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维权运动的另一种成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247846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维权运动的另一种成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民工维权运动的另一种成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民工维权运动的另一种成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民工维权运动的另一种成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民工维权运动的另一种成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维权运动的另一种成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民工维权运动的另一种成因“政见”观察员张跃然按:在农民工维权激增的关键因素:人际关系网一文发出后,基戻 劳工工作者陈乐乐给我们发来了他的批评意见。陈乐乐凭借劳工工作中长期积累而成的丰富经 验,对Jeffrey Becker教授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Becker在研究中对富士康工厂和本田工厂进行了简单比较,而陈乐乐将其深入展开进行案例 分析,从而说明:工人维权运动能否开展,和不同行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也有密切关系。工厂如 何安排生产、工人如何工作,直接决定了工厂这一“小社会”的结构。将本文与原文比较阅读, 十分有助于读者体会当今农民工维权运动成因的复杂性。陈乐乐(基层劳工工作者)看到农民工维权激

2、增的关键因素:人际关系网这篇文章从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的角度来诠 释维权的行为,忍不住发表点拙见,如有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教。文章指出:人口流动加速,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熟人社会”不断瓦解,导致农民工所拥有的“城 市纽带”不断增加,为维权运动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资源。这种非正式的、无明确边界的人际关 系网,构成了当今农民工维权运动的主要社会背景。但是文章中拿富士康和本田的例子进行比较,发现富士康工厂的平均工资明显低于本田工厂, 但其维权运动的活跃程度却也明显低于后者,得出的结论是:本田工厂的工人有更多的时间和 机会与其他工人进行社会交往与互动,工人之间的人际纽带更为牢固,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社 会网络。

3、在大的时代背景的框架下,“新生代农民工”比起上他们上一辈来讲,“城市纽带”是增加的,但 是具体在富士康和本田的例子上,个人认为这个结论有待商榷的。在本田罢工的事件里,我们看到本田的工人与社会上其他人士的互动是多的。但是在罢工之前 的生产生活中,他们与其他工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是怎么样的,我没有去调查过,不 敢妄加判断。文章中也没有描述过富士康工人和本田工人在这个方面的差异在哪里,但事实 上,富士康集团内部发生的大大小小的罢工事件不在少数,但是没有本田那么成功(本田罢工 涨了工资),影响没有本田那么大(本田罢工成了标志性事件,一说起富士康大家想到的是跳 楼事件)。个人觉得不能只是把原因归结

4、为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而忽视产业生产技术和生产 组织形态之间的差异。当然反过来,你可以说不同的产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形态可能影响工 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富士康和本田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行业或者说产业。富士康代表的其实是现如今消费类电子行业的生产形态。消费性电子产品(Con sumer electronic products, CE),是指围绕着消费者应用而设计的与生活、工作娱乐息息相关的电 子类产品,最终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资讯、享受娱乐的目的。消费电子主要侧重于个人购买, 其中大多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而只是为了满足娱乐或其他需求,主要是音视频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自上世纪60年代兴起,经历了

5、无品牌期和品牌爆发期,2000年后出现供求平 衡,由于消费电子产品整体利润率处于持续下降中,再加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大消费电 子品牌都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竞争力,品牌整合并购屡见不鲜,成为保持企业领先优势的重要 手段,市场份额开始向最大的几家企业(DELL、HP、Apple等)手中集中,而其他小品牌的 份额则在不断减少。这些大品牌都有着强大的规模优势,同时依靠自有的技术专利提升产品竞 争壁垒,利用规模优势降低产品成本占领市场。除了在电子产品品牌层面的整合,由于五大主要合同厂商为主要品牌商生产电子产品,使得在 合同厂商的层面上也体现出十分明显的市场集中度。这五大厂商是:伟创力(新加坡)/富士

6、康(鸿海)(台湾)/天弘(加拿大)/新美亚电子(美国)/捷普科技(美国)。与此同时,全 世界硬盘生产商的数量也已经减少至五家一一希捷、西部数据、日立(拥有前IBM硬盘制造 部门)、三星和东芝。能够支持各大品牌和生产厂商形成垄断经营赚取巨额利润的就是同时发展起来的全球化的全球 电子产品供应链条。其特点是使用全球供应链体系,把产品外包或分包生产,利用技术壁垒形 成利益分层系统。由于代工厂不掌握核心技术,只依靠简单的组装加工赚取廉价的加工费。而且由于其产品的市场特性,消费电子产品的特点是产品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速度快,要想 不被市场淘汰,必须不停用新产品满足甚至创造消费者需要,尽快占据消费者市场(可

