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厂污水处理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24907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染厂污水处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印染厂污水处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印染厂污水处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印染厂污水处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印染厂污水处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染厂污水处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染厂污水处理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印染厂废水处理设计方案目 录一、 概述3二、 设计依据 3三、 设计原则4四、 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41、废水水质 42、废水水量 43、处理后出水排放标准 5五、 处理工艺的选择 5 1、物化工艺 62、生化好氧工艺 6六、工艺确定 7七、工艺设计 7 1、工艺流程 7 2、工艺说明 8 3、设计说明 9八、主要构筑物、设备及其技术参数 9(一) 主要构建筑物 9(二) 设备部分 10九、去除效果(见下表) 12十、运行费用 13十一、工程投资(见下表)14十二、施工计划 15(一) 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工艺15(二) 技术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7(三) 项目施工进度 17(四) 施工

2、机械18(五) 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18(六) 施工用水用电计划 19十三、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19 (一)原则 19 (二)工程施工所遵循的规范 19 (三)工程质量保证能力 20 (四)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20 (五)售后服务 21十四、工程业绩 22十五、资质证件十六、附图一、 概况*印染厂位于*市*镇*村(属非水源保护区),该厂主要从事全棉针织布印染,在印染过程中有大量废水产生,废水主要来源于煮炼、染色、皂洗等生产工序,另外还有少量生活污水。该厂所用染料为活性染料,在蒸煮、染色、漂白的过程中还需投加NaClO3。H2O2,NaSO3,元明粉,醋酸、草酸、表面活性剂以及纯碱、烧碱等化学物质,

3、因此,废水中含有大量残余的染料、助剂、浆料、废碱、纤维杂质、无机盐等,有机物含量高、色度大、pH值高。该厂原有一套废水处理设施,但由于水量增大,该套设施处理出水不能达到排放要求。为了保护环境,废水达标排放,该厂决定对原有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要求处理后出水能达到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受该公司委托,*对此工程进行方案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工艺、土建、设备、管道及附件等。二、设计依据(1) 该公司所提供的相关资料(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3) 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DB4437-90)二级排放标准(4)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5) 室外排水设计

4、规范(GBJ14-87)(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5-88)(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0-89)(8) 给水排水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0-95)(10)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67-87)修订书(14) 排水工程设计手册(15) 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三、设计原则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确保出水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达到或优于排放标准。2、尽量采用功能可靠,运行稳

5、定,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的处理工艺技术,以达到降低建设费用和处理成本。3、结合工程条件和排放标准,谨慎合理选择工程设计方案,并尽量采用技术先进、新材料、新布局,以减少运行费用,确保处理系统长期运行安全可靠,出水稳定,达标有保障。4、合理地解决污泥、泥渣的处理问题,控制好噪声,以避免二次污染。5、尽量采用机械与自动化操作,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6、尽可能利用原有废水处理设施,减少投资。四、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1、废水水质CODcr300400mg/LBOD580120mg/LSS100200mg/L色度 500800稀释倍pH 811温度 3840oC 2、废水水量本方案设计水量:生产

6、废水量Q1=1500m3/d,设计平均流量为q=70m3/h。3、处理后出水排放标准:执行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DB4437-90)二级排放标准,即:CODcr110mg/LBOD530mg/LSS 70mg/LpH 69色度 50稀释倍 五、处理工艺的选择该厂所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印染废水,在我国纺织印染行业中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有物化法和生化法,但物化处理出水不能达到排放要求,而单一的生化法水力停留时间太长,占地面积大,色度处理不能达标。因此,本方案在选择处理工艺时考虑选择以物化+生化为主的处理工艺。1、物化工艺物化的处理主要分为混凝气浮和混凝沉淀两种:A、混凝气浮通过各种形式的装置通入或产生大量

7、微气泡,同时添加混合剂或浮选剂,使废水中的细小颗粒形成的絮体与微气泡粘附,从而使絮体视密度下降,并依靠浮力使其上浮,达到固液分离净化废水的目的。该工艺自动化程度高,效果稳定。适用于水量不大的废水处理工程。B、混凝沉淀法混凝沉淀是染料、染色废水经常采用的物化处理法。其机理是在工业废水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以胶体状态存在的分散小颗粒与混凝剂发生混合,凝聚的反应,加大絮体的粒径,使之沉降,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该工艺运行效果稳定可靠,操作管理简单,但占地面积大,投资大。适用于大水量处理工程。2、生化工艺生化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同化和异化作用,降解水中的有机物,使之最终成为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的过程。其

