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25292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1.1.1.1设计基本规定1.1.1.1.1一般规定1、地热供热工程设计前,必须对工程场地及周边状况等资料进行搜集和调查。2、地热供热工程应依据地热资源勘查部门所提供的资源可采储量及地热井参数进行设计。主要参数应包括地热流体稳定条件下的温度、流量、压力或水位。3、地热供热设计应确定地热供热负荷、调峰负荷、供热工艺流程和地热井井泵选型。4、地热供热系统设计与能源配置应考虑下列措施:(1)采用地热梯级综合利用形式;(2)设置调峰系统;(3)采用蓄热储能系统;(4)采用自动控制装置;(5)采用低温高效的末端装置。5、中、低温地热田供热工程设计,地热资源可开采量的保证程度

2、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11615的有关规定执行。1.1.1.1.2热负荷1、地热用户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热负荷的确定,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50019、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3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26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0189的规定执行;既有建筑应按调查实际热负荷确定;生活热水设计热负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50015的规定执行。2、地热供热系统设计应以地热承担基本热负荷,辅助能源承担调峰热负荷1.1.1.1.3地热利用率1、地热利用率应按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式(3.3.1)计算。2、地热利用率不应小于60%。1.

3、1.1.2地热供热系统1.1.1.2.1直接供热系统1、当地热水水质符合供热水质标准,或供热系统及末端装置采用非金属材料并不会产生结垢堵塞时,可采用地热直接供热系统。2、地热直接供热系统应由热源、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组成。热源部分应包括地热开采井、回灌井等。1.1.1.2.2间接供热系统1、城镇地热供热工程宜采用间接供热系统。2、地热间接供热系统由热源、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组成。热源部分应包括地热开采井、回灌井、换热器等。3、温度较高的地热流体应采用高温段和低温段适合的末端设备实现地热能梯级利用。1.1.1.2.3调峰系统1、地热供热工程应设置调峰系统(1)开采井;(2)回灌井;(3)换热器;(4

4、)循环泵;(5)热用户;(6)调峰热源2、调峰热源宜采用水源热泵,燃煤、燃气、燃油锅炉,城市集中供热热源等。3、设计调峰热负荷应依据地域气象条件、地热利用率、技术经济等因素确定。调峰负荷宜占总负荷的20%40%。4、启动调峰系统的室外温度应按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式(4.3.4)计算。1.1.1.3地热井泵房1.1.1.3.1土建1、地热井泵房位置选择和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满足城镇规划和小区总体规划要求;(2) 应有维修场地和较好的通风采光条件;(3)地热尾水应有排放去处。2、地热井泵房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泵房宜采用地上独立建筑;井泵房与周边建筑间距不应小于10m,并

5、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16和声环境质量标准3096的规定。3、自流井严禁采用地下或半地下井泵房。4、地上式井泵房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布置应满足工艺和管理要求;(2)井泵房室内地面应做排水明沟;(3)井泵房地面标高应高于室外地面200;(4)积水坑自流排水管管径应满足地热井出水量;(5)应设置起重设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当米用移动式起重设备时,室内净高不应小于4.0m,且应在与井口垂直的屋顶设置不小于1.0mx1.0m的吊装孔;1) 当米用固定式起重设备时,室内净高不应小于6m;2) 吊装孔可设计为活动盖板;(6) 井泵房内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7) 地热井中心线至内

6、墙面的间距不应小于1.5m。5、地下或半地下式井泵房的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泵房屋顶应设置井泵提升孔、进出人孔、进气孔及排气孔,并做防水;进气孔、排气孔管道室外部分均应设防雨、防尘帽,并在附近设置警示标志;(2)进气孔管道应高出室外地面300,排气孔管道应高出室外地面500;(3)室内排水沟末端应设置集水坑,并应安装自动潜水排污泵;(4)进出泵房的各种管道、电缆应预埋穿墙防水套管;(5)地下式井泵房不应建在其他建筑物之下。6当地热井水温超过45C时,地下或半地下式井泵房必须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通道。1.1.1.3.2井泵1、地热井井泵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满足地热流体的温度和腐蚀性要

7、求,宜采用耐热潜水电泵或长轴深井热水泵;(2)井泵的选型应根据地热井的温度、流量、水质、动水位、静水位、井口出水压力等要求确定,井泵的流量应根据单井的流量一降深曲线确定,并考虑发展余量;2、地热井泵宜配置变频控制装置。3、井泵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泵的吸入口必须位于动水位下8m10m处;(2)地热流体腐蚀性轻的地热井,井泵管的连接可采用法兰连接;腐蚀性严重的地热井,应选用特种石油套管并采用管螺纹连接;(3)井泵管应安装水位测量管;(4)井泵管表面应涂敷聚氨酯漆或环氧树脂漆等防腐涂料。4、每年供热期结束后应对地热井泵进行检修。1.1.1.3.3井口装置1、地热井应根据地热流体压力和温度

