。采用云南白药加乙醇湿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显著; 应用高渗葡萄糖、维生素B12和地

9、塞米松混合液治疗药物所致静 脉炎效果好,且适用于各型静脉炎;在中草药治疗方面,有红花、 当归组成的红规酊对化疗药的引起的静脉炎疗效较好。7)芦荟外敷:芦荟中的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具有直接 杀菌作用。芦荟中的异柠檬酸钙,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 扩张毛细血管,使血液畅通的作用。新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后静 脉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经济实用。8)物理疗法:局部超短波理疗,红外线局部照射,对化疗性静 脉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微波是指频率300MHZ300 GHZ 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治疗仪其辐射功率1015W作用于机体组 织时,可引起组织细胞中的离子、水分子和偶离子高频振荡,从 而达到增强局

10、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总代谢,增强局部的免疫力 的作用,因此能有效的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消 炎止痛。9)外敷水胶体敷料:将增强型透明敷贴剪成条索状沿静脉走向 粘贴在肿胀部位。增强型透明敷贴属于水胶体敷料,其优点是可 以吸收局部的渗出液和有毒物质,有利于坏死组织的纤维蛋白的 溶解,减轻疼痛,其表面的半透明膜可允许氧气和水蒸气的交换, 它又具有对外界颗粒性异物的阻隔作用,可防止感染。4. 发热反应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有输入致热物质,输入药物制品不纯,输液 瓶清洁灭菌不彻底引起。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寒战者给予保温处理,高热者给予物理 降温及口服退热药,并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五,输液反应防范

11、措施1、把好药品质量关: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产品,质量 好的药物在使用时反应相应的就会少很多。2、把好液体配制关:配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操作前 都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着窗口看一看(看有无杂质 及混浊)、把住瓶盖转一转(看瓶盖是否松动)、配好液体再晃一 晃看一看的好习惯;3、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针”,一定不要在这里“节省 开支”!4、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若液体瓶子太凉则不宜急用,适当 升温最好;冬天输液时建议使用输液加热器。5、输液速度要慢:千万不要因为有事情而加快速度,那样可能 会耽误你更多时间。6、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尤其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 合,如要用

12、,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依据,不可凭经验行事。 由于中草药提取制剂成分较为复杂,与含有离子成分的输液配 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增加输液反应 的发生率。因此,复方丹参、双黄连等中草药针剂,一般采用 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而不选用生理盐水、林格 氏注射液等如发现静脉炎,使患者肢端抬高并制动,局部用 95%酒精或50%硫酸镁热湿敷。7. 含离子成分较多的输液作为稀释剂。六,输液反应与速发型过敏反应的鉴别二者在刚发生时都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等前驱表现。输液反应:发冷寒战更突出,约输液后10-15分钟后面色潮 红,寒战过后或同时出现高热、超高热,临床发展以分钟计, 与后

13、者相比相对较平稳;过敏反应除表现有皮肤瘙痒、红斑样皮疹等一般过敏反应外,临床 表现为头痛、头昏、气急、心慌、发热,甚至发生寒颤、恶 心、呕吐、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神志模糊等,严 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速发型过敏反应:从症状上分析:过敏反应多见于皮疹、荨麻 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诱发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前驱症状 发生数秒、数十秒后即出现面色苍灰、恶心呕吐、冷汗淋漓、 瘫倒下去、呼吸浅促、脉博细速、频死感、昏厥、心跳呼吸骤 停,是一种骤然哀竭,其临床过程以秒计,与前者相比要急骤 得多,无寒战高热过程。七,输液反应的治疗1、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脉通道

14、,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糖 水、或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3、联合用药: 立即高流量吸氧; 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加入20ml 5%或 2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推注,或氢化可的松100-200mg(小儿 5-10mg/kg.次)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 肌注异丙嗪25mg或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 温度较高者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 洛芬悬液; 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2

15、0mg(小儿 0.1-0.5mg/kg.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 来。八,特别注意有的输液反应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烦躁,但经上述处理 大多能很快安静下来,不再需要用镇静剂;对这种病人用镇静剂 主要怕掩盖病情变化。处理中要注意控制周围人群的情绪:在发生两者反应时,家 属和病人都比较惊慌,情绪激动。此时应立即处理,在一边治 疗的同时要安慰病人和家属,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则可大胆的 安慰。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必须保持静脉通道:病人和家属都有这样一个毛病:发生反 应,他们会很惊恐的要求护士终止输液,拔除静脉针。如果定 力不足的护士遇上,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正确的方法是:必须 保持静脉通路,以

16、备用。立即更换上生理盐水,更换输液皮 条。继续输液。这样做下一步的治疗比较顺利。正确回答病人和家属的问题:发生了输液反应,处理完了, 肯定会有家属或者是病人问你这样的问题:“这是咋回事,是 不是药用错了用反了?”怎么回答,比较重要。在问题未调查 清楚之前,你可以这样解释:不会是用错药,这样的反应是个别 现象,一般跟病人的休质和原发病有关系。如果病人原有发 热,可能是处于体温上升期,如果病人擅自加快输液速度,那 更要理直气壮的指出:输液太快了,病人一下子受不了,很危 险的,下次不能这样。总之:解释之前应多方面考虑,不能让 病人误解,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做好早期准备工作:如果发生了过敏性休克,小儿肾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