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资料现代德育复习题班华主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256061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资料现代德育复习题班华主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资料现代德育复习题班华主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资料现代德育复习题班华主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资料现代德育复习题班华主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资料现代德育复习题班华主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资料现代德育复习题班华主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资料现代德育复习题班华主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复习资料(现代德育论复习题、班华主编)绪论1、(1)德育即育德(名词解释):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P9(2)广义的德育,从内容范围包括: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指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 ;政治教育主要是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教育指道德品德的培养。P9、P102、现代德育(名词解释):是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受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P113、(主体性、发展

2、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P124、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主体发展性)。P125、(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精髓。P136、(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P147、现代德育由片面的主知的、或主情的、或主行的德育,转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2006年填空)。P158、现代德育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P179、培养(民族精神)是各国德育的核心问题。(民族精神)是德育的灵魂,是一种激发人向上的动力。P1710、德育是一定民族文化的产物,是因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存在、发展,也在参与民族文化实践中实现,因而具有浓烈的(民族性)。 P1711、现代德育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也

3、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P1812、中国德育的现代化要坚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P1913. 现代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代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主体性表征德性发展的主体,发展性表征主体德性的发展。“主体发展性德育”的含义“主体发展性”明确表述了现代德育的主体性,表述了主体德性发展的内容包括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其内涵至少有以下几方面:“主体发展性”体现了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精神,突出了主体,突出了主体德性的发展;以培养

4、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人格为根本。它直接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德性发展。“主体发展性”的德育活动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能动地自主建构思想道德的对象活动;“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整体特征,作为现代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们贯穿在德育活动的始终,贯穿在德育活动的各个方面的。“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精髓现代德育是以人为本的德育,就是要突出人,突出主体,突出主体的发展,促进人的革命。这是现代德育的精髓。人是现代化的主体,主体发展性德育以促进主体德性现代化为根本,就把握了现代化的关键因素。现代德育要突出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革命,也就是促进人的生活方式、人的价值观的变革,促进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

5、式的现代化。先化人后化物,中国尤其是先化人。“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主体发展性”体现了现代德育的目标要求本体功能内在价值“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德育形式转换的内涵第一章 现代社会、现代人与现代德育1、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人性观、德性观: P26(1)超自然的外在决定论的观点 a 神学决定论的观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b 精神决定论的观点: 黑格尔 (2)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荀子 (3)内在决定论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孟子 (4)马克思主义实践决定论的观点2、(德育发生)是现代德育性质研究的起点P243、人性不是抽象的,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

6、是社会赋予的。 P254、人性和德性(名词解释):人性就是人的实践本性,即主体性。德性不是别的,他是人对自然自身的改造结果。P305、德育本质(名词解释):是要在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同时受教育者也需要 接受这些影响,并能在这些方面获得自我发展。这才是德育的本质或本义。P32 6、原始社会的道德生活就表现为(“禁忌”) 。(禁忌)构成了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 当教育、生产和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原始的宗教礼仪)等就成为德育的基本形式。 P377、知识经济的特征是什么?P40答:(1)劳动资料的知识化。(2)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3)劳动者的知识化。8、现代化(名词解释):

7、是人类历史上所爆发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革命,由于这一革命导致了人类诸方面的变革。P439、现代化社会的德育的基本特征是:(塑造道德主体,亦即是主体性的德育)。10、现代人(名词解释):是积极主动的,对社会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人。 P4611、德育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设现代德育理论体系,二是建设现代德育实践体系)。P4912、现代德育既有社会性功能,也有个体性功能;既有限制性、规范性功能,也有发展性功能。P5213、德育现代化(名词解释):这不仅仅是要求理论的现代化,或者说德育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理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的问题,任何一种德育,都要根据一定的德育思想建立

8、起一套实践体系,其核心就是德育制度。 P5614、简述学校德育制度体系的内容(07年简答)P57答:首先,以法令法规的形式将活动开展的规范体系规定下来。其次,要有一个组织体系。第三,要有一定的开展德育活动的物质条件。15、只有德育才能最终把人从动物中提炼出来成为文明的人。制度从本质上讲是一套行为规范体系。制度的核心是体现一定德育思想的德育活动的规范体系。P5716、现代德育体系包括:(一是现代德育观念体系,二是现代德育的制度体系)。 P5817、市场经济是人的主体性发展所达到的新的水平,也是人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个性的重要的条件。 P61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名词解释):就是为了在

9、社会主义条件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每一个参与社会活动的个体, 在市场条件下作为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潜能, 同时参与建设遵循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活规范,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P6919、要建立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的现代德育,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与学校德育传统;(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与德育的主旋律。P6920、(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旋律,也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P7021、爱国主义的核心是(热爱社会主义的国家),P702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P71第二章 现代德育过程1、德

10、育过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P762、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P763、德育过程(名词解释):P77是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4、社会主义学校德育过程(名词解释):P77(2010年考)是教育者根据社会主义条件下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对年轻一代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启发、引导和指导受教育者能动地认识、体验和践行,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发展其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的教育过程。5、德育过程与

11、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P78答:(1)教育目标上的区别。 德育过程的目标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自主地解决对待客观世界的态度问题。 智育过程的目标是要求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解决如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问题。(2)德育所依据的规律不同。德育过程依据的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智育过程主要依据的是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6、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有何区别?P79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实质是教育活动与素质发展的关系。(1)前者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属教育活动范畴;后者是人的精神素质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属人的素质发展范畴。(2)前者是从外部对教育

12、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后者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道德主体内部自身运动的过程。(3)前者是受教育者与外界教育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后者是道德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辨析题: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7、德育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政治、道德的社会传递和社会继承过程)。(10双选)P808德育过程结构: 是指德育过程中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方式。P819、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 德育过程造就道德主体,包括(个体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两个方面。P8010德育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11、德育过程的主要

13、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倡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P8612、德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答: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需要,构成德育过程中施教与受教之间积极的矛盾运动。P8613、德育规律(名词解释):P86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需要,构成德育过程中施教与受教之间积极的矛盾运动,是德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14:现代德育过程(名词解释): P87/ P93我们把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德育称之为现代德育,这一现实的历史时期中的德育过程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我们称之为现代德育过程。现代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促进的道德共进过程。 P87/ P9315、现代德育过程实质

14、上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促进的道德共进过程。P9316、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P91答(1)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过程。(2)是促进受教育者作为思想品德完整发展的过程;(3)是师生德性共进的过程;(4)是对环境开放的过程。17、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名词解释):P97 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按事先科学安排的步骤。进行施教与受教的基本顺序和阶段,是整个德育过程展开与运行的一般时间模式。18、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哪几个部分?答:(1)实施德育的准备、(2)德育实施、(3)德育评价、 (4)综合调 控)。19、德育过程的调控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两个方面P9820、现代德育过程组织的原则是什么

15、?P99答:(1)个体思想品德主动地完整地发展的原则;(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4)德育过程组织的多样化原则;(5)以道德践行为基础的原则;(6)德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原则。21、现代德育过程组织运行的特征有哪些? 答:(1)现代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对各环节、各步骤都必须予以重视,事先宜认真考虑。(2)现代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始终以受教者的道德主体性发展为出发点。第三章 思想品德观与现代德育1、道德, “道”是指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意识,包容了“思想,政治,道德” , 是社会现象; “德”指个体德行,即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在个体 身上的体现。社会化的“道”,个体化为“德”。P104、P1052、狭义的思想品德仅指道德品质。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P1053、思想品德(名词解释):P105个体按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4、思想品德结构(名词解释):P108个体的道德品质不仅存在于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