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讲义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25433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讲义(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 2014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为准确把握我省两化融合现状,加快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我省两化融合综合发展水平,更好地引导、推动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省经信委委托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开展了2014 年度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 通过对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的前期研究,借鉴国家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法,先后完成了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评估测算方法确定、评估指标数据采集、数据汇总整理工作,最后,参照江苏在国家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中的结果,在指数计算和数据分析的基础

2、上编写完成了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报告(2014 ) 。、概述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2013-2018 年) (工信部信 2013 317 号)工作部署,江苏作为国家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试点省,在2012 年-2014 年先后开展了国家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和江苏省地市级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为继续深入开展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进一步提升我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在省经信委的指导下,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根据江苏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家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制定了符合我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并对我省 2014 年度的两化

3、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二、评估方案(一)评估指标结合江苏省当前两化融合发展特点与实际,在工信部推出的国家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江苏省自身发展特点的 2014 年度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借鉴国家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大类划分法,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为基础环境类(25%)、工业应用类(50%)、应用效益类(25%) 三大部分。在国家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我省指标体系采纳了22个指标,同时为适应我省实际,将工业应用中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标调整为 省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数 和示

4、范(试验)区数”指标,共计形成23个指标(见附表一)。(二)评估方法1、数据抽样方法在2014年度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 所涉及的调查数据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13个省辖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中小工业企业,门类涵盖制造业、 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在数据抽 样过程中,共计收到13个省辖市1272家企业的调查数据,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基础环境和工业应用中抽样调查指标项 的指数测算。2、指标测算方法2.1指标无量纲化各评估指标原始值记为 Xm (n=年份,1=指标),无量 纲化后值记为Ze ,采用取对数的方式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选择2013年作为基期,将2013

5、年全省各省辖市数据的中间 值记为Z(nN013)i =50。2013年之后第n年无量纲化后的值为 Zni(n之2013)。2013年全省各地市的各评估指标的中间水平值记为 X(n2013)i。Xni正指标计算公式:Zni = I L0g2 1 +彳 *50X(n=2013)i ) _X (n=2013)i J逆指标计算公式:Zm = L0g2 1 +广50- I Xni )2.2 确定指标权重 在2014年度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中,各指标权重为:基础环境类25%,工业应用类50%,应用效益类25%2.3 合成分类指数和综合指数I1n、Ln、13n分别代表基础环境指数、工业应用指数和应用效

6、益指数,计算公式如下:j maxZeW1 jni j min飞丁,其中j = 123i = j minI n代表两化融合发展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如下:3I =、nj =1j max、Wi =j minI jn 23工Wi =1即1n23,ZniWii 口23i =1三、综合分析2014年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92.17,其中,基础环境指数为 86.31,工业应用指数为 78.00,应用效 益指数为126.37。2014年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各类 指数情况如表1和图1所示。表1 2014年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数年度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应用效益综合指数2014 年86.3178.

7、00126.3792.17图1 2014年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数下表2和图2给生了 2014年江苏省13省辖市两化融合 发展水平评估的结果和排名情况。表2 2014年13省辖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数序号省辖市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应用效益综合指数1苏州112.02103.85196.35127.552南京101.6684.65194.32113.543无锡105.8182.37170.00108.504常州101.8976.94142.0598.815扬州77.3787.58117.2293.426镇江95.7369.11144.5893.257南通85.2581.77120.6992.9

8、18泰州78.2973.65110.4884.429徐州87.5569.53105.6483.5610淮安76.4972.8588.0579.0311连云港73.6071.3085.4976.8812盐城62.9672.2181.0973.7113宿迁63.4368.1586.8372.66全省均值86.3178.00126.3792.17图2 2014年13省辖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数从各省辖市的数据来看,两化融合综合指数超过全省平 均水平的有苏州、南京、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 其中,排名前六位的是苏州、南京、无锡、常州、扬州、镇 江。图3 2014年两化融合综合指数排名前六位在基

9、础环境方面,指数排名前五的是苏州、 无锡、常州、南京、镇江。图4 2014年两化融合基础环境类指数排名前五位在工业应用方面,指数排名前五的是苏州、 扬州、南京、 无锡、南通。120图5 2014年两化融合工业应用类指数排名前五位在应用效益方面,指数排名前五的是苏州、 南京、无锡、镇江、常州图6 2014年两化融合应用效益类指数排名前五位四、区域分析从苏南(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苏中(扬 州、南通、泰州)和苏北(盐城、淮安、徐州、连云港、宿 迁)三大地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的综合水平来看,如表 3和 图7所示,苏南的两化融合综合指数是108.33,苏中是90.25,苏北是77.17,苏南的

10、两化融合综合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苏中 和苏北地区,苏中地区优于苏北地区。从分类指数来看,其中,苏南基础环境指数是 103.42 , 苏中是80.30,苏北是 72.81。苏南工业应用指数是 83.38, 苏中是81.00,苏北是70.81 o苏南应用效益指数是 169.46, 苏中是116.13,苏北是89.42o在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和应 用效益三大分类指数,依然是苏南、苏中和苏北依次排列。表3 2014年分地区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数指数类型苏南苏中苏北基础环境103.4280.3072.81工业应用83.3881.0070.81应用效益169.46116.1389.42综合指数108.3390

11、.2577.17图7 2014年分地区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数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综合指数方面,还是在分类指数方面,苏南地区均优于苏中地区,苏中地区均优于苏北地区。五、基础环境分析2014年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础环境类评估结果如下表4所示。表4 2014年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础环境指数评估结果省 辖 市城域网 出口带 宽固定宽 带普及 率固定宽 带端口 平均速 率移动 电话 普及 率互联 网普 及率两化” 融合专 项引导资金中小企 业信息 化服务 平台数重点行 业典型 企业信 息化专 项规划基础环 境指数苏州242.64113.8586.2887.52100.55118.18118.

12、10110.74112.02无锡160.60101.8880.4481.7681.76118.18257.3765.80105.81常州165.39104.9883.5775.4480.25118.18197.0772.76101.89南京222.19113.8580.8079.7978.72118.18145.8578.01101.66镇江151.0292.0674.5870.3277.17118.18225.1555.2295.73徐州152.3865.5274.1262.0958.64118.18206.8778.0187.55南通197.6585.0467.4063.8963.6411

13、8.18118.1076.7285.25泰州101.1781.3760.8260.7162.41118.1894.4474.1078.29扬州104.2685.0472.0368.0962.410.00139.2774.1077.37淮安85.0161.2273.6656.3650.56118.18170.2455.2276.49港63.9273.7172.7359.4553.34118.1885.8859.8973.60宿迁79.9361.2260.6557.5251.96118.1836.6345.2263.43盐城104.2665.5263.2258.4557.340.0094.4450.3462.96全省 均值140.8085.0273.1067.8067.60100.00145.3468.9386.31从评估结果看,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的基础环境明显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省辖市的网络基础设施覆盖率、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普及率均处于全省上游水平,当地对两化融合财政支持力度较大,企业较为重视信息化专项规划与建设;盐城、宿迁、连云港的基础环境较差,城域网出口带宽、固定宽带普及率、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普及率均处于全省下游水平,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较少。各省辖市两化融合发展的基础环境 “南好北差” 。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