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年教师的五条建议序: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24732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给中年教师的五条建议序: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写给中年教师的五条建议序: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写给中年教师的五条建议序: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写给中年教师的五条建议序: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写给中年教师的五条建议序: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给中年教师的五条建议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给中年教师的五条建议序:(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写给中年教师的五条建议(本文来自一位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一位“老”教师,他的话,道出了很多教师的心声。与大家共勉。)正值三月桃花烂漫,成伦又迈开行走的脚步。为师二十年,成伦始终无法抹去一个悲壮,甚至可以说是悲哀的群体。几十年的教育光阴就那么悄然地挥洒殆尽,无所谓激情,无所谓诗意,无所谓精彩,无所谓壮丽带走的是落寞与遗憾,留下的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平淡。如果时间可以从来,成伦相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会轻易地放弃改造自我的机会,不会轻易地让心灵就这般跪立然而,一切的一切都不可能从来,一切的一切都永远地抛给了记忆面对着这群被逐渐遗忘和冷落的同行,成伦知道他们的内心正

2、充满了渴望,渴望年轻,渴望关注,渴望心灵的愉悦,渴望生命的欢畅1、点击经验,提升品质 人活在这个世界,有三重境界,即自然世界、文化世界、意义世界;而教师作为职业,在三重境界的烛照下,就有了三种类型的教师:一种是把教师当作谋生手段无奈选择的生存型教师;一种是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的满足、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吃苦也是幸福的享受型教师;一种是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的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发展型教师。当前不少教师活得沉重而脆弱,在生存与放弃的边缘“苦捱”,

3、尤其是众多中老年教师面对风起云涌的教育教学改革“力不从心”,甚至“危机四伏”“四面楚歌”。究其根源,一方面是由于遭遇功利时代专制体制的“毒害”,丢掉了自我,屈从而软弱地趴着做人跪着教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身内驱力的缺乏,仅仅靠经验游走,无法在强大自我完满心灵中怀揣着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打造出独立精神个性人格。正所谓“没有理想,就没有企盼和期待,也没有明天;没有信念,就没有勇气和毅力生发的源泉,我们就无法超越横亘在通往理想之境的无数险阻和艰难;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没有情趣和艺术,生命之花就得不到醇美的滋养,理想、信念、智

4、慧与真情,就缺少了最有力、最动人的表达方式。”(肖川)“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认识自我中实现忘我的超越,它需要敢于突破自我的极限,永不停止的学习,不断地追求成熟,挖掘自身的潜能,让属于自我的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都得以尽情的发挥!”这是已过天命之年的魏书生的苦乐人生观。而进入花甲之年的钱理群则守望着“我梦见,我仿佛坐在一辆飞驰的车里坐垫和四壁都是深红色的。我伸着左掌,掌上立着一只极其纤小的翠鸟。这只翠鸟绿得夺目,绿得醉人!它在我掌上清脆吟唱着极其动听的调子。那高亢的歌声和它纤小的身躯,毫不相称”如此绚烂、宁静的梦,就可以驱散我们生活的沉重、苦恼和恐惧。那么,我在向往着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呢?说实话

5、,我还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我知道自己至少向往着自由与宁静。”的诗意之境。魏钱二人之所以能“功成名就”,主要就在于他们没有将自我存在于功利的当下,而是指向人生的前方, 懂得点击已有的经验用思想提升生命的品质。的确, “真正的生命是人的思想”。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就只能是酒囊饭袋,就会一事无成,当然就更谈不上有个性魅力了;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思想,不管他教多少年书,也不管他有多高的职称,充其量只能是“滥竽充数”。时下,不少中老年教师之所以直面教育改革的冲击不知所措,在人云亦云、唯书唯上、趋炎附势、墨守成规中建了一堵堵思想陈腐、想象贫乏、精神卑琐的墙“苦度”人生,关键就在于思想的严重缺位,仅仅靠积