8、典型工艺有氧化塘工艺、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等。A、 氧化塘氧化塘又称为稳定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的生物处理构筑物。氧化塘是一种生物处理构筑物,主要利用菌藻共生的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塘中的异养型细菌将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成CO2和水,同时也消耗水中溶解氧;而塘中藻类则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以CO2中的碳作为碳源,合成其自身机体并释放出氧气。当稳定塘的有机负荷高,塘的底部或整个塘都没有溶解氧时则主要靠厌氧细菌的厌氧发酵作用降解塘中溶解态或固态有机物。站点面积大,停留时间长。当条件适合时(如:有可利用的旧河道、河滩、沼泽等时)氧化塘系统的基建投资少,运行管理

9、简单,耗能少,运行管理费用低。B、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废水 曝气池 二沉池 排放 回流污泥 污泥浓缩池在曝气池内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絮凝、吸附和降解,再到二次沉淀池沉淀,上清液排出,二沉池的部分污泥回流到曝气池内,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该工艺特点:去除率高,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大,污泥量大,占地面积大,运性能耗大,技术要求高,易造成污泥膨胀。适合水量较大的连续排放的污水处理站中。C、 生物接触氧化法:废水 接触氧化池 二沉池 排放 污泥浓缩池工艺过程:废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是通过生物膜和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后流入二次沉淀池沉淀后排放;二沉池的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工艺特点:处理效果

10、稳定,耐负荷冲击能力强,污泥量少,易操作管理,但投资较大,去除率比活性污泥法低,且填料更换费用高,适用于连续处理。D、 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英文名称: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简称SBR。废水 间歇式曝气池 排放 污泥浓缩池工艺过程:由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组成。SBR的一个完整的操作由五个阶段组成:进水期;曝气期;沉淀期;排水排泥期;闲置期。工艺的特点:无需调节池和二沉池;无需污泥回流;SVI值较低,污泥易于沉淀,不产生污泥膨胀;适合间歇排放的废水的处理。但要求自动化程度高,池容积利用率低,瞬时排水量大。六、工艺确定由于该厂废水具有下列特征:1、 成分复杂

11、:含有纤维杂质,染料,浆料,多种化工助剂,废碱,无机盐等,具有高色度,高pH质等特征。染料主要是活性染料,水溶性好,分子结构稳定。2、 地理条件:地形呈坡陡式,可用地面积大,且有占地面积约1500m2的水塘可用。3、 现有处理设施:该厂现有废水处理设施有:调节池(750m3),沉淀池(180m3),清水池(180m3),气浮装置(20m3/h)、过滤器1台(20m3/h),以及部分水泵,加药装置等。综合上述因素,本着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观点出发,我们采用混凝气浮+过滤+氧化塘的组合工艺。该组合工艺有以下特点:1、 能充分利用原有的处理设施,可节省投资;2、 运行管理操作简单,

12、能耗少,运行费用低;3、 处理效果好,运行性能稳定可靠,耐负荷冲击力强;七、工艺设计1、 工艺流程: 污泥池中间水池快速过滤器反冲洗出水废 水加药装置加药装置反冲洗浮渣调节池上清液滤液外运处理压滤机排 放清水池氧化塘气浮装置格栅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2、工艺说明来自各生产车间的废水经格栅去除较大颗粒杂质后流入调节池,均质均量后,由污水提升泵提升进入气浮装置,同时加药进行混凝反应,产生的絮凝物经微细气泡上浮到水面后由刮渣机刮走,出水流入中间水池再用泵抽入快速过滤器,过滤进一步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过滤水进入氧化塘。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氧化塘中的微生物降解成CO2、水和无机盐,最后经清水池排放。气浮装置排出的浮渣排放进污泥池,污泥经压滤机压成泥饼后外运送环卫部门集中处理。快速过滤器的反冲洗出水、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及压滤机滤出液回流到调节池继续处理。3、设计说明A、噪声控制:根据设备的造型分析,主要产生噪声的设备为气浮装置得空压机、污水泵及污泥泵。我们在设计时将所有设备安装在设备房内,因此其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B、气味控制:在整个工艺中,不良气味产生源主要是污泥浓缩池的污泥,故在设计时采用压滤机对当天污泥进行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