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及答案七至九年级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256996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及答案七至九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古诗鉴赏及答案七至九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古诗鉴赏及答案七至九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古诗鉴赏及答案七至九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古诗鉴赏及答案七至九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及答案七至九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及答案七至九年级(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含答案)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 茂”给人以 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句是实写,后 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 海全景的诗句是“

2、, ”;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 写天空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 4、这首诗的主旨是 二、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 . 的一项是( )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 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3、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 . 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 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 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 洛阳的家人,诉说

4、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三、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4、试着从某一个角度对本诗写作上的特点作一点分析。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出 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 的情景。 四、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

5、“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 . 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 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五、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问女

6、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 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 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 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 床。脱我战时

7、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 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这句诗的作用是_。 2.“军书十二卷”这里的“十二”是表示多数,请联系所学内容再举两例。_,_。 3.“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是_,表 现了木兰_性格。 4.解释下列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5.出自本文的成语_,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_。 六、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

8、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 的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决眦入归鸟” 一句蕴藏了诗人 之情。 5、“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七、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 一个“深”字,表现了 。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

9、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5、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7、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 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

10、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文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 2.文章的写作背景是“_之乱”,这是指_和_两人发动的叛乱。 3.石壕吏的姊妹篇是_和_。 4.翻译句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5.“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 6.有人说唐军镇压“安史之乱”是正义的,老翁逃走是不爱国的表现。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理由。 九、归园田居 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可分_,_,_,三层意思。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_。 3.这首诗流露了_的感情。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

11、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简析本诗的语言特点。 十、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 2、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达作用。 十一、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

12、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 2.抒发作者乡愁的是_,_。 3.写景的句子是_,_,_,_。是按 _顺序描绘的。 4.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十二、登岳阳楼(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jng)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x)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 2.“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3.颔联的风格有什么变化?

13、 4.“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5.“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怎样理解尾联中加线的词语? 十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十四、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

14、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 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 影响。 十五、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品味“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 2、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 B 颔联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C 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了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