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案第三单元文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25214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教案第三单元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教案第三单元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教案第三单元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教案第三单元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级教案第三单元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教案第三单元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教案第三单元文档(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10 杨氏之子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世说新语。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抽读,检测读书情况

2、。 4齐读。 5说说课文主要写的什么事?(只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意思 1小组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作好记录。 2交流汇报句意。 意思:梁国的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明。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他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家的家禽啊!” 3理解了课文意思,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读全文。 2背诵全文。 五、拓展 1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听到、看到

3、的精妙语言。) 2演一演相声、小品或电影中的精彩对白。 六、作业 1写一写对精彩语言的体会。 2默写课文。 3看世说新语。11 晏子使楚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2.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 教学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

4、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2)

5、分段 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 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

6、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心平气和地冷静地)。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

7、就派到这儿了。 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 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 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理解:水土不服 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 (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3.有感情

8、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感情朗读,理解宴子 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临危不惧口齿伶俐热爱祖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 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 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抓住重点句: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宴子,显现楚国的威风。”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 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 四、作业 1.摘录宴子反驳

9、楚王的话。 2.排练课本剧。 12 半截蜡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主要板书计划: 送情报 ( ) 23、半截蜡烛 夫人快乐( ) (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 ) 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表演课本剧朗

10、读课文抄词 课外:练习册中P58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

11、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 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

12、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时,伯诺德夫人(怎么做)(结果怎样) 当时,大儿子杰克(怎么做)(结果怎样) 当时,小女儿杰奎琳(怎么做)(结果怎样) 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引入新课。 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三、学习第一场戏。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

13、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 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圈画重点词。引读。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旁白。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6、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