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24747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经课程名称:经自学总学时:100学时学习要求:按教学章节编写基本掌握:绪论1. 熟悉经的成书年代、沿革。2. 掌握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容。3. 了解经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4. 掌握学习经的方法。第一单元宝命全形1掌握养生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熟悉人体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生理过程和肾气的作用。理解补肾法对延缓衰老的意义、调理冲任与生殖机能的关系。2熟悉四气调神的养生之道及违背四时阴阳所产生的病变;掌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涵义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3熟悉古人对生命形成的认识;掌握人之寿夭的根本因素;了解人之生长壮老的过程。第二单元阴阳应象1掌握

2、阴阳的含义和主要容;掌握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具体运用。了解五行的演泽及在医学上的运用。2掌握阴阳的可分性。3理解阴阳运动变化的特点。第三单元藏气法时1掌握十二脏腑的功能特点,相互关系及心的主导作用。2掌握藏象概念及五脏性能。3熟悉脉、髓、筋、血、气的生理和病理。4熟悉五脏藏而不泻和六腑泻而不藏的含义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掌握魄门亦为五藏使的临床指导意义。熟悉奇恒之府的概念及功能特点。5掌握水谷、饮入于胃后的输布过程及四时五脏阴阳的含义。6掌握脾与胃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及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熟悉病邪与脏腑发病的关系,风邪湿邪致病的特性;了解脾的主时。7熟悉五脏和七窍的关系。8理解心不受邪的机理。第

3、四单元血气精神1掌握神的概念及针刺必本于神的意义,掌握五脏与神的关系。熟悉神的产生及人的思维过程,了解情志失调、失神伤脏而致病的机理。2掌握营卫之气的生成与会合、三焦的生理功能及汗血同源的道理,了解营卫与睡眠的关系。3掌握精、气、津、液、血、脉的基本概念,生理作用及病理变化;熟悉六气与水谷精气的关系。4熟悉血气精神、经脉、卫气、志意的生理作用;理解脏与腑的生理功能,人之常平的特征。5熟悉营气、卫气、宗气的生成和作用。第六单元百病始生1掌握经关于发病的基本观点以及积的病因病机。熟悉病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外邪致病的传变规律。2掌握阳气的生理及主要病理,阳气与阴精的关系。了解饮食五味过用对五脏的危害

4、。3熟悉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4掌握百病生于气的病机。5掌握阴阳盛衰失调的病机。6掌握病机十九条。熟悉病机十九条对临床的启迪意义。7熟悉上、中、下三气不足的病变。8理解发病与体质的关系。第七单元病之形能1掌握热病的概念,热病的传变规律、病证特点、预后、治疗原则,热遗、食复和禁忌,热病预后与胃气的关系。2了解阴阳交、风厥、劳风等病证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则。3掌握咳的病因病机,熟悉辨证分类的方法及治法,了解咳与四时气候变化的关系。4掌握引起疼痛的病机,熟悉痛证的辨证要点。5掌握痹的病因病机、分类、传变、症状特点、治疗及预后,痹与营卫之气的关系。6掌握痿的传变规律、症状特点,治瘘独取阳明的机理。7掌握

5、寒厥、热厥的病因病机;古今热厥的概念不同;熟悉昏厥的病机。8掌握水肿、肤胀、鼓胀的临床鉴别。9掌握肠覃、石瘕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及其治疗原则。10掌握水肿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11了解脾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转归、治则治法、方药。第八单元脉要精微 1熟悉诊法常以平旦的原理,四诊合参的原则。2熟悉察五色、视精明的要领;掌握观五脏有余不足,形之盛衰的意义;了解察四时脉象,尺肤诊等诊断方法。3掌握平息调脉法,熟悉闰以太息的含义。4熟悉虚里诊的诊察容及意义。5熟悉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的意义及临床诊断价值。6熟悉脉以胃气为本的意义及真脏脉和胃气脉的区别。7了解寸口脉与尺肤脉的合参;水肿、黄疸

6、、胃疸病的临床特点。8掌握四难、四易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五实、五虚的概念、转机及临床意义。9了解五脏之色的诊断。10熟悉气口独为五脏主的原理。11了解反迷信的观点;医患合作的思想。12了解医者诊病易犯的五过,以及必须遵循的四德及其现实意义。13了解脱精、失营的机理。14了解治病之道,气为宝,守数据治,无失俞理的含义。15了解临病人问所便的意义。第九单元异法方宜 1掌握因地制宜、同病异治的治则。2掌握疾病轻重,形虚、精虚,因势利导,邪实,阴阳虚衰病变,气血虚实的不同治则。3熟悉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4理解病随五味所宜的意义。5掌握治分标本的重要性,以及标本先后缓急的临床应用。6掌握

7、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概念和方法。7理解人有耐毒不耐毒,病有气反者,治宜适事为故。8熟悉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9了解妇人重身时治疗的注意事项。10掌握正治、反治的概念和方法以及虚寒、虚热证的治疗原则。11理解人之精,莫不恶死而乐生,施用精神劝慰疗法的意义。深化了解:中医运气学的基本容1、掌握年干支的推算方法及熟悉干支的阴阳属性、配五行方位、脏腑;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2、掌握岁运、主运、客运的推算方法、特点及意义;了解交运时间。3、掌握六主气、客气的概念及推算方法及司天、在泉、间气的求法及意义。4、熟悉运气相合的规律及意义。研究拓展: 运气七篇讲解1、掌握亢害承制、升降出入、标本

