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个要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25238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个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个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个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个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个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个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个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个难点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方法:凸高为谷,凸低为脊。右图中 AB线为 线,CD线为 线。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 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悬崖的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 公式:(n1) dH(n1) 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等高距) 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右上图)、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 H H大 d (H大:指重合等高线中的最大值)、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 d H H小 (

2、H小:指重合等高线中的最小值) 【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1陡崖A处的高度为( )A10米 B20米 C20米以上 D20米以下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 【答案】1、C 2、C四、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的比较: 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坡度尺距 【例题】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acdb Ba=b=c=d Cbd

3、ca D无法确定【审题】四图图幅大小相当且等高线分布均匀,可视为它们的图上距离相等,等高距又相同,这时我们需要寻找坡度与比例尺的关系。【解题】坡度=高差/水平距离=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坡度大小与比例尺成正比。故上述四图中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db【答案】A五、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1.河流位置: 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脊往往会成为河流的分水岭。2.河流的流向: 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由低处弯向高处,故可判断河流的流向。例1:读下图判定河流ab段的流向 。 解析:因为河流常发育在山谷地形处,而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故可判定图

4、中50米等高线以北地势比50米等高线内的地势高,从而推断河流的流向。 3.河流与地势高低: 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根据河流流向判定地势的高低。 例:下图中,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 )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 B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周低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 D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解析:图中甲岛河流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故判断地势东高西低,乙岛河流自中间流向四周入海,故判断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答案:B六、水库大坝的建设:1.水库大坝的选址: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2.水库范围的确定: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

5、的闭合区域。 图中阴影部分为库区范围3.大坝高度的确定:大坝高度应根据其所接触到的等高线来判定。但经常由于在山区会有各种小山丘存在,故按蓄水要求,大坝往往只能修建到一定高度。例:下图中如果只修建一个大坝,则大坝的高度约为 米。解析: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根据大坝修建在峡谷地段,可选定大坝的位置。如果大坝修300米高(即左侧修至小山丘,右侧修至300米等线),则我们发现大坝与300米等高线无法形成闭合区域。要形成闭合区域,必须再修建另一座大坝(如图中虚线)。这不符合题中修建一座大坝的要求。故只大坝只能修建至约200米高度。七、交通线路的选择: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修建一般往往与等高线平行,

6、即“之字形”(盘山)线路。如图中:在EF之间修建公路,选择 (EGF或EHF) 意义: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道路平坦,有利于车辆安全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等。如果一定要从地表经过山区,往往选择从鞍部位置穿越。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判断: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经常要作通视情况(即站在某处能否看到另一处)的判断。通视情况的判断最直接的办法是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判定为不能看到。例: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下图,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处,并

7、用地形地剖图解释你所作的判断。(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 解析:分别连接EH、FH、GH,并作剖面图。(如下图)判定得知:G点能观察到经过H处的车辆。总结: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可先作简单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之。一般地,我们会碰到以下一些情况,如下图所示: 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则可以看到;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则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左图和中图所示)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右图所示)九、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内大小的判定: 在等值线图,如果在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出现闭合的等值线,则:“大的

8、更大,小的更小” 。如下图中,对于A、B两处大小的判定。6A9; 0B3.【例题】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b,读图回答第1-3题: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M为山坡上的洼地 N为山坡上的洼地M为山坡上的小丘 N为山坡上的小丘A、 B、 C、 D、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200M300 300M400 100N200 200Nb,故M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大,N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小,按照“大的更大,小的更小”的理解:1、M处中间高四周低,故为小丘,N处中间低,四周高,故为洼地。选C。2、同样的理解得到300M400、100N200,故选C。3、如果两闭合等值线同为a或同为b,意即同时符合“大的更大”或同时符合“小的更小”,故同为小丘或同为洼地。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