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25057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1-2020年)2012年12月目 录前 言第一章 现状和形势 一、现状 二、形势 第二章 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规划原则三、规划目标四、规划编制依据第三章 战略布局重点一、区域布局重点二、城乡布局重点三、行业布局重点第四章 主要任务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二、提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能力三、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四、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第五章 重点建设工程一、海西气象监测预警体系二、省气象防灾中心项目三、气象台站能力建设工程四、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网建设工程五、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六、海峡气象防灾减灾科技能力建设工程七、公路交通气象观

2、测网工程八、海洋气象综合监测预警预报工程第六章 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推进法制化建设三、健全综合防御机制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五、强化队伍建设六、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七、提高防御意识八、加强国际合作和闽台交流附件:福建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前 言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依山靠海、海岸线长、山区多、地形独特,兼受大陆与大洋气候相互影响,气象灾害种类多、出现范围广、活动 频率高,是全国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更加广泛。防御气象灾害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编制和

3、实施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2011-2020年),对于加快福建省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改善投资环境,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推动 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根据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由省气象局牵头组织编制。规划中所指的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雪、寒 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沙尘等所造成的灾害,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包括城市、农业、林业、水 文、海洋、交通、地质、航空、电力等气象灾害。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有

4、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具体组织实施。第一章 现状和形势一、现状福建省历来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和减灾能力”的要 求,不断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着力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河海堤防工程体系、水利工程除险保安体系、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渔港防灾减灾体系 等,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升。气象等有关部门依托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气象灾害预警体系,落实气象灾害防御 工作责任,做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抗灾工作机制,气象灾害防御效益

5、更加显著,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减 灾增效、防灾维稳的防灾减灾理念日益坚定,科学防灾、综合减灾的防灾减灾思路不断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明显提升。(一)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站网布局由陆地向海洋拓展,建设了一批区域气象观测站、海岛自 动站、渔排自动站和风能资源观测塔。开展了雷电、太阳辐射、大气水汽及电离层闪烁和电线积冰观测;增加了移动观测手段,建成移动天气雷达、移动探空雷达、 移动自动气象站和移动通信指挥平台。初步建立适应综合观测系统运行要求的分级保障业务体制,明确了各级气象部门的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开展省级维修中心、 市级保障中心、

6、气象计量检定平台、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保障分中心建设。建成集地面宽带网、无线备份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气象信息网络,实 现与中国气象局及上海、广州气象区域中心网络的互联互通;初步建立省、市、县三级专网,建成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共享系统。建成省、市及部分县 (市、区)气象远程视频天气会商系统。(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日渐增强。建立比较完整的基于数值预报模式的天气业务系统,开展精细化预报,气象预测预报服务能力、突发事件应急气 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展气候环境评价和气候变化研究,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能通过电视、电台、手机、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等途 径将气象

7、信息传送至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出防灾减灾建议,为各级政府防灾抗灾救灾提供决策依据,为广大人 民群众防灾避险提供有效指导,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人工影响天气效益显著,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0%以上。(三)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初步建立。颁布实施福建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逐步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和多部门合 作的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海洋与渔业、环保、卫生、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教育、安监、电力、广电等部门、企 业,以及各新闻媒体与气象部门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防御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四)气象灾

8、害防御工作法制化建设稳步推进。修订福建省气象条例,制定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初步形成以福建省气象条例为主,其 它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辅的地方气象法规体系。气象部门依法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建立了有专兼职执法人员组成的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和省、市、县三级 行政许可服务窗口,气象行政许可工作成效显著,社会影响不断提高。(五)气象灾害科普宣传不断深入。通过建设福建省气象台科普教育基地、厦门市青少年天文气象馆等科普教育基地,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组织 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气象科技下乡、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积极参与科技宣传周、世界气象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科普宣传活动,发放气象科普宣

9、 传材料,开展气象网络宣传,使社会公众了解各类气象灾害的危害、特点、规律、预警信号及防范常识,增强公众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二、形势虽然我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气象防灾抗灾水平、公共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 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展;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有待加强;气象综合 观测业务的基础支撑仍然不足,观测水平不能满足精细化气象预报预测的需求,技术保障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仍较低;气象队伍整体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 化能力以及气象文化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

10、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频发易发的大背景下,气象灾害防御的形势更加严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稳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事业水平,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已成为当前迫切而艰巨的任务。(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更高要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 高要求,尤其是如何科学防灾、依法防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程度地减轻防灾的经济成本和社会负担,已成为气象灾害防御亟待 解决的问题。(二)全球气候变化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新挑战。随着全球气候

11、变暖的持续,超强台风、流域性特大洪涝、全省性严重干旱、高温热浪、极端低温、特大 雨雪冰冻等气象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增大。受污染物排放和城市建设的影响,大气气溶胶含量增加,雾、霾以及酸雨、光化学烟雾等事件也呈增多、增强趋势。这些频 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的挑战。(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气象灾害防御面临新的课题。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 高,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的安康福祉所构成的威胁更加严重。尤其是农业、林业、水利、渔业、环境、能源、建设、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 重点行业受气象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损失越来

12、越重。做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解决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及其伴生的水资源短缺、大气环境恶 化等问题,已成为新的重要课题。第二章 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为依据,以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区划为基础,以地方多 发、频发气象灾害的防御为重点,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作用,综合运用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风险管理和应 急处置,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抗灾工作机制,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提高防御能力,趋利避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

13、 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二、规划原则(一)坚持政府领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领导作用,建立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积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二)坚持以人为本,趋利避害。坚持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非工程性措施与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实施综合防御。(四)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的要求,逐步完善灾害防御体系。(五)坚持依法防灾,科学应对。坚持遵循有关法律、法规,注重与已批准实施的经济社会相关规划相衔接。尊重科学,注重

14、创新,善于利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监测预测,科学合理制定灾害防御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三、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以非工程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气象灾害监 测、预警、评估和信息发布能力,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水平,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抗灾工作机制和 “灾害监测预警、灾害信息发布、防灾科普宣传”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批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减轻各类气象灾害对社会 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减少50%以上,气象灾害

15、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50%。(二)近期目标(2011-2015年)按照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任务和要求,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和预警网络建设,建设功能齐全的国家气象探测站和防灾应急移动气 象站,气象灾害监测率达85%以上;建立多功能、全方位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以上;基本完成主要江海防洪、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搬迁安居工程建设;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体系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建成非工程性措施与工程性措施相结合的 较为完善的综合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力争到2015年,实现我省气象现代化水平位于全国先进行列,部分工作在全国领先。(三)远期目标(2016-2020年)按照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远景规划、任务和要求,加快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建设。建成预报精细、传递高速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气象灾 害监测率达到90%以上,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中心城市、主要江海防洪工程建设、城乡建设基本适应气象灾害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