6、累的经验支撑教育人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年近八旬的于漪老师自勉之语。若我们的中老年教师要真正摆脱职业生活的困扰,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因为只有学习,中老年教师才能在“智如泉涌”中打开一扇扇干净而透明的窗,点击经验,激活智慧,不断提升教育生活的品质,在内在尊严的觉醒中实现经验向智慧与思想的转化,从而获取行走教育的巨大财富。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追问思考,赢回自己 “我教书教了30年,至今仍感到恐惧无处不在。走进教室,恐惧在那里,我只觉得陷入恐惧的恶浪中;我问过问题,而我的学生像石头一样保持沉默恐惧在那里,好象我逼着他们去背叛他们的朋友;每当我感到

7、似乎失去失控,诸如给难题难住、出现非理性冲突,或上课时因我自己不得要领而把学生弄糊涂,恐惧又在那里。当一节课上得糟糕的课出现一个顺利的结局时,在它结束后很长时间内我还恐惧恐惧我不仅仅是一个水平低的教师,还是一个糟糕的人”这与其是说一个老教师回望来路的心灵独白,不如说是代表多数中老年教师的心声。是的,由于机械、单调、平庸和乏味,甚至是充满压抑和恐惧的校园生活长久的占领着广大教师的心灵,使得不少教师随着教育人生的延伸而让自我的内心变得麻木而苍白,视教育教学为无聊的劳役,正如“我曾经历尽沧海桑田/戴着别人的面具/不断迷失/失去我自己”一诗所叹咏的,本该是贞立人格、张扬个性、飞扬青春、彰显活力、拥抱心

8、灵、诗意安居的教育却让众多的教师走向了迷失,甚至还枉丢了性命。2006年3月31日,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的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南街小学教师邱淑娥因教育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过火,结果遭家长率众打死。固然,邱老师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又不得不深思,若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邱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态度稍稍平和一些,发现孩子有抵触情绪主动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会遭来杀身之祸吗?显然,这些本该拥有的责任与爱心,在曾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称号的邱老师缺失了。正是由于这样的缺失引来了灭顶之灾。为此,我又不免想到去年重庆29中一学生为尊严跳楼身亡之事,原因则是来自该班有着三十多年的教龄的班主任

9、一句辱骂。毫无疑问,当前众多教师所缺乏的尊重、宽容、平等、创造以及服务意识、生命意识、等待意识,在部分中老年教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而这一切都源于中老年教师长久以来追问思考的严重缺位。没有了追问思考的教育生活自然就只有浑浑噩噩地活着,随波逐流地逃避,墨守成规地承受,按部就班地消耗至于“我思故我在”“思考的意思,就是亲近自己”“思考是人类最伟大的乐趣”等先贤智者的警世之语逐渐成为了遥远得无法企及的泡沫与影子,而神秘光辉的照耀、英雄品质的渴求、理想境界的眺望更是如云烟般消散得杳无踪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身心愉悦内心充实所必须的丰富、和谐、光明、温暖、纯洁、疏朗、博大也就无法润泽衰老的生命。于是

10、,多数老师在告别讲台时所带走的不是真实的欣慰无尽的眷恋,而是无奈的慨叹失去的沉重“教师必须成为自己的解放者,并在伦理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面对如此豪言,中老年教师应该觉醒,因为对你们来说所剩的时间不多,若要为教育生活营造一汪沐浴灵府的深潭,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崇,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崇高感和被净化的自我超越感,唤醒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缅怀,对于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培植起直面心灵与真实的勇气,拥有不作威风草自寒的张力和胆识,获取大浪淘沙我自留的自信和稳健,在晶莹明澈静谧安详的心境中打造出开放的意识探索的心态包容的气度虔诚的情怀,那就从“慎独躬行”“日省三身”“过去的日子

11、如轻言,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一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一遭啊?”的追问思考出发,在拉伸人生张力壮大人生胆魄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校准人生方位把握人生质量中勇敢地砸碎自我的麻木,睿智地发现自我的潜能,触摸着爱、希望、感恩、信仰、探索、信念的灿烂,赢回最好的自己。3、突破惯性,开放心灵前不久,一位老教师向我求援,说班里一个问题学生整日在课堂上大呼小叫寻死觅活搅得她寝食不安,问我是否有良策。说实话,面对这位神色忧郁的同事,我真的不知如何回答。是啊,教了近30年的书,竟然还被问题学生弄得团团转,实在几分

