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254588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论文: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教学论文: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教学论文: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学论文: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摘要: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氛围 方法指导 评价体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也指出:知识的

2、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探索的能力。一、营造和谐氛围,发挥学生主动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顶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应放弃外在性权威,与学生平等相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有宽松的环境和充足的时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民主型的交往方式,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要让学生笑着去学,教师决不要

3、扳着脸更不能训斥学生,真心尊重每个学生,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一种民主的学习生活,以民主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洽、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儿童是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在课堂中运用直观形象和具体材料设置问题、故事、等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

4、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设计了师生计算比赛:4564357456 8519985当然学生算得很慢,我很快就把答案写出来了,并且说明自己先前并没算过,而时运用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学生们都很惊讶,一个个都非常想知道这是怎样算的。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

5、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三、提供自主学习的时空,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去发现、去探索是十分重要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性,启动学生思维,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让他们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先让每个同学用一种喜爱的学具拼摆,然后小组合作拼摆,在个体不同摆法的基础上,相互合作,相互接纳,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和优势。整体拼摆活动伴随着说(用了多少个什么学具)、比(比哪个拼的图形多、美,哪一组合作好)、帮(组内相互激励帮助)等环节。学生积极主

6、动的参与,充分经历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体验了自主学习的艰辛与乐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果。四、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1、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往往容易满足于学生的正确答案,一个问题几个学生回答,一个学生答对了,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至于这个学生为什么能答对,别的学生为什么会答错,则一概不予探究。由于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次答对了,下次不一定能答对。尤其是当几个学生的

7、结论存在不一致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你怎么知道的?你的思想过程是怎样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效的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可以在全班学生中起到交流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善于在学习中进行反思2、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错误的原因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错误除了偶然的疏忽,通常有其心理上或思维上的不足之处。教师要研究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先寻找并加以消除。学生能够找到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那么就意味着他已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3、提倡小组学习,促进自主学习的效率每个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不尽相同,在同一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互不相同。引导学生交流和

8、总结学习过程,不仅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而且能优化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例如:计算36+47等于多少。有的这样计算36+40+7=83,有的这样计算30+47+6=83,也有的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还有的这样计算36+50-3=83。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最简便。这样的交流让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五、完善评价体系,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教师的评价对于学

9、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注重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评价自己的学习,让自主评价关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学习,并充分的感受到学习过程中思维的活动的乐趣。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使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作出判断,发现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我相信,只要我们深钻细挖教材,坚持改革,在教学中给与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参考文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