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共享型融合发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254945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共享型融合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走共享型融合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走共享型融合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走共享型融合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走共享型融合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共享型融合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共享型融合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共享型融合发展之一莱芜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时间:2011-11-07 20:53 来源:http:/www.craud.org.en/a/a/chengshituijie/2011/1107/494.html走共享型融合发展之路莱芜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目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 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进入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的重要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选择。为 此国走共享型融合发展之一莱芜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目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进入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 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 发展转型、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选择。为此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 施,各地(市、区)也积极探索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创新路径,莱芜市以“六个一体化、三 个集中、两股两建和四个体系”为支撑的“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有益 探索。通过对莱芜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总结研究,不仅对今后莱芜实现加速转型、 科学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为其他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 也深化和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创新做出贡献。一、莱芜市统筹城乡发展进入全面推进新时期莱芜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统筹城乡

3、发展。2003年以来,在探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道 路的过程中,莱芜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工作着力点。市委专门成立了由书 记、市长任组长的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和9个专项推进工作组,具体负责项目 推进工作。如成立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办公室,由市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建设、执法、规 划、房管、水务、交通、电信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城乡建设;如农村土地流转工 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农业、财政、水利、林业等11个部门负责人参与,负责 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监督、考核。各区、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了统筹协 调、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执行顺畅的工作机制。政府高度重视使

4、得莱芜各级、各部门积极 作为,服从大局,协调配合,形成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莱芜市统筹城乡发展大 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以“镇村自主创业”和“农业产业化”为标志的初步探索阶段(2003-2006)0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以来,莱芜市从2003年起就围绕以“富民强村”为目 标,大力提高大宗优势农产品产业化水平,坚持不懈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 进镇村自主创业,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在具体做法上包括:继 续落实“大户承包”、“以奖代补”等政策措施,加快荒山绿化,大力发展林果生产,不断 提高林业收入;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

5、进村村通客车、 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加强农村公共事业、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建设, 继续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对农业龙头 企业的扶持政策。这一时期,以“镇村自主创业”和“农业产业化”为特点的改革探索,为 莱芜市统筹城乡发展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提高了农村自主发展的水平,也为下一阶段统筹 城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两股两建”为标志的重点改革时期(2007-2010 ) o 2007年,莱芜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2008年初,制定实 施了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开始把推进统筹城

6、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 主线,把全市224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市民和 农民统筹考虑,重点是推进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管理、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四个 一体化”,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三个集中”,深 化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农村经营方式、行政管理体制“六项改革”。 2008年10月,莱芜市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2009 年9月,山东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了莱芜市的试点方案,该方案将工作重点由原来的“四 个一体化”调整为推进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

7、、就业和社会保 障、社会管理服务“六个一体化”,并提出把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作为全市工作的主线, 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理念,实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 轮驱动”。以“保障民生、融合共享”为标志的全面推进新时期(2011-)。“十二五”时 期,莱芜市将进入以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质量、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阶段,城乡经济社 会发展将面临全面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一是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 的经济转型;二是以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核心的社会转型;三是 以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生态转型。2011年,莱芜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四个“更 加

8、”的思路,即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加快建立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 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不断 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并提出从农村改革、农 业产业化、镇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一体 化发展新格局,这标志着莱芜城乡统筹进入以“保障民生、融合共享”为标志的全面推进的 历史新时期。二、“四个共享、五个融合”构成“莱芜模式”核心内涵2006年以来,莱芜市作为山东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城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六个一体化、

9、三个集中、两股两建和四个体系” 的总体推进思路,初步构建了城乡体制基本接轨、产业相互融合、社会协调发展、差距明显 缩小的发展新格局,形成了具有莱芜特色和示范带动效应的“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莱芜 模式的本质可以概括为: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其具体内涵可概括为:“四个共享,五个融 合”。所谓“四个共享”是指资源共享、机会共享、公共服务共享和发展成果共享;“五个 融合”是指产业融合、市场融合、居民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1. “四个共享”资源共享。莱芜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了城乡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格局,促进城市优势 资源向农村地区延伸,基本实现了城乡资源共享。机会共享。莱芜统筹城乡发展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

