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区分布与区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25189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种植区分布与区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玉米种植区分布与区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玉米种植区分布与区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玉米种植区分布与区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种植区分布与区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种植区分布与区划玉米种植区分布与区划我国幅员辽阔,玉米的分布极广。东自台湾和沿海各省,西至新 疆及西藏高原,南自北纬18弋的海南岛,北至北纬53弋黑龙江省的黑 河以北地区都有栽培。但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大 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向西南的斜长形地带。在这一地带内包括黑龙江、 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广西壮 族自治区和云南12个省(区),其播种面积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80% 以上。在这个斜长形地带以外,新疆内陆灌溉区和东南沿海江苏、浙 江等省的丘陵壮山区玉米分布也比较集中。我国产区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栽培制度等,全国可以划分为以 下六个玉米区:1. 北方春

2、玉米区本区大部分位于北纬 40o 以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全省, 内蒙古、宁夏全区,河北、陕西两省的北部,山西省大部分和甘肃省 的一部分地区。这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约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 的 27%。本区属寒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无霜期短,冬季温度低,夏季 平均气温在20弋以上.全年平均降水量在500mm以上,且降水量的 60%集中在夏季,可以满足玉米抽雄灌浆期对水分的要求,但春季蒸 发量大,容易形成春旱。本区由于玉米生育期间雨水充沛,温度适宜, 日光充足,就构成了玉米高产的自然因素。本区玉米栽培制度基本上为春播一年一熟制,以玉米单种、玉米 大豆间混作为主要栽培方式,但南部地区有向一年两

3、熟制发展的趋势。2. 黄淮平原春、夏播玉米区 本区位于淮河秦岭以北,包括河南、山东全省,河北省的中南部,陕西省中部、山西省南部,江苏、安徽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 区,约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 40%。本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除个别高山地区外,每年 4-10 月的日平 均气温都在15弋以上。全年降水量500-600mm。日照多数地区在 2000 小时以上。本区由于温度较高,无霜期较长,日照、降水量均较 充足等,适于玉米栽培。本区玉米栽培制度,主要有两种栽培方式。一是一年两熟制(冬 小麦夏玉米),在山东、河南、河北省南部和陕西省中部地区多采 用之;二是两年三熟制(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在北京、保定

4、 附近,由于气温较低,冬小麦播种期早,多采用之。3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本区东界从湖北的襄阳向西南到宜昌,入湖南省常德南下至邵阳, 经贵州到云南,北以甘肃省的白龙江向东至秦岭与黄淮平原春、夏播 玉米区相接,西与青藏高原玉米区为界。本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 全省,湖北、湖南省的西部,陕西省的南部,甘肃省的小部分。本区 亦为我国主要的玉米产区之一,约占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到5%。本区属亚热带、温带的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各地因受地形地势的 影响,气候变化较为复杂。除个别高山外,4-10 月的日平均气温均在 15弋以上。玉米生长的有效期一般都在205天以上,南部及低谷地带 多在 300 天左右,即在高山地带玉

5、米生育期也超过100 天以上。全年 降水量在 1000mm 左右,多集中在 4-10 月份,雨量分布比较均匀, 有利于多季玉米栽培。唯阴天过多(一般在 200 天左右),日照不足, 是本区玉米栽培的主要不利因素。本区栽培制度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种栽培方式:一、是高山地区以一熟春玉米为主。二、是丘陵地区,以两年五熟的春玉米或一年两熟的夏玉米为主。三、是平原地区,以一年三熟的秋玉米为主。其中,两年五熟制、 一年两熟制是本区的主要栽培方式。4南方丘陵玉米区本区界限,北与黄淮平原春、夏播玉米区相连,西接西南山地丘 陵玉米区,东南界东海、南海,包括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台湾、 江西等省,江

6、苏、安徽两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两省的东部。本区为 我国水稻主要产区,玉米栽培面积不大,约占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的5 左右。本区属亚热带、热带的湿润气候。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霜雪少,生长期长。一般3-10月的平均气温在20弋左右,适于玉米生长的有效温度日数在250天以上。年降雨量多,一般均在1000 mm 以上,有的地方达到1700mm左右。这些气侯条件有利于多季玉米的 发展。本区玉米栽培制度,过去以一年二熟制为主,改制后在部分地 区推广秋玉米,此外广西等地种植双季玉米;广东湛江一带种冬玉米。 今后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扩大玉米面积是有可能的。5西北内陆玉米区 本区东以乌鞘岭为界,包括甘肃省河西走

7、廊和新疆维吾尔自冶区 全部。玉米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的3%。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全年降水量在 200mm 以下,甚 至有的地方全年无雨。温度在北疆及甘肃河西走廊较低,但4-10月的 平均气温均超过15弋;南疆和吐鲁番盆地温度较高,4-10月的平均气 温多在20弋以上。日照充足,生长期短。本区栽培制度,以一年一熟春玉米为主。6青藏高原玉米区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以畜牧业为主,玉米栽培历史短,播 种面积小。根据近年来生产情况,玉米表现高产,今后颇有发展前途。 本区因海拔高,地势复杂,气候差别很大。一般高山寒冷,低地温和 雨量分布不匀,南部在1000mm以上,北部不足500mm。生长期约 在120140天。玉米栽培制度除海拔较低地区有部分二年三熟制外,主要是一年 一熟制。玉米多分布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民和、循化、贵德、乐都、 西宁等地,西藏只局限在海拔较低,气候温暖的亚东、土布、拉萨等 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