12、悲怜。不过,我还是坦诚的告诉她,要真正改变学生,只能整日“泡”在其中。没有容我说完,同事就打断了我的话说自己实在没有时间,让我这个后生不再好言说下去。其实,类似于这个老教师一般的阵痛与焦虑,在很大一部分中老年教师身上都或多活少的存在。是的,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面对着物欲横流色诱泛滥文化多元熏染下的青少年的教育与管理,中老年教师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有的甚至被学生折腾得叫苦连天,从而丧失了许多生活的愉悦与欢快。其实,不仅仅是管理,一些中老年教师的教学也如一潭死水,课堂长久的缺席活力与激情的碰撞。毫不夸张地说,笔者为师这十五年来,从没有听到过一位中老年教师情不自禁地畅谈教育教学,

13、也没有见到一位中老年教师主动承担公开课或是研究课,更没有听到一位中老年教师能直面缺憾坦然地自我揭短,听得多的是居高临下的讽刺与愤懑以及见风使舵的客套与推委,见得多的则是忍辱屈从下的沉默与抱怨以及封闭状态下的狭隘与浅薄。内心麻木、机械呆板、未老先衰、暮气沉沉、急功近利、眼光短浅、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自怨自艾等不雅字眼用在部分中老年教师身上真的不足为过。究其根源,主要就是中老年教师的生活长期定格在“不需要去问自己是否教给学生什么,只要让学生取得比较满意的考试成绩就行了;不需要去问自己是否走进了童心,只要学生循规蹈矩就行了;不需要去问自己的职业生活是否有意义,只要平平安

14、安就行了”的生存惯性之中。即使是近些年来,教育改革倡导的教师的角色需要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灌输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与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警醒强调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者、研究者、探究者和反思者,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一个性生命精神成长与发展的不二法门依旧在众多中老年教师身上没有打开。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习惯成自然使许多中老年教师无法在接纳与包容中激活封存的记忆、苏醒沉睡的经验、奋飞想象的羽翼、拓展心灵的疆域,从而无法享受到教育的光明、辽阔、和谐与热情。这也正好应了一句哲言:“不断重

15、复的行为很快就会形成习惯;而当习惯继续下去,它就会逐渐获得力量。起初它可能只像蛛蛛网,很易捅破,但如果不予抗拒,它很快地像锁链似的绑着我们,具有专制暴君那样的威力。即使是最明智的人,它也重于寒霜,根深蒂固如生命,罩在你身上,压得你喘不过气来。”(爱德华兹)“心灵因为细腻而伟大,生命因为关怀而多情。”(摩罗)聆听着智者的感召,相信处于困境茫然中的中老年教师都渴望突围。不过,要实现真正的改变就必须从突破旧有的习惯出发,让心灵在丰盈中开放。尽管疼痛而艰难,但突破后所赢得的心灵的澄明与广阔,就会让我们在真情面对中化解心灵的坚冰拆除心灵的栅栏,重新捕捉到跳动着光鲜清亮的真情因子,体悟到繁杂多变的世界提供

16、的富有智性和诗意的活法,为灵魂寻到一方安然栖息的草坪。春之烂漫、夏之浓郁、秋之斑斓、冬之苍茫又会重新走进我们干涸的视界,把心浸润成一片葱郁的原野,使每一个沐浴教育祝福的生灵都能真实地在我们心怀广远、自奋自励,实现心灵、智慧和力量的协调发展里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感受到仁慈与博爱的力量。正如大器晚成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翔在回顾35年的教坛耕耘,不禁这般感慨:“从插队务农到返回城用了整整20年,从文革辍学到大学毕业用了整整二十年,从初上讲台到首获桂冠用了整整20年,从申请入党到光荣入党用了整整20年,从进县城中学到入京城用了整整20年。5个20年告诉我:诗意的人生是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要么燃烧,要么腐烂因了这样的感悟,我才把语文教育变成了一首激情燃烧的诗!”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4、探寻意义,点润希望“人到中年,为人子,为人女,为人父,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