8、中气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运气气化升降理论及标本中气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3、掌握六化、运气病机的基本容。了解六淫致病、运气病机的主要观点。 4、熟悉六化太过的治则、运气制方的原则。了解运气郁发、胜复的治则及五味用药、司岁备物的意义。学习容与学习安排:基本掌握:绪论学习容4学时1经的成书及沿革。2经、素问、灵枢书名的含义。3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及建构方法。4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容。5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6经的学术价值。7学习经的主要方法。第一单元宝命全形学习容6学时1上古之人长寿及经时代人早衰的基本原因。2养生的原则和方法。3人体生长壮老的自然过程,肾气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4四气调神的养生之

9、道。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预防医学思想。6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7人始生的物质基础。8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9脏腑功能活动及人之生长壮老与寿夭的关系。第二单元阴阳应象学习容8学时1阴阳学说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2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具体运用:解释生理;解释饮食生化过程;解释病因发病;解释病机;指导辨证;分析药性功用;指导诊法;指导针刺治疗;指导养生。3五行在医学上的运用。4阴阳的可分性。5阴阳的升降变化、动而不已是事物生杀之本始。第三单元藏气法时学习容8学时1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相互关系。2藏象的概念及五脏性能。3脉、髓、筋、血、气的生理和病理。4奇恒之府的概念及其功能

10、特点;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实的功有特点;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的功能特点。5魄门亦为五藏使。6水谷、饮入于胃后的输布过程,四时五脏阴阳的意义。7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及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8病邪与脏腑发病的关系及阳道实,阴道虚含义。9脾的主时。10五脏和七窍的关系。11心不受邪的机理。第四单元血气精神学习容8学时1针刺本于神的临床意义。2神的概念,神的产生及人的思维过程。3五脏与神的关系。4情志失调伤神伤脏的病证及五脏虚实的病证。5六气的概念和生理作用;六气脱的病理表现;六气化源与胃的关系。6营卫之气的生成与交会;营卫与睡眠的关系。7上、中、下三焦的生理功能。

11、8汗和血的关系。9精、气、津、液、血、脉的概念及生理、病理。10血气精神、经脉、卫气、志意的生理作用;脏与腑的生理功能,人之常平的特征。11营气、卫气、宗气的生成和作用。第六单元百病始生学习容10学时1病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2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外感发病的机理及外邪致病的传变规律。3出血部位与所伤络脉的关系。4积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指导意义。5阳气的生理功能。6阳气的病理:阳失卫外,感受外邪;阳亢精绝;阳气厥逆;阳气偏沮;阳气盛;阳气郁遏;阳气阻隔;病久传化。7阳气和阴精的关系。8饮食五味过用对五脏的危害。9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10百病生于气的病机。11阴阳虚实盛衰的病机。12病机十九条及其临床

12、指导意义。13上、中、下三气不足的病变。14发病与体质的关系。第七单元病之形能学习容16学时1热病的概念,热病的传变热规律、病证特点、预后。2热病的治疗原则;遗、食复和禁忌。3两感于寒的传变规律及证候;胃气与热病预后的关系。暑病与温病的区别。4阴阳交的病机、证候及预后。5风厥的病因病机、症状、治则。6劳风的病因、病机、症状、治则及预后。7咳的病因病机;五脏咳、六腑咳的辨证分类和传变;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临床意义。8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要点。9痹的病因病机、分类、症状特点、传变、治疗及预后。营卫之气与痹的关系。10痿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痿独取阳明的机理。11寒厥、热厥的病因病机;古今热厥的概念

13、不同;昏厥的病机。12水胀、肤胀、鼓胀的临床鉴别。13肠覃、石瘕的病位、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及其治疗原则。14水肿证的病因病机,症状,治则治法。15脾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转归,治则治法,方药。第八单元脉要精微学习容6学时1诊法常以平旦的原理。2四诊合参,决死生之分的纲领。3脉象主病:视精明,察五色的善恶;察五脏得守失守;察形之盛衰以知五脏得强失强。4脉应四时。5尺肤诊的部位,脏腑的分布,诊断的意义。6平息调脉的意义。7四季的平、病、死脉。8虚里诊及其临床意义。9尺肤诊与脉诊合参;水肿、黄疸、妊娠的脉象。10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的意义及临床诊断价值。11胃气脉和真脏脉。12四易、四难的含义及临床意义。13五实证、五虚证及其转机的临床意义。14五脏之色的诊断。15气口独为五脏主的原理。16反迷信的观点;医患合作的思想。17医者诊病的五过、四德及其现实意义。18脱精、失营的机理。19治病之道,气为宝,守数据治,无失俞理的含义。20临病人问所便的意义。第九单元异法方宜学习容4学时1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地势使然也。提示同病异治、因地制宜。2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