8、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井口装置。温度超过70C或压力超过0.1的自流地热井,应采用防喷型井口装置。2、当地热流体含有天然气或其他有害气体时,井口应安装气水分离器。3、地热井口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能承受所需的温度、压力;(2)密封性良好;(3)满足井管伸缩;(4)配置测量流体温度、压力和流量的仪表;(5)能适应更换泵型规格的要求;(6)井口顶盖应具备可开启的水位测量孔。4、井口宜设置微正压氮气保护系统,且充氮装置应设置自动压力控制设备1.1.1.3.4地热流体除砂1、当地热水含砂量的容积比大于0.05%。时,井口应设置除砂器。2、除砂器的选型应符合能耗低、排砂方便、流体温庋降低少、地热

9、流体不与空气接触等要求。1.1.1.4地热供热站1.1.1.4.1土建1、地热供热站宜靠近用热负荷中心,其位置的选择、总平面布置和建筑应符合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第5.1.1、5.1.2条的规定。2、地上式供热站的建筑与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布置应满足工艺要求;(2)功能分区应明确且管理方便;(3)供热站设备间地面应设排水明沟;(4)外墙上应预留大型设备安装和维修时用的哑口;(5)地热流体含有有毒气体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3、地下或半地下式供热站的建筑与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间排水明沟末端应设置集水坑,并应设置自动潜水排污泵;(2)进出供热站的各种管道、电缆应预埋穿墙防水套

10、管;(3)出入通道或在屋顶开设备吊装孔的尺寸应满足设备最大组件的运输要求;(4)对于自流井,供热站必须与井口泵房隔离,两者之间不得设连接通道和开放型连接管道,也不得共用排污沟1.1.1.4.2供热站设备1、换热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传热性能好、流通阻力小、耐腐蚀,在使用压力和温度下安全可靠;(2)换热器应根据地热水温和水质选型及选材;(3)地热供热系统宜选用板式换热器,高温、高压的地热供热系统应采用管壳式换热器;(4)换热器进口处应设置过滤器。2、热泵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热泵机组应根据工艺要求选型;(2)对于有腐蚀性的地热流体,可选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的热泵机组换热设备,或采用换

11、热器将热泵机组与地热流体隔开的工艺流程;(3)热泵机组应设置控制低温热源进水温度的自动控制装置。3、储水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工艺要求和场地情况,可采用水箱、水罐或蓄水池;(2)选材应考虑地热流体的温度和腐蚀性;当采用钢制储水装置时,装置内部应进行防腐处理,且防腐处理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3)储水装置应采取保温措施;(4)储水装置应设置溢流、泄水、放气口,并应设置温度及液位传感器;(5)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供热站,储水装置必须设置直通室外的排气通道,不得将气体排至供热站内;(6)储水装置应设置自动补水和水位高低限报警装置。1.1.1.4.3供热站供配电1、地热供热系统配电设备及配电

12、线路的选择与安装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50054和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50055的规定执行。2、地热供热站、地热井泵房的防雷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50057的规定执行;1.1.1.5地热供热管网与末端装置1.1.1.5.1地热供热管网34和1、地热供热管网的设计和施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8的规定执行。2、地热供热管道宜采用直埋敷设,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81的规定。3、地热水输送管道应根据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按其腐蚀性、结垢等特点,选用安全可靠的管材,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1.1.1.5

13、.2末端装置1、地热供热系统末端装置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50019、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142的规定。2、地热供热系统末端装置的设计应与地热供热站设计统筹考虑,设计参数和系统形式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3、地热供热系绕的末端设备应设置室内温度调节装置,并应按户设置热计量或热量分摊装置。1.1.1.6地热水供应1、城镇区域性地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当地地热资源的情况,并结合城镇的发展规划进行。2、地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内容应包括地热水的利用方式、供应范围、供应规模以及系统设施的布置等。3、地热水宜就近利用,地热水输送时的温降不应大于06C。4、地热水供应宜采用直供

14、系统。5、地热水直接供生活用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6、生活热水或其他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50015的规定7、当地热水中含有H2S、4等有毒、可燃、易爆气体时,必须进行气水分离处理,并应加强室内的通风。8、对于区域性地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置保温调节池。9、地热水供应系统的调节池、泵站及其附属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50013的规定。1.1.1.7地热系统防腐与防垢1.1.1.7.1一般规定1、地热供热工程防腐设计必须依据国家认定部门检测的水质全分析报告。2、地热流体的腐蚀性和结垢性应依据水质分析报告或进行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

15、求:(1)当地热流体中氯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小于或等于25%时,宜按雷兹诺指数()判定地热流体的结垢性;(2)当地热流体中氯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大于25%时,宜按拉申指数()判定地热流体的结垢性;3、设备和管道的外防腐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T20679的有关规定执行。1.1.1.7.2防腐措施1、当地热流体具有腐蚀性时,应采取下列防腐措施之一或同时采用两种以上措施:(1)采用有换热器的间接供热系统;(2)采用防腐材料;(3)系统隔绝空气;(4)地热流体接触的金属表面涂敷防腐涂料;(5)电化学防腐。2、与有腐蚀性地热流体直接接触的管道或容器,宜采用非金属材料,并应符合列要求:(1)室外输送地热流体的管道,宜采用适合该流体温度和压力的玻璃钢材料;(2)地热流体储存容器,宜采用内衬防腐材料的钢罐或采用玻璃钢材料;(3)室内地热流体输送管道,可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142的要求选用。3、当采用间接供热系统时,换热器前与地热流体直接接触的管道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