10、速推进的背景下进行的,通 过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公共服务共享。莱芜统筹城乡发展,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城乡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构建促进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的长效机制,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成果共享。莱芜统筹城乡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城乡民生,促 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2. “五个融合”产业融合。莱芜统筹城乡发展,始终坚持城乡产业融合,一、二、三次产业融合, 基本形成了全域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市场融合。莱芜积极发展和培育城乡统一的商

11、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引导土地、资 本、劳动力、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有序流动,为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 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居民融合。莱芜建立了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了附加在农村人口身 上的种种不平等制度,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融合。莱芜在城乡社会发展上,破除了城乡分割的篱笆,形成了城乡社会发 展一体化的格局。生态融合。莱芜通过规划建设城与城、城与镇、镇与镇之间的道路绿色生态景观 带,实现了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莱芜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是莱芜人民创造性智慧的结晶,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实 践,是对现有政策和制度的有效突破,为中等发展中城市树立了典范,为类似地区探

12、索了新 的发展道路,具有普遍借鉴意义。三、“两股两建”破解城乡融合难题近两年,山东省莱芜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两股两建”为核 心,推动了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基本建立起了“归属清晰、权 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初步构建起了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合理流 动的体制机制,破解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往哪里转”的难题, 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所谓“两股”,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把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农民用 股权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按股获得收益。截止2010年底,全市已有5.6万亩农地完成股权 化改造;二是农村集体资产

13、股份化。根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农龄等因素,将集体资 产进行股份制改造,量化到人,股随人走。2010年底,56个村(居)集体资产较多的村已 基本完成了股份化改造。所谓“两建”,一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两股”改革村庄成立专业合 作社、股份公司等,实行股份合作经营。2010年底,组建各种合作组织达496家,约30% 的农户参与了合作组织。二是建立统筹城乡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对村庄拆迁复垦土地,由市 财政按每亩10万元进行奖补,复垦土地仍归所在村所有,指标由市政府统筹安排;对城市 房地产用地指标实行有偿使用,每用一亩缴纳10万元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基准使用费。到2010 年底,已腾出建设用

14、地8000多亩。同时,着力抓了三项关键性制度安排。一是确权登记颁证。严格把好“权属调查关、 公示公开关、登记颁证关”,确保“权属明确、程序严格、手续完备、材料齐全”。市区两 级投入4000万元;抽调200多人,成立了 40个工作组;举办了 80多期培训班,使所有参 与人员熟悉政策;镇村组织近1万名党员干部、返乡大学生等参与权属调查;招聘3家专业 测绘公司,组成90个测绘小组,进村入户测量。截至2010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确权发证已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小型 水利设施产权发证率分别达到83.8%、67.9%、79.6%。二是抓好网络平台建设

15、,建起了市区 镇三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农村产权流转服务平台。三是抓好产权顺畅流转。制定了促进 产权流转、抵押贷款等政策,建立了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引导鼓励产权 流转。截至2010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3万亩,占耕地总量的27%; 林权流转面积达到64.6万亩,占宜流转面积的80.3%;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6000 多亩。莱芜农村产权“两股两建”改革成为解决要素市场发育和市场主体发育的关键,实现 资源的集中优化配置,实现共享式融合发展的制度和组织基础。通过推进“两股两建”,充 分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起了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体

16、制机 制,有效破解了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农村建设用地闲置、新农村建设资金短缺、农业规模化 与农地细碎化等一系列城乡统筹工作中的棘手的现实问题。从而,搭建了统筹城乡资源的体 制框架,推动了莱芜市城镇化进程。四、六个“注重”彰显“莱芜特色”莱芜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做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切合莱芜的实际 情况,解决了城乡居民的实际困难,总体看是成功的做法,对丰富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有 重大意义。其基本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值得其它地方借鉴。注重规划指引。莱芜市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始终以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体规划(2008-2030)为依据,在这个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了许多专项规划和镇村规划,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划体系。在规划的指导下,莱芜的城乡建设始终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从 而使城乡统筹发展循序渐进、有序推进。注重民生为本。莱芜市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始终坚持民生为本的原则,不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