7、参见 Dell的“直销模式”和零件库存控制),所以在整个电子产品生产流程中,采购和运输时间都是 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时间弹性最大的就是人工装配部分。具体到富士康为代表的加工厂商生产模式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情况就是:1、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的灵活性,要做的就是技术分割,以此来降低工人的准入门槛, 减少新工人的培训时间,以便最快的产生效益。目前消费类电子行业的生产技术细分到什么程度?看看最近一两年连篇累牍关于富士康为代表 的电子厂商使用学生工的报道就可见一斑,一个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这里没有任 何贬低看不起的意思)的手上可以生产出几倍于其月工资的最新式的电子产品,你可以说这是 全球化时代的

8、数字鸿沟,但是从劳资关系来看,我认为这是工人在丧失自己的与资方谈判的筹 码。老板可以聘请工人是因为老板有钱,而工人可以要求老板发(涨)工资是因为他们有技术,但 是在全球化的电子业生产链条里面,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工人掌握的技术是越来越低的。当一个 工人掌握的技术越来越低的时候,其岗位的可替代性就越来越高,你不做,大把人做,而且由 于现在教育部门和政府鼓励校企合作,使用学生工的成本比起雇佣正式工人来讲还要低,看到 的情况是工厂会逐渐裁掉老员工,因为学生工也可以做的事情,工厂没必要花更多钱请正式员 工。所以当技术的分割越来越精密之后,对于工人来讲,丧失的不仅仅是谈判的筹码,还有可 能失去一个稳定的就业

9、岗位。当一个企业正式员工越来越少,临时性员工越来越多的时候,组 织有效的抗争是越来越难的。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分割越来越精密,伴随着的是一个产品的生产链条的增长,对于企业来 讲,这叫分散风险,但是对于工人来讲,你要搞定处整个生产流程需要动员的资源就更大,结 果是你不知道哪一个生产环节是核心的生产环节,甚至是你都不知道你生产的部件是用在哪里 的,不是核心环节的罢工,对于企业来讲是没有影响的。2、满足灵活性的另一个手法就是事业群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一个部件或者一个产品不会只有一条生产线来生产,而是会有N条生产线来生产,与此 同时会用竞争的方式来提高效率。一定时间内看哪条生产线的产量高,次品率低,相

10、应当有新 的订单需要做的时候,可能就会给这条生产线多一些生产量,结果就是这条生产线的员工的工 资会比起其他的生产线多。所以,员工要想多拿工资,都必须一起同心协力提高产量,才会有 机会争取到更多的生产计划。当有员工不满想怠工或者罢工的时候,第一时间反对的可能不是你的线长,不是你的主管,而 是你身边的工友,因为你的行为会拖累他们的产量,拿不到高工资,另一方面,这样的生产安 排也不担心个别的产线罢工,把生产计划调动到其他的产线就可以,基本不影响出货效率,除 非组织起整个事业群的罢工,但是这样的事业群涉及的人数很有可能过万,而且同一个事业群 的产线不一定都在同一栋生产大楼里面。笔者对于汽车行业了解不多

11、,但是从可接触到的信息来看,我们起码知道,汽车行业目前还不 充分具备瓦解和分割工人的这几个“优势”:一是虽然汽车行业也在使用学生工,本田罢工中就 有学生工的身影,但是我们看到的使用比例和程度是不及消费类电子行业的,技术的分割也不 及消费类电子行业;二是,生产组织方式和可重复性不及消费类电子行业,在工人掌握一定的 技术条件下,在核心的关键环节罢工,例如本田,就是从变速箱组装科开始的,这是整个生产 的核心环节,一旦停工就会影响整个工厂,还是能形成压力的。当然能够组织起这么大规模的罢工跟工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形成的纽带是分不开的,只是这样有 影响的罢工不会在任何行业都出现,跟每个行业的生产特点及生产组织方式是有一定的相关性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